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话题 > 其他作文话题 > 家乡作文 > 家乡的滋味作文3篇

家乡的滋味作文3篇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2.02W 次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乡的滋味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家乡的滋味作文3篇

家乡的滋味作文1

我的家乡观念是很淡漠的,祖籍是浙江诸暨,出生在江苏无锡。人说无锡是我的“血地”,但我并不时常称自己是无锡人,倒是常常称自己是诸暨人,原因是诸暨似乎更有一点文气,更有历史感。但是,我对诸暨其实也并没有多少感性的认识。后来到南京读书,曾经刻过一方闲章,“客居金陵”,但老实说,客子之悲是无从谈起的。一是因为那时正是充满梦想的时候,二是当时正有乡音与爱情萦绕于侧,是无暇抒发闲愁的。

一次,读施莱格尔的文字,施氏说,“哲学就是怀着甜美的乡愁寻找家园的冲动。”心中忽有所动,从心理的角度看,人总是求心安的,安心之处也就是自己的家乡了。因此,浪迹天涯,吾心安处是故乡,似乎理固宜然。因此,也就并不在乎“乡关何处”的问题。那一段时间特别在乎心灵的平安,觉得“形而下”的家乡是无所谓的,“形而上”的家乡才顶顶重要。于是整天读书做梦——现在想来那段日子是多么的悠闲啊,尽是些阳光与绿草的影子。后来就忙着在功名堆里折腾,虽然时常谈起“寻找家园的冲动”,但是也不过是说说而已,并没有特别刻骨铭心的感觉。世事如棋,未可逆料,到现在我连谋功名的意思都没有了,更不必说那种虚无缥缈的“冲动”了,才真正感到一种轮回的悲哀。这时才发现自己内心深处是那么在乎“形而下”的家乡。常常想起有浣纱溪流过家门的祖居,也常常想起斜阳下深巷中斑驳的老屋。我的祖屋在著名的浣纱溪旁,对岸就是西施的浣纱台,暮色中,总有几只乌篷船懒懒散散地系在屋前的柳树下,渔人在船上吃老酒,瓦灶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村子里都是赶鸡驱猪的罗罗声与凿凿声,还有秸秆烧火的好闻的焦味。整个村子都不说话,似乎有一种生活的默契。还有我无锡的老屋,对面洋房的阴影使我家一到黄昏屋子里总是很幽暗,老人在灶前烧菜,我总是拨开窗棂上的明瓦看对面屋顶的瓦菲。

斜阳,黄昏。或许与千年前的诗人有一种冥冥间的契合,否则,为何我所有关于家乡的思绪都是与黄昏、斜阳联系在一起呢?唉,“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我记得在一次航班上,坐在我邻座的是个日本人。飞机平稳地飞行在黄昏的天空中,太阳就在我们的西侧,阳光似乎是平行地照射过来,机舱中有一种特殊的静谧。这时一声轻叹从我的身边升起,我看见那个日本人轻轻阖上书,向舷舱外望去,神情怅怅的。他大概想家了,是东京的街灯、京都的晚唱还是箱根的渔火,他想家了——黄昏就那样催动故园之思吗?

很偶然,读到了叶圣陶先生的文章《藕与莼菜》,又偏偏是谈故乡的。“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起这么浓的思绪?再一思索,实在很浅显:因为在家乡有所恋,而所恋又只有家乡有,便萦着系着不能离舍了。”我萦着系着的又是什么呢?

现在我正在另一个城市里,我想着现在无锡的街道上正发生着什么,我的妻子和儿子正在忙什么,我的父母正在想什么,而我的朋友们是否会在忙碌之余想起我,甚至还会想到我窗前的草坪是否被落叶覆盖了:其实家乡就是一种表情、一份牵挂、一道风景、一点心绪。家乡就如张爱玲所说的“胸口那一点朱砂痣”。

我喜欢闻秸秆烧出的滋味,那是黄昏的滋味,那是家乡的`滋味。

家乡的滋味作文2

别人的家乡,是充满炊烟、泥土的味道,而我的家乡,弥漫着各种小吃,暖暖的人情,古色古香的民俗、建筑的味道,我所眷恋的味道。

家乡的小吃令我回味无穷。小的时候,爷爷载我回家,总会冒出一份惊喜。这味道是我所熟悉的——“猪肠胀糯米”。喷香的糯米,爆炒过的香菇,无一不在挑逗着我舌尖上的味蕾。吃了一次便上瘾,怎么吃都吃不腻。还有一种小吃,虽然外形简陋,但制作工序复杂,味道却是非常好的——咸水粿。这个小吃,外形如同一个小碗,里面盛着少许萝卜干,小巧玲珑,美味可口。每天家乡的小吃味道都萦绕着我,我眷恋这种味道。

