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教学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2.5W 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

课文特点:

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七岁的曹冲想出称象的好办法,称出大象重量的事,从中可以看出曹冲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

教学目标:

1、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

2、继续学习预习课文,边读边电教,并练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曹冲想出的称象办法及官员们想出的称象办法和曹冲的办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要称一头活着的大象的重量是不成问题的,可在古时候,这却是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称象,让我们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称得大象的重量的。

二、范读课文

思考:围绕着称象,课文却写了什么?

你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试着提出来。

三、出示目标

通过学生的质疑导入目标。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 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A: 称象这件事的时间: 古时候。

B: 大象的来历: 人家送给曹操的。

C: 人物: 曹操,曹冲,官员们。

2、当时曹操什么心情?谁能试着读出这种语气?

过渡:曹操看到的那头象是什么样子呢?

五 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这头大象是什么样子的?(用––––画出来)

默读画–––––句,这句话是个什么句?

把什么比作什么?说明什么?

2 课文写的是称象的事,可为什么介绍这头大象的样子呢?

3 谁能试着读出大象的高大?

4 官员们看着这头象,发出了议论,议论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5 官员们议论什么问题?

6 谁能把议论的语气读出来?

过渡: 大家都在认真地看,都在不停地议论,曹操却提出了问题,官员们是怎样回答的呢?

六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 默读第三自然段

思考:官员们想出哪几种称象方法?用(–––––)画出来。

2 曹操听了他们的话怎么样子,为什么会这样?

3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体会直的意思)

曹操听了摇头

曹操听了直摇头

4 谁能试着读读这段,看谁体会得最好?

指名读–––评议––––分角色读

过渡: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话都不满意,这时七岁的曹冲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曹冲的称象的办法是怎样的呢?

七 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 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说一说:曹冲所说的办法,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还干什么?

2 做实验突破难点

让学生一边说称象的步骤,老师一边演示。

然后对学生提出的不懂问题展开讨论。

(1) 大象上船后,船为什么下沉?

(2) 象上船后,为什么沿着水面在,船舷耻面一条线。

(3) 象上岸后,往船上装石头,为什么要装到画线的地方。

(4) 再读这一段,说说曹冲想出的办法比官员们提办法好在哪儿?(通过比较,体会曹冲正是从官员人的办法中得到启发)。

3 指名朗读课文,其他民学看插图。

过渡:曹冲这样做对吗?他到底称出大象的重量没有?

八 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 齐读第五自然段

思考:从这一自然段中,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

你还从哪个词当中得知他的办法好?谁能读出来?

2 称象这件事发生在曹冲几岁时?试比较下列句子的意思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九 总结全文

1 我们应该向曹冲学习什么?

2 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称 象

↙ ↘

官员们 曹冲

造大秤 象上船, 画线, 象上岸

宰大象 装石头。 齐线, 称石头

↓ ↓

直摇头 ← 曹操 →点头微笑

一、看拼音写词语。

Guan yuan yi lun chuan xian

( ) ( ) ( )

cheng gan zai ge yi du qiang

( ) ( ) ( )

二、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或意思,在括号里画∨。

1 有的说,得造一杆大枰。

(1) de ( ) (2) de ( ) (3) dei ( )

2 曹操听了直摇头。

(1) 不弯由( ) (2) 把弯由的伸开( )

(3) 爽快( ) (4) 一个劲儿地( )

3 曹操听了儿子曹冲才七岁。

(1) 能力。( ) (2) 一个劲儿地。( )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一( )象 一( )秤 一( )船

四( )柱子 两( )树 一( )线

四、组词语

官( ) 沿( ) 柱( )

宫( ) 船( ) 住( )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会认“耷、咦、竖、竿”等9个生字,会写“扇、遇、安”等8个字,学习多音字“似、扇”。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初步区分不同人物的语言,会读好问句。

3.丰富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能说出大象改变想法的原因。

4.通过感悟课文,体会故事要说明的道理:每个人生来就不一样,不管别人怎么看,都要做好自己。

教学重难点

根据文本内容还原人物对话并指导朗读;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儿歌导入,揭示课题

1.儿歌导入《谁的耳朵》,要求:听听儿歌里唱的都有哪些小动物?动物们的耳朵都有哪些不同?

2.这些动物中,谁的耳朵最大?板书课题,指名读题。出示大象耳朵图片。你能结合图片,说说看到的大象的耳朵是什么样的吗?

3.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读好句子,学习生字“耷”。指图或结合动作理解“耷拉”。学习两个多音字:扇(shàn)子、大耳朵一扇(shn);似(sì)乎、似(shì)的。

4.再读第1自然段,学习比喻句。填空:大象的耳朵像 似的。仿例说话:弯弯的月亮像 似的;圆圆的月亮像似的。拓展:你还能说出像这样的句子吗?

二、 初读童话,整体感知

1.初读要求:(1)自读课文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2)标好自然段。

2.反馈交流: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故事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板贴并读好动物名字,学习生字“兔”。关注“兔”的字形演变。你能根据楷体说说每个部件表示兔子的什么部位吗?最后的一点表示它的短尾巴,可别忘记。动笔写一写。

3.同桌互读课文,如果读得流利,奖励一个大拇指;如果有读得不正确的地方,请同桌帮一帮,并轻声说声“谢谢”。

三、朗读表演,初学概括

1.随文识字,读好词句。

出示第2~5自然段。指名朗读,学习生字“慢、遇”。一正音,二书空关键笔画,三读好词语“慢慢地散步”“遇到”,四读好句子。

2. 关注问句,读出语气。

小兔子遇到大象,问了什么问题?画一画,说一说。小兔子有什么疑问?你能把疑问读出来吗?读好二会字“咦、竖”。

3. 同桌合作,角色对话。先分角色朗读,再分角色表演。

4. 谁能用一句话说说这几个自然段的内容?想一想,讲了谁与谁,说了什么。小结:把几个自然段的内容缩成一句话,这就叫概括。

四、 循文练说,内化语言

1.大象还遇到了哪些动物?他们是怎么问大象的?读一读第6~7自然段。“都要说他的耳朵”是什么意思?

2.还原对话,运用语言。出示课文第2~5自然段,隐去小兔子,换上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他们会怎么和大象对话?

3.角色表演,内化语言。还会有什么小动物看到大象,会怎么说他的耳朵?

4.回归文本,再学概括。这么多内容,文章只用了两个自然段,为何不全部写下来?能用一句话概括这两个自然段的内容吗?

