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教学 > 语文教案 > 阅读答案 >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比较阅读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比较阅读答案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2.11W 次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并使用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有效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比较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比较阅读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比较阅读答案1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关?”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加粗的词语。

窥镜:___________________

王之蔽甚矣:___________________

朝服衣冠: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生活中,你有时也会遇到不切实际的赞美。请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你应当如何对待这种赞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照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早晨

2.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俊美。

3.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

4.示例:面对不切实际的赞美,我们要冷静思考,实事求是。(言之有理即可)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比较阅读答案2

阅读下文,回答17—20题。(12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之)封其子击①。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②?”皆曰:“仁君。”任座③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为仁君?”文侯怒,任座趋④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击:魏文侯的儿子。②何如主:怎样的君主。③任座:人名,魏国大臣。④趋:快走。

17.解释选文中加点的字词。(2分)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面刺寡人之过者

(3)不以封君之弟 (4)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

18.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19、邹忌善于进谏,齐王虚心纳谏。请借用《出师表》中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齐王的行为。(3分)

20.邹忌和翟璜都是规劝自己的国君除弊,试对他们两人的规劝方式进行比较。(3分)

(1)方式相同处:

(2)方式不同处: ;

参考答案:

17.⑴诚:确实,实在 ⑵面刺:当面指责 ⑶以:用、把、拿 ⑷反:同“返”,使……返回(仅答出“返回”或“同‘返’”也可) (2分)

18.⑴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未译出“蔽”的被动用法扣1分)⑵刚才(先前)任座的话很耿直(说的直率),因此我知道您是仁德的君主。(“向者”“直”“是以”为得分点)(4分)

19、察纳雅言(开张圣听咨诹善道)(2分)

20.(3分)(1)同:语言委婉,讲究技巧(意思对即可,1分) (2)异:邹忌推己及人,用类比的方法规劝国君;翟璜先取悦国君,再从侧面对其进行暗示。(意思对即可,各1分,共2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比较阅读答案3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巨,臣之妾畏巨,臣之客欲有求于巨,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巨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诽谤于朝市,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期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①有少孺子②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③,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④,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⑤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注]①舍人:门客:指封建官僚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②小孺子:年轻人。③三旦:三天。④委身曲附:变着身子紧贴着树枝。⑤务:一心,一定。

12、请从两篇短文中各找出(归纳)一个成语。(2分)

13、与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中加点字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皆以置从美于徐公B、奉命于危难之间C、管夷吾举干士D、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1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2分)(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每小题3分)(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译:(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译:

16.请比较两篇短文的相同点。(2分)(1)从进谏方式看,邹忌与少孺子:(2)从进谏结果看,威王与吴王:

参考答案:

12.门庭若市或从谏如流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13B

14(1)当面指责(2)满一年(一年也可)

15.(1)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错,并且传入我的耳朵的人,受到下等的奖赏.(翻译时大意得1分.谤讥闻译对得1分)(2)这三者都一心想得到他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及后面的祸患。(翻译时大意得1分,前顾译对各1分)

16.(1)都采用设喻(类比、讽谏)的方式,委婉含蓄地指出君王的过失。(2)都能接受进谏,并付诸行动。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比较阅读答案4

达州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19——23题。(12分)

【甲文】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

19.用“/”标示出下面句子的停顿。(仅标一处)(1分)

今齐地方千里

20.下列加点字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B.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C.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孰视之,自以为不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答: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2.【质疑探究】邹忌和诸葛亮都苦口婆心地劝谏他们的君主,他们希望达到的共同目的是什么?然而他们劝谏的艺术各有不同,你认为他们的不同表现在哪里?。(3分)

答:

23.【迁移拓展】劝谏是一门艺术,魏徵以“载舟覆舟”劝谏唐太宗,实现了“贞观之治”;曹刿用“取信于民”劝谏鲁庄公,打赢了“长勺之战”。因为要迎接中考班主任取消了本班的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为了让班主任恢复你们的这些课程,你准备和他(她)这样说:(2分)

答:

答案:

19.(1分)今齐地/方千里

20.(2分)C

21.(4分)

