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教学 > 语文教案 > 教育随笔 > 辞书也应规范化(教师中心稿)

辞书也应规范化(教师中心稿)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4.55K 次

    今年,关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使用“规范”二字命名的问题曾在全国引发一场激烈的讨论。其实,我觉得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哪一本辞书用“规范”来自我标榜,重要的是辞书要确确实实起到“规范”作用。可是,由于在语言文字的使用中有不少方面还没有规范标准,许多辞书片面强调一家之言,在对同一问题的处理上缺乏一致性,令读者无所适从。

辞书也应规范化(教师中心稿)

以古老的成语“空穴来风”说,《现代汉语词典》释为“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可现实生活中,包括中央电视台这样的主流媒体在内,却普遍用作“无稽之谈”。我们再来看一看其他有影响的辞书对这一成语的解释。《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把它的意义概括为“原比喻出现的传言都有一定原因或根据,现指传言没有根据”,与《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截然相反。而上海教育出版社的《汉语成语词典》解释为“比喻流言乘隙而入”,与以上两种解释都不相干不说,这个意义已经几乎不再使用。商务印书馆的《新华成语词典》则解释为“比喻自身存在弱点,流言蜚语得以乘隙而入。也比喻传言没有根据”,这一解释包含了两种用法。总而言之,四种辞书,四种解释,让人眼花缭乱。《现代汉语词典》无疑是语文辞书的权威,是语文规范化的重要依据,可是,按照“约定俗成”的原则,它在这个问题上显然和现实生活脱节。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试题中经常遇到“空穴来风”这个成语,出题者各有各的角度,几种辞书又各执一词,如何给学生解释清楚,是让我感到最头疼的事情。

辞书市场繁荣,不是坏事。如果没有相应的规则制约,辞书市场进入“战国”时代,受害的不仅仅是广大的读者,更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汉语。因此,规范辞书的出版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