五、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抽读词语卡片,指导朗读;抽读生字卡片,指名读,默记。

2.指导写字“扇、遇(都是半包围结构,做到半藏半露)、慢(写字要诀:竖心旁,要挺拔。日字收,四字放,又字在下稳稳站)”。

3.生书写,师点评矫正。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概括内容

1.听写词语:扇子、慢慢地、遇到、小兔子。

2. 用上面的四个词语,概括第1~5自然段的内容。

3. 师生合作,即兴表演:大象继续慢慢地往前走,遇到了小羊。

小羊说:“ 。”大象说:“ 。”(师走到谁面前,谁表演,以此类推又遇到小鹿、小马、小老鼠。)

二、合作识字,尝试归类

1.自由朗读第8~13自然段。

2.小组合作,自主识字。这几个自然段里面还藏着好几个生字,请各小组自主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根、痛、烦。

学习要求:读一读字音,记一记字形,组一组词,说一说意思。

汇报要求:我会读,我会记,我会组词,我会造句。

在交流的基础上,学生通过组词的方式进行巩固并运用,教师根据字义进行适当归类,如:

一根绳子 五根手指 两根筷子(量词)

根 树根 草根 竹根(植物的根部)

根本 根由 根源(事物的本源)

谁能把“叶落归根、刨根问底”放到合适的类别里?

3.看到大象的耳朵耷拉着,小动物们是怎么说的?

出示:小兔子说:“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小羊说:“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小鹿说:“ ?”

小马说:“ ?”

小老鼠说:“ ?”

三、细读文本,探究原因

1.面对动物们的疑问,大象是怎么说的呢?

“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仔细阅读大象所说的两句话,体会前后两句话各表达了大象怎样的想法。

第一句:毫不怀疑,认为自己的耳朵生来就是这样的。

第二句:不安,心中不能肯定,认为自己的耳朵真的有问题了。

2.追问:大象怎么会有这样的转变呢?(因为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都说他的耳朵有问题,说的人多了,就感觉真的有问题了。)

3.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1)再读句子: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2)联系上下文,说说“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

(3)请学生用“自言自语”练习说话。

4.抓住大象行为的变化,探究大象耳朵耷拉下来的原因。

(1)自由读第8~12自然段,看看大象是怎么做的,画出有关句子。

每天,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认读生字“竿”。指导读好长句子。

最后,大象还是把他的耳朵放了下来。

学习生字“最”。你能用上“先是……最后……”把两句话变成一句话吗?

(2)大象为什么又把耳朵放了下来?

句1:

可是,大象的耳朵眼儿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里面跳舞,吵的他又头痛,又心烦。

读到这里你明白了什么?(原来大象的耳朵耷拉下来是有原因的,由于大,容易进蚊虫,所以才耷拉下来。)

大象把耳朵耷拉下来,还有什么好处?

句2:

这样,虫子飞不进去了。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们赶跑。

(3)现在,你们明白了吗?(大象的耳朵根本没有毛病呀,耷拉下来是有道理的。)我们一起读读大象的话:“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是怎么理解大象说的话的。

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不能因为跟别人不一样,就改变自己,而放弃自己的优点。

四、拓展比较,总结提炼

1.你们知道为什么小兔子、小羊、小鹿、小老鼠的耳朵都是竖着的吗?

讨论与交流,这些动物的耳朵竖着是为了听得更清楚,防止天敌来袭。

2.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耳朵与众不同?

3.总结:除了耳朵,动物们还有许多与众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与他们的生活习性密切相关,都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

4.大象的耳朵多么有趣,这样的童话故事多么好玩。我们也可以试着编一个像《大象的耳朵》这样的童话故事。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盆、位”等12个生字,会写“分、要”等6个生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十分”说话。

3、能通过阅读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懂得诚实是一种美德,愿意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国王为什么选中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幻灯机、红笔、奖励学生的小五角星、在黑板上画好一个开满鲜花的花盆和一个空花盆以及一个田字格。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拿出你们做的绿豆实验看看、说说。

一、观看黑板简笔画,导入新课

1、示简笔画(一个开满鲜花的花盆和一个空花盆)揭题。

师击掌:小眼睛,看这里,你们喜欢哪幅图?(生说喜欢开了花的花盆)

师:我们都喜欢开满鲜花的花盆,可有一个国王却被一个空花盆吸引住了,(板书:空花盆)更喜欢一个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板书:手捧的孩子)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29《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这篇课文。(板书:29)(多媒体播放课题)

2、齐读课题二遍。

3、这个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谁?(板书:雄日)

二、认识花盆宝宝,快乐学字

1、借拼音自由读课文

三个要求:借拼音认真读课文;圈出课后的生字多读几遍;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标一标。(看谁读得又快又好)

2、反馈:演示多媒体课件(带拼音的12个生字),我们来喊出这些花盆里的生字宝宝。指名一排排读,再齐读。

师:你发现什么?(后鼻音、平舌音的字等,重点“盛”)

演示多媒体课件:(4个前鼻音、2个后鼻音、2个翘舌音、1个平舌音的字)。归类齐读。

演示多媒体课件:(去拼音的字)去掉它们的帽子你们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指名读12个生字再齐读)

演示多媒体课件:(花盆、挑选、宣布、十分、发芽、规定、盛开、一丝、表情、煮熟)我们来做游戏,给生字找个小伙伴,读对了花盆会开出美丽的花来。(学生开火车读)

3、写字(我发现你们的嘴巴都很会读书,现在再来比比谁的眼睛最亮?)

示多媒体课件:田字格的“分”字

(1)观察田字格中的部位。(上八下刀)

(2)怎样写得好看?(结构挨紧,四边留地方,写在田字格正中)表扬学生真会观察,真细心。(奖励小五角星)

(3)在田字格中范写:左上格撇,右上格捺,横折勾在横中线上,横中线和竖中线交点上起笔写撇。

(4)生在田字格中练写“分”字。描红一个,写两个,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5)在幻灯机下展示写得不够好的字,用红笔纠正,再展示写得好的字。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读中感悟

1、我们把这些字送回课文读读看,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仔细听听他读得怎么样?(生评一评)

2、理解“继承人”的意思:就是要继承王位的人,要做国王的人。

四、观察插图,感读第二自然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4

◆设计理念: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课设计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全过程。例如,教学开始,让学生根据阅读要求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尾,让学生自主识记生字词,并鼓励个性化的识记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中,采用合作小组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并思考“谁的帮助最好?”,目的就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让学生全员参与,互动探究,各抒己见,资源共享,培养其协作精神。“根据图文内容,探究图中人物分别是谁?”这个开放性的问题设计,让学生以自己的理解感悟来表达独特的感受,从而体会到获取成功的快乐,学习语文的快乐。当然,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因此,第二个设计理念便是“读贯穿始终”。

◆设计特色:

以读为本,自主参与,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1、认识"餐、丢、矿、糟糕、粗、概、共、汽、记、保、管、夹"13个生字。会写"问、间、伙、伴、共、汽"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并学会分角色朗读。

3、了解小伙伴们对待玛莎丢失背包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懂得要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去关心帮助自己的小伙伴。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初步学习13个生字。

2、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小伙伴们的不同态度。

教学环节:

一、结合生活实际谈话,揭示课题。

(一)说一说,你的小伙伴是谁?