(1)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

(2)皇宫中和朝廷中都是一个整体,提升、处分、表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有所不同。(每小题2分)

22.(3分)

第一问:都希望他们的君主能广开言路,接受意见。(1分)

第二问:邹忌:用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己及君,现身说法,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1分)诸葛亮: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由主而次,循循善诱,谆谆告诫,不失人臣身份。(1分)

23.(2分)略。评分要点:注意称谓、说话的语气、分寸,符合情景内容即可。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比较阅读答案5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完成后面的题。(10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窥镜,谓其妻曰 窥: ____________________

(2)孰视之孰: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之蔽甚矣 蔽: 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时时而间进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

(2)战胜于朝廷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归纳第一、二段文字的大意。(2分)

第一段: 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 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按要求填空。(2分)

邹忌的讽谏艺术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贴切自然,入情入理,让人听得心悦诚服。

参考答案:

小题1:(1)观看(2)仔细(3)偏爱(4)受蒙蔽

小题2:(1)偶尔有人进谏。(2)在朝廷上战胜别的国家。

小题3:(1)邹忌与徐公比美以及邹忌的冷静思考(2)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

小题4:把家事和国事紧密结合起来,以切身经历设喻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比较阅读答案6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 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邹忌讽齐王纳谏 ( )

②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 )

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骈死于槽枥之间

B、暮 寝而思之 臣之妾畏臣

C、窥镜而自视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D、皆以美于徐公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文:

12.邹忌善于进谏,齐王虚心纳谏。请借用《出师表》中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齐王的行为。(2分)

答:

13.假如你的同桌上课经常玩手机,既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又影响了别人的学习,请你借鉴邹忌的讽谏技巧,说几句话让他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意见。(2分)

答:

答案:

9.①用委婉的语言劝告②当面指责

10.A

11.①我和城北的徐公比谁更漂亮

②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

12.“察纳雅言”“咨诹善道”“开张圣听”等,答对一个即可。

13.语气委婉,措辞得体即可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比较阅读答案7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呋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 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加横线字意思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比得上) 门庭若市(如果)

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 孰视之(仔细)

C.朝服衣冠(朝廷) 皆朝于齐(朝拜)

D.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漂亮、好看)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以……为美)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指出邹忌和齐威王对齐国“战胜于朝廷”所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1)邹忌又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

(2)满一年之后,即使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意近即可)

3.因为齐国有邹忌这样有自知之明,有勇气,说话讲究技巧,敢于进谏,善于进谏的忠臣;有齐威王这样胸怀宽广,虚心纳谏,有富国强兵愿望的英明君主,所以齐国能“战胜于朝廷”。(意近即可)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比较阅读答案8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关?”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关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选出对加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

A.虽欲言,无可进者(虽:虽然)

B.皆以美于徐公(于:比)

C.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之:结构助词的)

D.乃下令(乃:于是,就)

2.选出对加粗词理解正确的一项()

A.吾妻之美我者(美:美丽)

B.时时而间进(间:偶然)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讽刺)

D.闻寡人之耳者(闻:听到)

3.将“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一自然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________的道理。第二自然段写邹忌巧妙运用________的方法,讽谏齐王除“蔽”纳谏。第三自然段写齐王纳谏及纳谏的结果。

参考答案:

1.A

2.B

3.(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丽;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意对即可)

4.直言不易 设喻说理(类比说理)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比较阅读答案9

阅读甲乙两则古文。完成16—19题。(共12分)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呋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日:“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齐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主管养鸟之事)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日:“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日:“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日:“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日:“勿杀,寡人闻命矣。”

(《晏子谏杀烛邹》)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3)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 (4)勿杀,寡人闻命矣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

18.乙文中晏子想救烛邹,却先列数其罪,并“请杀之”。他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请用甲文第二段中的一句话来回答。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2分)

19.邹忌、晏子进谏说理时,在方法上各有特色,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6.(l) 仔细 (2) 受蒙蔽 (3) 丢失(让……逃跑) (4) 听从,接受

(2分;答对2个得1分,答对4个得2分)

