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教学 > 语文教案 > 阅读答案 > 周海亮《一朵一朵的阳光》阅读答案

周海亮《一朵一朵的阳光》阅读答案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2.98W 次

阅读理解应该针对文章的问题,回答时能用原文整合作答的不用自己的话答,这是一条黄金法则。因为主观阅读题考查的是学生有没有看懂文章,不是对文章的看法,原文是最接近作者写作意图的内容,用原文或者将原文词、句变化调整后作答可以避免出现错误观点。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周海亮《一朵一朵的阳光》阅读答案,欢迎参考。

周海亮《一朵一朵的阳光》阅读答案

一朵一朵的阳光

周海亮

七月的阳光直直地烘烤着男人的头颅,男人如同穿在铁扦子上的垂死的蚂蚱。他穿过一条狭窄的土路,土路的尽头,趴着一座石头和茅草垒成的小屋。男人在小屋前站定,擦一把汗,喘一口气,轻轻叩响铁锈斑斑的门环。少顷,伴随着沉重的“嘎吱”声,一个光光的暗青色脑壳出现在他的面前。

“你找谁?”男孩扶着斑驳的木门,打量着他。

“我经过这里,迷路了。”男人专注地看着男孩,“能不能给我一碗水?”他目送着男孩进屋。然后在门前的树墩坐下。

男孩端来了水。男人把一碗水一饮而尽。那是井水,清冽,甘甜,喝下去,酷热顿消。男人满足地抹抹嘴,问男孩:“只有你一个人吗?你娘呢?”

“她下地了。”男孩说,“她天黑才能回来,回来的路上她会打满一筐猪草;回来后还得做饭,吃完饭她还得喂猪,或者去园子里浇菜……除了睡觉,她一点儿空闲都没有。今天我生病了,我没陪她下地。”

“你生病了吗?”男人关切地问他。

“早晨拉肚子。不过现在好了。”男孩眨眨眼睛说。

“你今年多大?”男人问他,“七岁?”

“你怎么知道我七岁了?”男孩盯着男人。

男人探了探身子,他想摸摸男孩青色的脑壳。男孩机警地跳开,说:“我不认识你。”

“你们怎么不住在村子里了?”男人笑笑,手僵在空中。

“本来是住在村子里的,我爹和别人打架,把人打残,跑了,娘说她在村子里抬不起头,就搬到山上来。娘说他的罪,顶多够判三年,如果他敢承担,现在早就出来了……可是他跑了。”

男孩又给男人一碗水,男人再次喝得精光。燥热顿消,久违的舒适从牙齿直贯脚底。男人将空碗放在树墩上,问男孩:“你和你娘,打算就这样过下去吗?”

男孩仰起头:“娘说,在这里等爹。”

“可是他逃走了。他怕坐牢,逃走了……你们还能等到他吗?”

“不知道。”男孩说,“我和我娘都不知道。可是娘说我们在这里等着,就有希望。如果他真的回来,如果他回来以后连家都没有了,他肯定会继续逃亡。那么,这一辈子,每一天,他都会提心吊胆……”

“就是说你和你娘仍然在乎他?”

“是的。他现在不是我爹,不是娘的男人。”男孩认真地说,“可是如果他回来,我想我和我娘,都会原谅他的。”

男人叹一口气,站起来,似乎要继续赶路。突然他顿住脚步,问男孩:“你们为什么要砍掉门前这些树?”

“因为树挡住了房子。”男孩说,“娘说万一哪一天,你爹知道我们住在这里,突然找回来,站在山腰,却看不到房子,那他心里,会有多失望呐!他会转身就走,再也不会回来吧?娘砍掉这些树,用了整整一个春天……”

男人沉默良久。太阳静静地喷射着火焰,世间的一切仿佛被烤成了灰烬。似乎,有生以来,男人还是头一次如此畅快地接受这样炙热的阳光。

他低下头,问男孩:“我能再喝一碗水吗?”

这一次,他随男孩进到屋里。他站在角落里,看阳光透过窗棂爬上灶台。

“看到了吗?”男孩说,“灶台上,有一朵阳光。”

“一朵?”

“是的,娘这么说的。娘说阳光都是一朵一朵的,聚到一起,抱成团,就连成了片,就有了春天。分开,又变成一朵一朵,就有了冬天。一朵一朵的阳光聚聚合合,就像世上的人们,就像家。”男孩把盛满水的碗递给男人,“娘还说,爬上灶台的这朵阳光,某一天,也会照着爹的脸呢。”

男人喝光第三碗水。他蹲下来,细细打量男孩的脸。男人终于流下一滴泪,为男孩,为男孩的母亲,也为自己。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照片,哽咽着,塞给男孩。他说:“从此以后,你和你娘,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可是你们,至少,还得等我三年。”

照片上,有年轻的男人、年轻的女人,以及年幼的男孩。

男人走出屋子,走进阳光之中。一朵一朵的阳光,抱成了团,连成了片,让男人不想再逃了……

《一朵一朵的阳光》阅读答案

1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4分)

示例一:负罪逃跑(伤人外逃、犯错外逃)的男人(1分)在妻子的宽容善良或亲情(爱、家人、妻儿、妻子)的感召下醒悟(2分),决定自首。(认罪伏法后回家好好生活。)(1分)