(二)板书"小伙伴",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的小伙伴有哪些?在小伙伴之间发生过什么事?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谈话,理解"伙伴"之意,并运用阅读期待激发学习兴趣。]

二、提出要求,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划出生字多读几遍。

(二)想一想,课文中的小伙伴是指谁?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交流反馈。

(一)采用多种形式检查生字读音。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请部分学生读,其余当评委。

2、同桌同学互读。

3、请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

4、指名几位学生读课文。

一个个生字,同学们都会读了,把它藏在课文中,你也会读吗?谁来念念课文?

(二)学生交流汇报:

1、再读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小朋友?谁是谁的小伙伴?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玛莎、维加、安娜、安东。同时引导学生说说:玛莎是维加的小伙伴。维加是玛莎的小伙伴。玛莎的小伙伴有维加、安娜、安东。……)

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引导学生简单叙述)

四、复习巩固生字。

(一)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二)读书小组长检查组员识记生字。(取出生字袋中的生字,带领组员读,然后把会读的生字放回袋中。遇到不会或不熟练的,请同学相互帮忙。)

五、指导书写"问、间、伙、伴"四个字。

(一)出示四个字,引导学生分析(有什么特点?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并尝试书写。

("问、间"都是半包围结构,偏旁是"门字框";"伙、伴"都是左右结构,偏旁都是"单人旁"。)

(二)重点指导书写"问"、"伙"。

(三)学生书写。 [教学时,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弄清主次笔和间架结构,然后请学生尝试书写,再辅以教师指导,力求使学生达到书写规范、整洁。]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深入学习课文,进一步理解感悟小伙伴们的不同做法,懂得安东的关心帮助是最具体、最实际的。

教学环节:

一、出示生字和词语卡片,检查认读情况。

二、研读课文,初步理解感悟。

(一)自由读课文,思考:春游那天,小伙伴们都在吃午饭了,惟独玛莎站在一旁。同学们见了,是怎么做的呢?

师生抓住对话随机进行朗读指导:读出维加关心、询问,安娜关心、责怪,玛莎难过委屈的语气。

(二)小组合作学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对话部分,进一步读懂三个小伙伴是怎么关心玛莎的。

(维加、安娜只有询问关心、责备,没有实际行动。安东用行动去关心,玛莎很感动。)

(三)小组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比一比,哪组分角色朗读得最好(可以配上动作表演)。

三、开展"图文"配对活动,深入理解感悟。

(一)仔细观察插图,并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图上的四个小伙伴分别是谁?说清楚是怎么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语言文字思考、分析判断,并学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进行表达。如:从左往右数,第三位是玛莎,因为她是两手空空的,又低着头,好象很难过。从右往左数,第二位是玛莎,因为旁边的安东正掰了半片面包给它吃呢。身穿兰色背带裤,头梳两根长辫子的是玛莎。一手拿着面包,一手拿着矿泉水的小男孩是维加,拿着酸奶的小女孩是安娜。头戴帽子,快步走来,把把半片面包递给玛莎的男孩是安东。……

[开放性的问题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能有效的挖掘创造潜能。让学生"根据图文对照,说说图上的人物分别是谁"是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使学生依据自己不同的感悟来分析判断。应该说学生的思维已进入开放状态。同时,这环节的安排也增加了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使学生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进行说明,达到资源共享。]

(二)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讨论:小伙伴是怎么关心玛莎的,谁做的最好?为什么?

2、小组同学编排课本剧,尝试表演。

[通过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把文字故事转化为直观形象的表演,这是知识内化的过程,也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

3、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体会三个小伙伴的不同表现(维加:问,说;安娜:说,说;安东:掰,放,说。),想象安东当时是怎么想的,深入了解安东的帮助,在当时来说是最有用的,最具体的关心。

四、创设情境,设问导思,拓展延伸。

(一)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这样吧,现在老师就是丢了中餐的玛莎,你们就是我的小伙伴们。你们发现了会怎么做呢?为什么这样去做呢?

(学生走近"玛莎",采用不同方式的关心帮助。)

(二)在生活中,我们的小伙伴也一定会遇到困难,你帮助过谁呢?或者你接受过谁的关心和帮助呢?

[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适合学生独立思考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进入课文,从阅读者变为当事者,学生的体念就会更深刻,感情的抒发就会更真切。]

五、巩固生字新词。

1、出示新字词,学生自主识记,鼓励个性化的识记方法。

2、汇报交流,强化记忆。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由生字组成的动物名称。

2.能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词串。

3.观察图画,了解十二种动物的样子,同时进行保护珍稀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动物图片 词语卡片 收录机 游动物园视频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齐读课题)

(出示老虎图)老虎看见了我们来了,它会说什么呢?想不想听一听?

放录音:同学们,我是动物园里的老虎,我们动物园里可热闹了,你们想来参观可以,但必需要闯过三关,你们能行吗?第一关,你们要读准12种动物的名称。

二、初读韵文,认识生字词语。

1.看图读词语,要求: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每一种动物的名称都读到。

2.把你觉得难读的词语读给你的同桌听,请他帮你正正音。

3.在刚才读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些字音难读,哪个字在写的时候容易出问题,需要提醒大家的?

指名回答,老师相机总结:

① “狮”“猴”“猩”这三个字都有部首“犭”,我们一定要记牢它的第一笔是“丿”

②“猴”这个字在写的时候不要多写一笔竖。

③“袋”这个字斜钩上没有“丿”。

4.(去掉拼音读)你们看这些词语没有了拼音你能读得准吗?(看板书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播放老虎的录音:同学们,你们读得很棒,恭喜你们闯过了第一关。

三、看图读词读韵文。

录音:第二关,请说出这12种动物中你喜欢的动物的特点,或者相关的知识,能行吗?

1.在小组里说一说。

2.指名说说你喜欢的动物的特点及相关的知识。

狮子 大象 老虎

狮子和老虎谁的本领大呢?

在合作小组内讨论

指名交流。

仙鹤 孔雀 鹦鹉

这三种鸟你觉得哪个更漂亮?你更喜欢哪一个?