17.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更美?(2分)

(2)让我们的君主因为鸟的缘故而杀人,这是第二条罪状。(2分)

18.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1分) 高压、权力面前不敢说真话(或:说真话不容易;直言不易)

(1分,大意对即可)

19.邹忌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进谏齐王,含蓄委婉,让对方易于接受自己的观点或意见。晏子运用正话反说(以退为进、反语、说反话),直接陈述利害,使景公明白后果的严重。(4分,特色各1分,分析各1分,意思对即可)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比较阅读答案10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亍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诚___________

(2)臣之妻私臣 私___________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过___________

(4)时时而间进 间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1)皆以美于徐公。 于____________

(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于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选文中看,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请你从中概括出一条对我们的学习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确实,实在

(2)偏爱

(3)过失,过错

(4)间或,偶然

2、(1)比

(2)在

3、命令刚下达,大臣们都来进言劝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重点词语翻译正确,意思对即可)

4、第一问:一是有邹忌这样的敢于直诔且善于劝谏妯忠臣,二是齐威王巷于采纳群盲。(意思对即可)

第二问答案示例:

(1)要虚心地向师长、同学征求学习方面的意见。

(2)要虚长、同学提出的学习方面的批评和建议。

(3)在学习过程中要敢于挑战权威,大胆质疑。

(4)要敢于、替干指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言之成理即可)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比较阅读答案11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然后做题。(共l0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毒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日:韩子卢①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圆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③,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④,各死其处。田父⑤见而获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⑥嘧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⑦将休士也。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释]①韩子卢:犬的名字。②东郭逡:兔的名字。③环山者三:绕着山跑了三圈。④罢:同疲,与前面的极和废意思相同。⑤田父:农夫。⑥以顿:以同已;顿:困顿、疲弊。⑦谢:辞谢、辞退。

17.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2)天下之疾犬也( )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2)犬兔俱罢,各死其处。

译文:

19.甲乙两文都是写劝谏的,其劝谏的方法以及效果上有何差异?(4分)

参考答案:

17.(1)确实、的确 (2)快,急速(2分,每个l分)

18.(1)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错并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2)狗和兔子都疲惫到了极点,各自死在那个地方。(4分。每句2分,不要求文字一致,翻译正确,无语病即可)

19.二者使用劝谏方法的相同之处都使用了以事喻理(或借事说理)的方法。不同之处是邹忌以身边事说理,真实可信;淳于髡以故事喻理,生动形象。(2分)齐威王意识到自身问题后欣然纳谏并主动改变自己的做法;齐王因惧怕后果而被动放弃原有打算。(2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比较阅读答案12

(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赵简子出畋①,命郑龙射野人②,“使毋惊吾鸟。”龙曰:“吾先君晋文公伐③卫,不戮④一人;今君一畋,而欲杀良民,是⑤虎狼也。”简子曰:“人畋得兽,我畋得士。故缘木⑥愈高者愈惧,人爵⑦愈贵者愈危,可不慎乎!”

(选自《金楼子·郑龙谏勿伤百姓》)

【注】①畋(tián):打猎。②野人:农夫。③伐:攻打。④戮:杀戮。⑤是:这是。⑥缘木:爬树。⑦爵:爵位。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1)臣之妻私臣 (2)今齐地方千里 (3)王之蔽甚矣 (4)故缘木愈高者愈惧

16.翻译下面句子。(2分)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17.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2分)

18.同样是“谏”,邹忌和郑龙采用了什么不同的方法?(2分)

阅读杜甫的《望岳》,完成19~20题。(4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9.诗歌所描写的泰山之美,是自然造就还是人为美化的?你从哪句看出的? (2分)

20.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所展现的画面。(2分)

15.(4分)(1)偏爱 (2)土地方圆 (3)受蒙蔽(4)因此,所以

16.(2分)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像集市一样。

17.(2分)有邹忌这样敢于进谏、善于进谏的臣民(1分);有齐威王这样知错就改、善于纳谏的国君(1分)。

18.(2分)邹忌用的是曲谏——委婉规劝;郑龙用的是直谏——尖锐批评。(意思对即可)