示例二:妻子的宽容善良或家人(妻儿)的爱(2分)唤醒了负罪逃跑的男人(丈夫)(1分),男人决定自首。(认罪伏法后回家好好生活。)(1分)。

18. “娘”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小说的内容简要分析。(答两点即可)(6分)

示例:

①勤劳。从早到晚忙农田,忙家务,一点空闲都没有。

②宽容(善良)。原谅丈夫错误行为,撑起家庭,执著等待丈夫回来。

③坚强。丈夫负罪逃跑,面对压力,她没有倒下,独自抚养儿子,撑起家庭。

④乐观。坚信负罪逃跑的丈夫会回来自首(坚信爬上灶台的这朵阳光,有一天,也会照着丈夫的脸。或:坚信家人的亲情能唤起丈夫对家庭的热爱,唤醒丈夫敢于承担罪过的勇气)。

⑤执著。坚持几年等待丈夫回来,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

⑥细心。担心丈夫回家后,因为门前大树遮挡,看不到房子而失望回去,砍了门前树。

⑦爱家(重视亲情):丈夫负罪逃跑后,艰难地撑起家庭,守住家庭,等候丈夫回来。(或:她认为家庭成员就像一朵一朵的阳光,必须抱成团,连成片,不能散开。)(谈到两点即可,每点3分,其中人物评价1分,分析2分,评价与分析必须吻合,不一致则以评价为主。)

19. 请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4分)

①篇末点题,与标题“一朵一朵的阳光”呼应;

②首尾呼应,与文章开头描写阳光呼应;

③点明文章的中心(或篇末点题),亲情的温暖、爱的力量唤醒了负罪逃跑的男人自首;

④通过写景暗示家的团圆、爱的力量让男人鼓起勇气,决定自首。(从结构和内容上各谈一点,每点2分)

阅读题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综合运用了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手法,塑造了一个被亲情感动而幡然醒悟的男子形象。

B.“爬上灶台的这朵阳光,某一天,也会照着爹的脸呢”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思念,也传递了一种信念,“娘”相信丈夫终有一天会堂堂正正地回家。

C.小说情节曲折动人,人物形象丰满感人,语言清新朴实又富有诗情画意,情感自然流露而又深沉蕴藉,结局具有“含泪的微笑”式的艺术魅力。

D.小说中的“三碗水”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清洌、甘甜的井水象征着亲情的滋润,一次次带给男子身心的舒适,消除他心内的烦躁、恐惧与孤独。

E.小说的'人物对话非常重要,男人与男孩的对话将一个女人的辛苦人生和美好心灵展现出来,而环境描写的前后照应也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2)小说题目“一朵一朵的阳光”有什么含义?(6分)

(3)小说在结尾才暗示男人就是男孩儿的父亲,请找出前文相关伏笔。(6分)

(4)小说的主人公是男人,还是未曾露面的“娘”?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1)E3分,B2分,D1分

(2)“一朵一朵的阳光”表面上是指在男孩和他娘眼中阳光是一朵一朵的,(2分)实际上“一朵阳光”象征着一位家庭成员,(2分)只有每一位家庭成员因亲情而聚集在一起,才能组成一个美满的家庭。(2分)

(3)

①对于初见的男孩儿,男人“专注”地看着;

②询问男孩儿是否一人在家时,直接问“你娘呢”;

③一听男孩儿说自己生病了,就“关切”询问;

④问男孩儿年龄时,脱口而出“七岁了吗”;

⑤知道他们原来住村里,所以自然问出“你们怎么不住村子了”。(答出其中一条给2分,答出三条即可给6分)

(4)

参考一:

小说的主人公是男人。(1分)

小说的情节围绕男人的三次喝水而展开,刻画了男人由寻亲到知亲再到认亲这一心路历程,在男子的幡然醒悟中结局。(2分)

小说的环境描写主要为塑造男子的形象而服务,文中多次描写阳光,前几次是以炙热阳光的烘烤来衬托逃跑在外的男子不见天日的艰难生活,结尾处则是为了表现男子领悟亲情、决定自首后心灵的坦荡。(3分)

小说的主题是表现亲情的温暖、爱的力量,而男子的经历和情感的变化最能体现这一主题。(2分)

参考二:

小说的主人公是未曾露面的“娘”。(1分)

小说中“娘”虽然一直没有出现,人物形象却在男孩儿和男人的对话中表现得十分鲜明,她是一个吃苦耐劳、独立坚强、善良宽容、重视亲情、心中有爱的美好女子。(2分)

小说的标题“一朵一朵的阳光”就是娘对亲情最朴实而美好的解释,表现了“娘”如阳光、如花儿的美好心灵。(2分)

小说的主题是表现亲情的温暖和爱的力量,正是“娘”对丈夫错误行为的原谅,对亲情永不放弃的执著,对家庭无怨无悔的付出,才唤醒了一颗怯懦的心,慰藉了一个流浪的灵魂,“娘”是真、善、美的集中表现。(3分)

(无论认同谁是主人公,都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诠释: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与情节的关系、人物对作品主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