学生讨论交流。

老师补充知识:孔雀俗称凤凰,是百鸟之王、富贵吉祥的象征。孔雀有绿孔雀、蓝孔雀之分。绿孔雀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禁捕杀

仙鹤又被称为丹顶鹤 ,丹顶鹤“雍容华贵”,体羽主要为白色,喉、颊、和颈部为暗褐色,尾部覆有漆黑的飞羽,头顶上戴着鲜红的肉冠,身高腿长,确实给人一种美好的印象。

鹦鹉的羽毛色彩鲜艳,非常漂亮,它会学人说话,有条成语叫——鹦鹉学舌。

3.用刚才老师带领大家学习的方法,自己学习后两组动物词语:

猴子 猩猩 麋鹿

斑马 棕熊 袋鼠

放老虎录音:同学们,你们了解的可真不少,第二关又被你们合力闯过了,现在我们再闯过第三关就可以来到我们动物乐园参观了。

四、第三关,你能读出对我们动物的感情吗?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放老虎录音:同学们,恭喜你们闯过了第三关,欢迎你们来到我们动物乐园。

看录象:动物乐园游记。

五、课堂小结:

动物园里的动物真可爱,它们生活得多快乐!它们是我们的朋友,保护动物,维护生态平衡,就是保护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第二课时

一、认读字词卡片。

1.认读生字词语卡片。

2.朗读课文。

3.指名背诵。

二、拓展延伸,发展语言

汇报交流自己从课外收集到的有关动物的图片、文字资料。

三、指导写字。

1.学生自己描红。

2.你觉得哪个字在书写时要提醒小朋友注意的?

虎:第五笔是横,不是撇。

雀:偏旁是“隹”。

鹿:第四笔是横折,第五笔是竖。

斑:左中右三个部分要写得紧凑。

3.学生再一次进行描红联系。

4.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5.反馈。

展示学生的作业,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

四、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词。

师( ) 星( ) 代( ) 机( )

狮( ) 猩( ) 袋( ) 虎( )

2.扩词。

斑( ) ( ) ( )

袋( ) ( ) ( )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认识“狮、整”等14个生字。会写“练、习”等6个字。学习积累“懒洋洋”这一类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3.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本领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昨天我们认识了可爱的小白兔和小灰兔,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新朋友,它们是谁呢?(在已画上草地、树林的黑板上贴上两只小狮子)?

2.板书课题。随机学习“狮”的读音和字形。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认识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画下来,借助拼音朋友,多读几遍。

2.每四人小组都有一套生字卡片,请组长领着小伙伴把课文再读一遍,然后学习生字,说说有什么好的办法记住它们。

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用“和狮子交朋友”的游戏检查字音。交流记字形的好方法。)?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随机指导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5.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想和哪只小狮子做朋友呢?

三、创设情境、朗读感悟第一、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桌分别读写两只小狮子不同表现的句子。

3.指导读第一句。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

①指名读。

②贴出“滚、扑、撕、咬”四幅图片。

③请四个学生把“滚、扑、撕、咬”四个字贴到相对应的图下。

④学生再练读,边读边想像小狮子练功的情景。

4.指导读第二句。另一只却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

①指名读。

②看图说说这只小狮子的样子。

③请学生表演“懒洋洋”的样子,并把“懒洋洋”这个词贴到黑板上恰当的狮子图身上。

④看着图,把它懒洋洋的样子读出来。

5.请两名同学把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读出来,其他同学可以配合做动作表演。

四、巩固生字,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二、导读3-7自然段

1.自由练读,读出角色的语气。

2.同桌合作读,可以分角色读。

3.指导读好小树和狮子的对话。

①小树看到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会怎么想?

②读小树的话,要把疑问的语气读出来。

③观察图上懒狮子的样子,体会该怎样读懒狮子的话。

4.引入情境,重点指导读狮子妈妈的话。

①师来当懒狮子,你们当狮子妈妈,看谁能把狮子妈妈说的话读给我听,让我听了直点头。(想想狮子妈妈和懒狮子说话时的态度,指导学生读好狮子妈妈帮助懒狮子时耐心的语气。)

②老师来当狮子妈妈,你们当懒狮子,用你们的表情告诉大家,你们是否听懂了狮子妈妈的话。

③狮子们,你们有的在点头,有的好像在思考,有的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你们在想什么呢。

④同桌相互说一说,指名说。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结合自己的生活谈更好。

⑤在刚才大家说的基础上表演读懒狮子和妈妈的对话。(懒狮子的话是学生自己创编的。)

5.四人小组分角色表演读全文。

三、拓展训练,积累词语

积累“懒洋洋”这一类的词语,教师提供图片或词语,再鼓励学生到课外书中收集。

四、作业(任选一题)?

1.小组成立《小狮子》剧团,把课文编成课本剧,演一演。

2.续编故事:以“懒狮子的变化”为主题,形式可以多样,演小品剧,画连环画等。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合作交流以、引用旧知、再现识字等方式,达到会识字、会写字、会读文的目的。

3.让学生初步感知“与众不同”的内涵,受到关爱他人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并会写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利用多种方法识字,掌握识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会变的画。请看(课件出示)你你看到了什么?注意哟,它变了!(课件出示)你又看到了什么?(生回答)很多只鸟又可能说成是——(一群)我们可以说一群鸡,还可以说一群什么?(生回答)

2.指导书写“群”。学生自己写两个“群”。评价写字。

3.再来看这幅画(课件播放)你又发现什么了?能用一词来形容这只小麻雀吗?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众不同的麻雀》,伸出手跟随老师一起来写题目。

二、读文识字

1.老师范读课文。请同学听准字音。

2.你们以前都是怎样识字的?学生说识字的方法,师板书。

3.学生运用以前的识字方法自己读文识字。

4.出示生字。指名带领拼音领读。

5.去掉拼音,抢读生字。

6.老师介绍生活识字方法。

7.学生小组交流。介绍自己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的方法。

8.全班交流识字。

(1)“毫”联系生活识记。

(2)猜谜语,识记“刮”(教师边讲边画汉字的演变(图)。指导书写“刮”字。学生书写并互相评价。

(3)用形声字的方法识记“谴”。同时,复习形声字的儿歌。

(4)由学生自由介绍“妨、碍、继、续”

9.“开火车”读词语。

三、回文识字,指导朗读

1.自由朗读全文。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指导朗读“麻雀们说:“我们都迎风站立……和我们站得相反?”

(1)你知道麻雀们说这些话时是什么心情吗?

(2)指名用生气读这句话。

(3)学习“?”。联系《标点符号的争吵》一文指导朗读。

(4)学生练读——指名读。

4.指导朗读:“我喜欢这样,我并没有妨碍你们呀!”小麻雀说。

(1)指名读这句话。

(2)联系《标点符号的争吵》一文,指导读好感叹号。

(3)你知道小麻雀对待这件事是什么态度吗?

(4)指名回答并朗读。

5.指导朗读:麻雀们一致谴责道:“和我们大家……家伙!”

(1)能读出批评的语气吗?

(2)在这句话中哪个词是批评的意思?

(3)学习“责”。指导书写。交流识记方法。组词。学生书写。

6.分角色朗读这三句话。

7.指导朗读:小麻雀大叫道:“猫来了!猫来了!快逃!”

