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教学 > 语文教案 > 教育随笔 >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8.52K 次

一、 教学目标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1、掌握字、词、文学常识。

2、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济南冬天的景物特点。 

4、学习老舍先生的写景方法。

二、 教学重难点

1、 修辞手法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

2、 课文的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学习描写景物的手法

三、 教学方法

1、 小组讨论、小组竞赛。

2、 学生自主学习。

3、 老师提出思考题,随机点拨。

4、 美文美育,反复朗读、研读文本。

四、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师:请问同学们,今天是几月几号呀?

生齐答:10月20号。

师:10月20号了,那么现在是冬天还是秋天?

生:秋天……

生:冬天……

师:老师听到,有同学说是秋天,可也有同学说是冬天。虽然我们都知道一年有四季,但是我们都知道秋天和冬天分界线是哪一天吗?(略微停顿)按照咱们中国的民俗,每年公历12月22日或23日是冬至日,冬至过后,就进入冬天了。也就是说,虽然现在天气已经很冷了,但是还是秋天。我们离真正的冬天的到来,还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你们期待冬天的到来吗?

生:期待……

生:不期待……

师:看来同学们又有不同意见了,有期待冬天的,也有不喜欢冬天的。那么老师就请同学们描述一下你眼里的冬天是怎么样的。

生1:冬天很冷,草木都枯萎了,给人感觉很萧条……

生2:早上起来的时候,水上面会结上一层薄薄的冰,草上面会有一层霜,外面要穿很厚的衣服,很笨重……

生3:冬天的时候会下雪,雪景很漂亮,我们可以和同学们打雪仗、堆雪人,非常有意思……

师:看来同学们不管是期待还是不期待的,对冬天都有同一个印象,那就是非常的寒冷。那么请问同学们,在老舍眼里,济南的冬天是不是也是很寒冷的呢?

生:不是,是温情的……温暖的……秀气的……

师:看来同学们都认真读了课文了,对这篇文章都有了初步的认识,

(二) 整体感知

1:作者介绍。

   老舍(1899-1966),现代作家和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市人,出生于城市贫民家庭。幼年丧又靠母亲抚养长大。1912年入北京师范学校。1924年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在英国六年,共发表三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1930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大学任教。这期间,老舍写了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牛天锡传》《骆驼祥子》和多部短篇小说集。其中尤以《骆驼祥子》影响最大,这是一首“旧时代的葬歌”。小说被译成十几种外国文字,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1951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1966年8月24日,老舍被林彪、江青及反革命集团摧残迫害,不幸逝世,终年67岁。他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大学任教七年,对山东产生了深厚感情,他称山东为“第二故乡"。 

2:听录音朗读,学生注意以下三点:

(1)、纠正读音。

(学生可能会错的字暖和  着落   髻儿  看护     镶上  薄雪   露出     宽敞  水藻    贮蓄   澄清   敞开)

(2)、注意儿化音。(简单提及儿化音的作用:1:区别词义。例如:头(脑袋)-头儿(领头的)2:区别词性。例如:画(名词、动词)-画儿(名词)3:表示细小、轻松或表示亲切、喜爱的感情色彩。例如:头发丝儿、小皮球儿。)

(3)、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

1:齐声朗读第一自然段,小组合作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济南冬天的气候有什么特点?请在第一段中找到一个你认为最恰当的词来形容。

        答:温情

(2)、写济南的冬天为什么要讲到北平、伦敦的冬天和热带地方呢?

        答: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

2: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找到这道题目的答案。

(1)、济南的冬天为什么是温晴的?你能从文中找到答案吗?

答: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了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引导学生思考,学会生活常识要同文本的结合。)

  (2)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回顾《春》中讲到的比喻的作用,重点讲拟人的作用。拟人的作用:1、可以使情景交融。2、可以更好的烘托气氛,抒发感情。3、使所描写的事物具有人的思想感情,人格化,更生动逼真。(结合具体的例子分析讲解)

   (3)马上运用,结合拟人的作用,分析第二段中的句子: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日光, 暖和安适地睡着。这等春风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得出答案。)

3:齐声朗读第三段,拿出作业本,结合作业本上的第三大题,看看老舍都用了哪些写景手法,来描绘济南的小山。

       答:色彩的运用。角度的变化。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喻、拟人)

4:自由朗读最后两段,找出你觉得描写得最美的.句子。

      可能的句子:1、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2、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影儿呢!3、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回顾修辞手法的作用,学会拟人作用的分析)

(四)教师小结

  回顾教学目标,ppt展示:1.掌握字、词、文学常识。2.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济南冬天的景物特点。4.学习老舍先生的写景方法。

  师:同学合上书本,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课的字、词、文学常识是否都掌握了?比如露出、暖和、着落的注音,比如空灵、响晴的意思,比如老舍的代表作,得到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还有那位作家?

  生:纷纷回答。(半分钟时间自由思考回忆)

  师:好,第二个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刚刚同学们都已经朗读过了,把握住了文章缓和的基调,也读出了作者的一种喜爱之情,这点没问题。第三个目标,济南景物的特点,比如气候的特点、小山的特点、地形的特点、水的特点、雪的特点,这些上课的时候都已经分析到了,同学们脑子里是不是都有印象了呢?

  生:纷纷回答。(半分钟时间自由思考回忆)

  师:最后一个目标,学习老舍的写景手法。对比、比喻、拟人、联想的运用,色彩的运用,角度的变化这些手法同学们是不是都掌握了呢?

  生:掌握了。

  

(五)课外拓展

  师:好,同学们都自信满满地说掌握了,那么就我们就欣赏几幅图片。

四幅冬景图(冬日的湖水图,雪后的小山图、红梅傲雪图、雪地嬉戏图)展示。

 

 师:选择一幅你最喜欢的图片,运用老舍教会我们写景手法,将你看到的美图描绘出来。十分钟时间,写好后请同学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六)板书设计                            

                                       

(对比)   北平风大

总写 →温晴   →      伦敦雾多           →济南是个宝地

                       热带日光毒辣

济南的冬天                   阳光下的老城   小摇篮         

                             小雪后的小山   太秀气

               分写          雪后的小村庄   水墨画

           (情景交融)      冬天的河水   蓝水晶

 

                                        实习单位:丽水外国语实验学校 

实习岗位:初一语文老师 

实习生:李晓晓

 

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