19.(2分)自然造就 (1分),从“造化钟神秀”可以看出(1分)。

20.(2分)山上云雾缭绕,飘渺有若仙境,心胸为之荡漾,睁大了眼睛,目不转睛,注视着那些归巢的鸟儿。(意思对即可)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比较阅读答案13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郑龙谏勿伤百姓

赵简子①出畋,命郑龙射野人②,“使毋惊吾鸟。”

龙曰:“吾先君晋文公③伐卫④,不戮一人;今君一畋,而欲杀良民,是虎狼也。”

简子曰:“人畋得兽,我畋得士。故缘木愈高者愈惧,人爵愈贵者愈危,可不慎乎!(选自《金楼子》)

【注】①赵简子:即赵鞅。春秋末年晋国正卿。 ②野人:农夫。 ③晋文公:即重耳。春秋时晋国国君。④卫:春秋时的卫国。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黑体的字。(4分)

(1)邹忌修八尺有余( ) (2)王之蔽甚矣( )

(3)赵简子出畋( ) (4)故缘木愈高者愈惧( )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人爵愈贵者愈危。

22、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2分)

23、同样是“谏”,邹忌和郑龙采用了什么不同的方法?(4分)

24、在生活中,你有时也会遇到不切实际的赞美。请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你应当如何正确对待这种赞美?(2分)

参考答案:

20、(1)长,身高(2)受蒙蔽而不明(3)打猎(4)攀援、爬(树) 21、(1)我的妻子认为我比徐公美,是因为偏爱我啊。(2)人的爵位(地位)越高就越危险。22、邹忌劝说齐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齐王善于纳谏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齐王。

23、邹忌用的是曲谏——委婉规劝;郑龙用的是直谏——尖锐批评。

24、面对不切实际的赞美,我们要冷静思考,实事求是。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比较阅读答案14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小题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服衣冠,窥镜(察看)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受蒙蔽)D.能谤讥于市朝(讥讽.)

小题2:下面几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1)时时而间进 (2)肉食者谋之,有何间焉、

B(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1)皆以美于徐公 (2)骈死于槽枥之间

D(1)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2)吾欲之南海

小题3: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

B.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C.本文第三、四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1:

试题分析:D中应是能谤讥于市朝(议论)。

小题2:

试题分析:B中二者都是果真;A:偶尔/参与;C:比/在;D:代词/动词,到、往

小题3:

试题分析:D中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有误,应是通过家事推及到国事,使齐王广开言路,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比较阅读答案15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战国策》一书,是 时期由 (人名)编辑整理的。(1分)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修八尺有余( ) ②孰视之 ( )

③私我也 ( ) ④今齐地方千里 ( )

3.邹忌本不如徐公美,而妻、妾、客皆言其美于徐公。面对众人不切实际的赞美之辞,他为什么能够做到不受迷惑?(2分)

答:

4.文中齐威王的形象虽着墨不多,仅应答过程中的一个善字的语言描写,便使威王的气度、神韵尽现,这一善字表明了什么意思?(2分)

答:

5.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一言不慎便有性命之忧,可见进谏并非易事,而邹忌却能让齐威王欣然纳谏,令人佩服。邹忌的进谏颇有技巧,他是如何向齐威王进谏的?(3分)

答:

参考答案:

1.西汉(或汉)刘向(每空0.5分)

2.①长,这里指身高②通熟仔细③偏爱④方圆(每小题0.5分)

3.略。(围绕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头脑冷静,客观分析问题,善于观察,勇于深思;实事求是;不偏听偏信,能客观冷静地认识自己回答。答出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

4.略。(围绕接受,认同,赞赏,肯定;③意识到纳谏或广开言路的必要;④能认识到兴利除弊的必要;表明改革的决心大回答。答出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

5.示例我: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喻国家大事,以小见大,自己及君,含蓄委婉。启发国君意识到自己受了蒙蔽,从而达到了进谏的目的。(围绕设喻说理;类比推理;设喻;讽喻中任意一点展开回答。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