(1)出示插图,观看感知中。

(2)老师引读。

(3)小麻雀此时的心情怎样?

(4)全班齐读。

四、拓展延伸

1.如果你就是这群麻雀中的一员,你想对小麻雀说什么?

2.总结:是啊,这小麻雀虽然与众不同,和大家不一致,但是它的心地是善良的,在关键时刻它救了大家一命。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出示儿歌,学生再认。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8

教学要求:

1、 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4、 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杯子、金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揭题

1、 同学们,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或者是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你动脑筋思考了吗?你是怎样做的?

2、 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就是伊伦娜,她遇到困难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呢?

3、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范读,让学生边听边思考:科学家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伊伦娜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2、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3、 指名读课文、正音。

三、 生字教学

1、 和生字宝宝打招呼: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边和字宝宝招手,边叫它们的“名字”。

2、 交流识字方法。

3、 做“捉迷藏”的巩固生字游戏。

仔细观察贴有生字卡片的小黑板,看准哪个生字宝宝藏起来了,,迅速在自己面前的字卡中找到它,将卡片举起来,大声说出它的“名称”。

4、 指导书写。

5、 积累词语。(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画下来,读一读)

四、 作业: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 巩固生字: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让学生认读。

二、 合作学习,理解内容。

1、 谁能告诉大家,科学家向孩子们提出了一个什么奇怪的问题?(出示科学家的问题学生齐读)

2、 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孩子们听了科学家的问题是怎么想的?用笔勾画出来。

3、 组成学习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交流。

(1) 小朋友的回答是怎么样的?你们同意他们的说法吗?

(一个同学冰,金鱼把水喝到肚子里,另一个说,金鱼把水夹在磷片里面,他们的说法都不合理。

(2) 伊伦娜也觉得她们说得都不对,她又是怎么做的呢?结果怎样?

A、 读一读妈妈的话:“既然想不明白,为什么不自己去试一试呢?”你读懂妈妈的话了吗?妈妈给我们大家提了什么建议?

B、 伊伦娜在动手做实验中发现了什么?出示杯子和金鱼,让学生上台做实验。

C、 此时此该伊伦娜会怎么想?第二天,伊伦娜又见到了那样科学家,引读:伊伦娜很不高兴地说---

(3) 自由读课文结尾科学家说的话,想想这位科学家想要告诉我们什么?你明白了科学家的用意了吗?

(不应该认为科学家的话都是正确的。当我们有所怀疑时,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

三、 总结课文

1、 分角色朗读课文。

2、 伊伦娜值得你学习吗?为什么?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四、 读一读

1、 读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你既然都不明白,为什么不自己去试一试呢?

你既然都不明白,就应该自己去试一试。

2、 比一比,每组句子的意思相同吗?该用什么语气朗读?

五、 作业:你能发现爸爸妈妈或老师说的、做的有不对的地方吗?细心观察亲自实践,有礼貌地指出来。

自己试一试

  不会溢出 照样溢出

  科学家 == 不正确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9

教材分析:

《学会劝阻》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八单元的口语交际练习,是劝阻不文明行为用语技巧的训练。这次练习的训练要求是:再现生活情境,指导学生在情境中练习劝阻,学会劝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时,应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劝阻要领,练说劝告用语,劝阻的对象是生活中不正确的行为,行为人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不当,在劝阻时应指出行为错在何处,使劝阻更有说服力,这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根据图意和提示,先练说劝告用语,再分角色表演,让学生在练习劝阻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劝阻的技巧。

2.通过练习让学生懂得,对别人正确的批评意见要乐于接受,对别人及时的提醒和帮助要表示感受。

教学准备:

课件、表演用的道具。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忆生活,激发学习动机

1.交流生活经历。

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不正确的行为?你们是怎样想、怎样做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学生交流。

2.揭示“劝阻”概念。

由学生的回答自然引出“劝阻”一词,并引导学生简要地讲一讲自己的理解。

3.激发学习动机。

有的同学反映劝阻有时无效,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劝阻,让我们的劝阻更加有效。

二、研讨案例,探究劝阻要领

1.提示要求。

2.呈现案例。

以教材中第一幅图为素材,制作一段录像。

案例:张明和李响在高压电线旁放风筝,玩得非常开心。这时,江晓宁急切地跑来,对他们说:“喂,你们不能在这儿放风筝!”张明不服气地说:“我说班长大人,你管得也太宽了吧!”江晓宁着急地嚷起来:“在这儿放风筝是非常危险的,快离开这里。我是好心好意,你们怎么不听我的话呢?”李响说:“不就是放风筝吗,值得你大惊小怪吗?”说完,他们再也不理江晓宁,专心地放他们的风筝。

3.讨论案例。

先展开小组讨论,再组织全班交流,得出结论。

4.换位思考。

(1)如果你和同桌就是录像中的张明和李响,你们会接受怎样的劝告?

(2)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有效劝阻的要领:

①总的要求:态度诚恳,表达清楚,语气恰当。

②讲清三个方面的内容:

称呼和礼貌用语,自己的建议,能说服人的理由。

三、运用知识,尝试劝阻练习

1.提供阅读材料。

有不正确行为的人往往意识不到自己错了,所以在需要讲清的三个方面的内容中,能够说服别人是重要的。为了做到这一点有时必须讲一些能够促使被劝人醒悟的知识,让他听了心悦诚服。在激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后,向学生提供一篇有关电学常识的文章。

2.师生配合表演。

指名扮演劝阻的同学。教师故意不轻易听从劝阻,“逼”学生将理由基本说清楚、说到位后,才表示愿意接受。其余学生边看边做好评价的准备。

3.评价师生的表演。

评价的重点内容:学生的劝阻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怎样改进?

四、合作学习,参与劝阻实践

1.学生互相请教有关消防、环保和用水卫生的常识,为小组学习做好铺垫。

2.小组合作表演。

学生从教材的其余三幅图中选择一幅,在小组内进行角色分工,然后表演。组内其余学生当导演,负责指导本组同学的表演,重点指导劝阻的同学。

3.自愿上台表演。

以小组为单位到讲台前表演,全班同学对照劝阻的要求,对每小组的演练,肯定优点,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

五、扩展训练,体验成功乐趣

1.师:课本上只列举了四种不正确行为,生活中类似的行为还有很多。我们要通过努力,劝告人们改正自己的错误。

2.学生回忆自己及班上其他同学曾经有过的不正确行为,征得当事人的同意,与他(她)合作表演互相劝阻。

3.劝阻的学生汇报自己的体会。在汇报时不涉及具体的人。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0

教学重点、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词句意思,激发孩子有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

2、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启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教材简析:

《小伙伴》是一年级下册第七组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以“好思想,好品质”为主题,与前一组体会的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多么幸福联系起来,组成反映儿童生活的大单元。故事童趣盎然,作者的意图蕴含在故事之中,孩子们通过阅读、比较、感悟、想象,就会懂得其中的道理:要用实际行动给予别人最需要的帮助。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理解和积累“丢失、粗心”等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能力目标:

1、抓住重点语句体会语感、领会感情,启发学生合理想象。

2、通过朗读对话和表演,培养读中理解,读中悟情的朗读能力。

(三)情感目标:

懂得伙伴之间要互相帮助,激发孩子们关爱他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图文结合,感知内容。

1、复习导入。

小朋友,你们喜欢春游吗?(喜欢)上火车吧!只要我们能快速地通过这些隧道,就可以到达了。(激趣,在火车道上出示多个遂道每个隧道带有一个生词,读对了,就发出“咔嚓”声通过。)

2、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春游画面,让学生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四要素说出图意。

(2)这里的景色太美了,你们看,还有一群小伙伴也来这里游玩,你想认识他们吗?请他们自我介绍一下。

(画面显示小朋友介绍自己的名字和玩得开心的情景)

(3)出示春游画面,问:“到了中午,小伙伴们都在吃午餐,只有玛莎站在一旁。玛莎到底遇到了什么事呢?”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并在不明白的地方打上“?”。

(4)学生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读懂。

(5)学生说出玛莎遇到什么事,并问:“这时,你认为玛莎最需要什么?”

二、指导朗读,培养语感

1、导语:那么,她的小伙伴们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小朋友想知道吗?

下面,我们先看看维加是在怎么说、怎么做的?请你们自由读四、五自然段,并画出表现他们神情态度的词语。

2、让学生说说维加是怎么说,怎么做的?(贴上维加的图像)

①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维加的图像旁写上:问、说。

②让学生想象维加的神情并表演她“一边大口吃面包,一边说…”的情景。

③指导学生通过对维加神情态度的想象和“真糟糕”、“一边??边??”的理解,说说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体会维加对玛莎的关心只限于同情,而没有具体行为。

④指导朗读,读出维加对玛莎的同情。(范读、同桌互读、男女分角色读)

⑤归纳学法:读??画??想??读(首先引导学生讲,然后老师加以补充、纠正)。

3、让学生根据学法,自己学习第五、七自然段。

①学生说出安娜怎么说、怎么做的?(贴上维加的图)

②学生回答,教师在安娜的图像旁写上:说、说。

③出示安娜说的话,引导学生解疑。(主要解决重点词:“粗心”、“大概”、“保管”等)

④让学生从安娜说的“真粗心”想象她当时说话的神情和态度。

⑤指导朗读,重点指导读好:真粗心!

a.老师范读,学生评价。

b.学生模仿读,比赛读,学生评价。

⑥分角色读安娜和玛莎的对话。

4.过渡:同学们,听到维加和安娜说的话,安东又是怎么做的呢?贴上安东的图像)

①老师范读第八自然段,学生用“○”标出最能体现安东对玛莎的态度的动作词语。

②让学生说出表示动作的词。(师在安东的图象旁板书:走,掰,放,说)

③从安东的动作和说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④安东对玛莎的关心还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来?

重点抓:“什么也没说,大一点儿”,引导学生更深入体会安东给予玛莎行动上的关心,给予玛莎迫切需要的东西。

①质疑:有什么不明白?(考考学生对“赶快”的理解,若学生不能提出,老师提示)

②为什么要“赶快”?安东这时是怎么想的?

③指导读好重点词语和安东说的话。

5.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

三.互动交流,各抒已见

你认为这三个小伙伴谁做得最好,为什么?(人人发表,组长记录后派代表上台发言)

四.尝试表演,深化认识。

1、小组分角色表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玛莎会对安东说些什么话?安东会怎样回答?维加和安娜听后有什么反应?)

2、选几个优秀小组在班里演出。

a.演出问小演员:为什么要这样演?

b.问小观众:你认为谁演得好?为什么?

3、你想对哪个小朋友说一句话。

4、像课文这样的事,你碰见过吗?当时你怎样做?学后,你要怎样做?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1

课前准备

①多媒体课件。

②识字卡片、词语卡片。

③竞赛评比用的小红旗。

④让学生准备展示内容。

教学设计

我的发现

要引导学生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不一样,体会汉字表意的丰富性。

①激趣:今天我请了一位汉字朋友,它是谁呢?出示“回”字,用“回”字来组词。

②引导:这位朋友要教给我们一个新的知识,是什么呢?请你读读书上的三句话,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小组的伙伴们。

③结论: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可能不同,要结合语境来理解字意。

(采用换词法理解第1、3句中的“回”字)

④扩展积累:引导学生用“打”字练习组词、说句子,进一步体会汉字一字多义的现象。

日积月累

①读读认认

a、激趣: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炊具、餐具,我们一起来认识它的名称。

(课件播放:结合实物出现词语)

b、小组内练读词语。

c、比一比。

小组开火车读词比赛,比哪组的火车开得好。

同学来挑战,看谁最棒。

d、认读生字

刚才我们认识的词语中有很多要认的生字。

课件出示:灶、铝、锅、漏、勺、铲、壶、汤、碟。

小组内互相读一读生字。

老师用生字卡抽查。

听字音举卡片。

小组讨论交流: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②读读背背

a、引入: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髓,短短的几个字概括出深刻的道理,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启发。

b、小组内练读成语。

c、比一比看谁读得快,读得最准确,记得最牢固。

(老师简笔勾勒一座山,山脚下贴几面红旗代表各个小组,老师随意抽出词卡,小组抢答,哪个小组抢答成功,就把哪个小组的红旗向上挪一步,最后看哪个小组最先到达山顶)

d、学生自由说成语的意思。

e、扩展积累:你还能说出哪些成语?

口语交际

①看图了解图意。

a、出示挂图,提出要求:先仔细看每一幅图,弄懂每幅图的意思,再把四幅图连起来观察,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b、自己看图、理解图意。

c、在小组且内练说。

②续编故事。

a、小组讨论:如果你是这位小朋友,你会怎么做。

b、列出学生想的办法。

c、评一评谁的办法好。

d、把续编的故事讲给同桌听。

e、推荐讲得好的同学把故事讲给全班听,评出“故事大王”。

③扩展延伸。

a、自主画了一幅或几幅画,然后再把画上的内容写下来。

b、与同学交流自己画或写的内容,互相观赏,互相学习。

展示台

①小组内展示课外学习语文的成果。

②每小组推荐一个代表在全班交流展示。

③办一个班级小报展览。

建议这次语文园地教学用3课时,其中口语交际用1课时。

学习目标

①发现汉字的一字多义特点,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字意。

②认识9个生字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③能看懂图画的意思,能根据图意、联系生活实际想出办法,并乐于与同学交流、讨论。

④能把自己所画的图画用文字表达出来。

⑤树立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观念,勇于展示课外学习成果。

教学重难点

汉字一字多义,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意。

看清图意,根据图意、联系生活实际想办法,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2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朗读《林卡上学》,激发学生想要养成好习惯的思想感情。

2、 听写字词。

3、 同音字比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朗读短文

2、复习生字。

难点:1、生字。

三、教学过程:

(一)朗读短文《林卡上学》。

1、 自由读短文,把不认识的字用笔圈出来。

2、 小组同学一起认字。

3、 全班解决大家都不认识的字。

板书到黑板:噢、唧、塞。

老师带着大家认字。

4、 小组一起读短文。

5、 通过读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你有哪些好习惯要向大家介绍的?

学生介绍自己学习方面的好习惯。

(二)读一读,比一比。

功--工胆--旦鸦--牙愿--原

址--止码--马智--知砖--专

读一读,认一认。

同组互相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全班交流。

(三)听写字词。

子孙 私下 歌诵 思想 刚才 好吗 乌鸦 养成 良好 字典

楼房 教师 科学 人品 造成 鲜血 认识

四、作业:1、积累成语。

2、朗读两篇课文。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

2、口语交际“改掉坏习惯”。

3、学改错字。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口语交际。2、改错字。

难点:1、口语交际。2、改错字。

三、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不懂就问》、《字典大楼》。

1、自由读课文。

2、小组同学一起读课文。

(二)改掉坏习惯。

出示图:1、同学发言时,我老是插话,这是不好的习惯。

2、我爱挑食,我想请妈妈提醒我改正。

3、我要改掉写字时咬铅笔杆的习惯。

小组一起讨论怎样改这些坏习惯。

全班交流。

说一说自己有哪些不好的习惯,打算怎样去改。

(三)出示“金钥匙”:学改错字。

我有一个好习惯。我用一个小本子,把自己写的错别字改正,记下来,经常翻看。

这又是一个学习生字的好方法。

学生交流自己记生字的好方法,怎样改错字。

四、 小结。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 ,会写9个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6个生字 ,会写9个字。

教学难点

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关于列宁的图片和资料

导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

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找出要求会认的生字圈出来。

2、自由读课文,了解大意。

第一课时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 小小虫,嗡嗡嗡。飞到东,飞到西。传花粉,采花蜜。人人夸它爱劳动。

打一动物( )

2、教师简介列宁生平

列宁(1870 —1924)前苏联人民的伟大领袖,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马克思和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继承人。

3、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读课文,在文中标出要认读的生字。把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好中差兼顾,开火车认读。

3、简单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一、二、四段内容。

1、从图切入,(出示课文插图)在蜜蜂向导的带领下,列宁找到了养蜂人,你看到了什么?文中哪段话介绍了这部分内容?

2、教学第四自然段,自由读第四段内容,注意他们此时的表情,交流:惊讶、笑着,引导识记“讶”什么情况下你感到惊讶?

3 、 回读1、2段,认读词语。

养蜂的人看到列宁时。为什么这样惊讶?自由读一读1、2自然段思考。(1)、这篇课文一共有六个要求会认的字,有五个生字朋友都躲在第一自然段里了,你能读通吗?先看这些词语:莫斯科、附近、派人、谈天。

认读,引导识记字形,理解意思:莫斯科(城市名),附近(谁坐在谁的附近?你家附近有哪些建筑?)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 2)、看来列宁和养蜂的人常常见面,可为什么养蜂的人见到列宁感到惊讶?指名朗读第二段。

比较句子:分辨词语:“常常”和“往常”(小黑板出示课后相关练习)

列宁常常请养蜂的人来谈天。

往常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宁只好亲自去找。

①分别为这两个词语找反义词。

②这两个词语能交换吗?

(3)、指名朗读1、2自然段。

4、回读第四段。难怪养蜂的人看见列宁惊讶,引导读出惊讶的语气。

四、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派”字右边不是“瓜”。建议在范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字中四个撇的变化:两个平撇的不宜太长,竖撇勿忘先竖后撇,右边的小撇宜短。

“敲”字的右边不是“支”,应当提醒学生注意。

2、练习书写

3、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师生共同评议。

五、作业:

1、巩固新词,朗读课文。

2、搜集列宁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出示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读词。

二、精读课文,理解体会。

1、默读这一段,思考:列宁怎样找到养蜂人的?用 ——画出表示花丛、园子、小房子之间位置的词语。

2、小组讨论:列宁怎样找到养蜂人的?用自己的话和本组的同学说一说,也可以试着画出列宁的路线图。

3、小组汇报并展示列宁寻找养蜂人的路线。

(1)、重点引导展开合理想象。(出示小黑板)

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想到。

他仔细观察,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想到。

(2)、他想的对不对?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哪个词语体现列宁的判断是正确的?理解“果然”。

(3)、学生上台展示列宁寻找养蜂人的路线图并练习口头表述。

(4)、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4、再次学习第四自然段。

(1)、分角色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惊讶、高兴的语气。

(2)、扩展想象:养蜂人听了列宁的话会说些什么?列宁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三、总结全文

是啊,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就要像列宁那样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作出判断、解决问题。

四、拓展交流。

学生介绍搜集到的列宁的有关资料。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4

教材分析: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一首千古名诗,全诗共4行2句,写诗人乘船从白帝城返回江陵时的愉悦心情,前两句写早晨辞别了朝霞缭绕的白帝城,顺长江而下,一日之间就可以到达千里之遥的江陵。后两句写三峡两岸树木中猿声响成一片,走出很远仿佛还能听见,整首诗写得轻灵飞动,生动地传达了诗人的喜悦心情。

学情分析:

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能够背诵古诗,进而理解诗人的愉悦心情。学生在学习本课时,看插图、看视频、配乐反复吟诵课文,体会诗人的心情。

“发、朝、还、重”四字是多音字,可以通过组词区别字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利用多种认字方法认本课3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背诵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诗意,体会作者遇赦后乘船东归的愉快心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感受诗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乘船东归的愉快心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很久以前,唐朝有一位非常有名的诗人,被人们称为“诗仙”是谁呢?(出示李白头像)我们已经学过不少李白的诗,你会背哪一首,背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背,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诗《早发白帝城》。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配乐讲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李白因爱牵连蒙冤获罪,被流放到很远很远的夜郎城(今天贵州东部)一路上,他很伤心,走呀走呀,途中经过江陵城(湖北江陵县),那儿地势险要,水流很急,当小船慢慢行使到白帝城(今天重庆白帝山)时,突然接到了一个好消息,他无罪了,可以自由了,他非常高兴,决定顺水行舟回江陵,途中使写下了一首千古名篇《早发白帝城》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师范读古诗,读后让学生评价。

2、配乐再读古诗,让学生评价读得怎样。

过渡,听完古诗,你一定也想读对吗?试一试读。

3、生自由读古诗。

读时要求:读正确,通顺。

4、指名读,齐读。

5.学习多音字“发、朝、还、重”进行区别字间,分别口头组词。

三、品读古诗,感情意境。

过渡:让我们再深入的读一读古诗,你读懂了什么?

1、出示古诗内容、

2、指名读前两行。

3、提问:诗人从哪里出发?要到哪里去?多远的路?要多长时间到?板书:白帝城——江陵

4、问:从诗中看出李白什么感受?

5、师述:白帝城在山顶最高处(指图)从白帝城返回江陵有一千多里水路,因为李白急着回家,把好消息告诉家人所以试着用高兴的心情去读前两行。

6、齐读前两行。

7、指名读。

8、指导朗读,板书:辞、还。

9、指名读后两行。

10、看视频。师述:两岸的猿猴很多,一眨眼工夫,小船已过了很多座山,好象一只猿猴没叫完,船又到了另一只猿猴叫的地方,想象李白去时和回来时是同一条小船,但感觉不一样,去时伤心,回来高兴,又是顺水行舟,所以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中的“一日还”“万重山”是李白的夸张的手法,如:“飞流直下三千尺,桃花潭水深千尺,危楼高百尺”等诗句都是作者夸张的写法,这是李白特有的风格。

11、齐读后两行。

12、指导朗读全诗。

四、再次朗读,升华情感。

过渡:这么美的诗还想读吗?

1、打节奏朗诵。

2、表演读。

3、配乐朗读。

五、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过渡:诗读的很好,我们来复习一下生字。

1、齐读生字。

2、“帝”“岸”两字的写法。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国是诗的国度,朗读是中国诗歌艺术的最高峰,课外同学们多收集一些唐朝的诗读一读好吗?

板书设计:

早发白帝城

辞 还 啼 过

白帝城江陵

愉快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结合课文谈谈对失败的看法

教学重点:能结合课文谈谈对失败的看法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讲练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课 型:新授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 当你学骑自行车摔一跤时,爸爸会鼓励你说:“没关系,再来一次”;当你回答问题因紧张而没说清楚时,老师会亲切地说:“再来一次”。

2、说说“再来一次”什么意思?生自由说,老师引导(重复、重新、又再来几次)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再来一次”的故事。

4、板书课题:再来一次,请大家齐读课题、指名分组读、在齐读。

二、朗读感悟

1、师:那么文中是谁?做什么事需要再来一次呢?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带着问题到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1)学生读课文

(2)指名汇报(文中小加因为不敢跳马,而需要重新再来一次)

师:跳马!看,一群孩子正在玩呢!

2、课件出示图片:仔细看图,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种游戏是怎么玩的吗?

抽生说一说。

师:你把跳马游戏介绍得很清楚。请坐。

课文中爸爸也介绍了跳马游戏的玩法,请大家快速的浏览课文,找出来,(生说第四段)齐读一次。(课件)

师:爸爸为什么“笑着说”呢?

生:因为他没发现小加的反常,只注意小加说的跳马游戏。)

师:那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呢?

生:(快乐的语气,因为爸爸小时候也玩过。

师: 指名读;齐读。

师:看了图片,听了爸爸的介绍,你会玩这种游戏吗?谁来试一试?

3、抽两生表演玩跳马游戏。(随机进行安全教育)(由于我们没有安全垫,也没有体育老师的指导,所以我们只请这两位同学示范一下跳马的动作就可以了,)让我们为这两位勇敢的孩子鼓掌。

4、师:请问孩子们,你敢跳吗?统计敢跳与不敢跳的情况,采访不敢跳的同学:你为什么不敢跳?(生说不敢跳的原因)

师:其实小加和你一样,第一次玩跳马时也不敢跳,他又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情况。

5、课件出示第七自然段内容

(1)谁来给大家读一读呢?

生1:指名读

师引导:这是小加第一次跳马,当时他的心情是怎么样呢?

生2:害怕!(那么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吧)

师:但小加仅仅是因为害怕吗?指名生说害怕自己跳不过去,害怕摔下来,害怕被人笑话,丢人、难为情(或读书上的句子)

师:那么请你带着害怕、丢人、难为情这样的心情再读一下。

(点评读)正是因为这样的心情,小加跑到马跟前时,才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

师:看着同学们一个个都玩得挺开心的,而自己却不敢跳,小加此时的心情怎样啊?(不高兴),所以下午放学,小加带着这样的心情回家了。

6、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内容

师:请大家小声读一读,小加今天的表现和往常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指名读。

师:通过与往常的表现对比,文中哪些词句看得出小加今天的心情确实不高兴呢?

课件出示:(悄悄的躲进、慢吞吞的吃着、抬、咽,最好用慢吞吞练习说话)怎样用声音来表达这种心情呢?

生:(低沉、缓慢)、不高兴、声音小。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听了你们的读,不但老师发现了小加今天的表现与往常的表现确实不一样,细心地妈妈也发现了小加的反常,当妈妈了解了事情的缘由之后,妈妈是如何做的呢?

三、学习8-12自然段

师:生答:第8自然段。课件出示(“哦,原来是这样。”妈妈摸着小加的头,笑着说,“那你为什么不再来一次呢?”)师再重复问学生,说出“我害怕”。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如果你是小加的妈妈或是小加的同学,你会怎样劝说小加呢?下面请同学们四人小组讨论,然后再小组内分别饰演小加、小加的妈妈或小加的同学。

1、学生小组表演、讨论。

2、小组汇报表演(找一组到讲台劝,其他组学生也可以劝)

师:(动作温柔些)摸头,小加同学,听了这么多关心你的话,此时此刻,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呢?

3、小加发表劝说后感言。师重复总结小加的话,是呀,出示课件师一人读(“做一件事,重要的并不是成功或失败,而是专心去做,努力去做,哪怕只有一点儿希望也要坚持,绝不能因为没有信心而放弃。”)

师:让我们把妈妈的话深深地记在心中吧,请同学们齐读第十自然段

三、 拓展延伸 情感升华

师:同学们,你有过失败的经历吗?学了这篇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感想?(课件)

1、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说。

2、师:是呀,同学们,别怕失败,重要的是再来一次!让我们为懂得这个道理高兴地齐读一遍。“别怕失败,重要的是再来一次!”

3、师:让我们把今天的收获再大声的告诉所有的人。“别怕失败,重要的是再来一次!”

作业:

1、搜集有关成功和失败的名人小故事。

板书设计

再来一次

专心做 失败

努力做 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