家乡的人情味令我铭记在心。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午休,铃声响后,我刚刚睡醒,准备回到班里,但因为双腿有一段时间没有动过,所以有些麻痹,迷迷糊糊的我刚一迈出脚,整个人就摔倒了下去,旁边的学姐刚走出座位没几步,看见我摔倒了,便走过来扶我,说:“你没事儿吧?”我笑着站了起来,跟她道谢。还有一次,我顶着寒风站在马路边等朋友,冷风刮得我生疼,手和脸都刮红了,就像一只烤熟的鸭子。突然一个阿伯从他的小店里走了出来,手捧着一碗冒着热气的鸡汤,和蔼地对我说:“孩子,这么冷的天,怎么不多穿几件?冷死了吧?我刚刚煮了一锅鸡汤,看你冷成这样,来,喝口鸡汤暖暖身子吧。”我非常是感激,跟他道谢后,接过这碗陌生人给的鸡汤。鸡汤入口后,我的身子也渐渐暖和了过来,心也跟着暖了起来。这种素未谋面的好心人,让我感激,也让我体会到家乡人暖暖的人情味。我眷恋这种味道。

家乡的古建筑的味道令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老市区的一些建筑还保留了当时清朝的风格。暗红色的土砖,深灰色的瓦片,古朴的大厅,撑着房顶的柱子,这里的一砖一瓦,蕴含着家乡人的智慧和结晶。这些建筑弥漫着历史的味道,文人的气息。我眷恋这种味道。

家乡的味道独一无二,它或许有些跟不上时代的进步,变得有些不讨喜,但它沉淀着浓浓的乡土味,令我沉醉。我喜欢这种味道,这便是家乡的味道。

家乡的滋味作文3

家乡,是一种情怀;家乡的味道,值得一生细细品尝。——题记

“开饭啰!”随着妈妈一声响亮的吆喝,咱们立即围坐在了餐桌旁。瞧着一桌热气腾腾、色香俱佳的菜肴,我馋得直流口水,可没等我动筷,我亲爱的老妈早就吃开了,还一个劲地夸着:“好吃,好吃,家乡的味道……”

被妈妈一说,我才注意到,今天的一桌菜比较特别,毛笋烧肉、油焖笋、马兰头、青菜、番茄炒蛋……非常普通,但是却不平常。原来,这些菜都是早上咱们从山里的外公家带来的。鲜嫩的竹笋和毛笋是早上外公刚从山上挖来的,青菜和马兰头摘来时还带着早上的露珠碧绿碧绿,鸭蛋是外婆刚从鸭棚里捡起的……怪不得妈妈吃得那么迫不及待,原来这些菜里真的有家乡的味道!

说起这些家乡菜,最先想起的是外公家门前的小菜园,不管什么时候去,那里总是一片生机勃勃,青菜、卷心菜、黄瓜、玉米、辣椒等,时令蔬菜应有尽有。对我来说,这片菜园还是我的乐园,每次去,我和弟弟总喜欢拿个小锄头,挖挖这里,撬撬那边,浇水、捣泥浆……玩得尽兴,玩得不知疲倦。我还在这片菜园闹出非常多笑话呢?每次回家,阿姨总喜欢围着菜园子出些问题考考我和住在城里的弟弟,“这是什么菜?”顺着阿姨手指的方向,我仔细地分辨着这一丛既像菜又像草的植物,琢磨了好半天才说:“这不就是青菜嘛!和别的青菜有区别吗?”“怎么没区别?”阿姨说,“你再仔细看看它的叶子?”我蹲下身子一比较,确实有不同,我只得瞎猜:“菠菜!”哈哈,阿姨笑开了。“不是菠菜,是苋菜。”“那是什么?”阿姨又问开了。“嗯,辣椒!”我回答道。“小笨蛋,辣椒分明长在枝上,怎么会爬在地上……”几个回合,对于没有生活经验的我完全战败,反而逗得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全家捂着肚子笑个不停,也就是在这一次次笑声中我慢慢认识了菜园子的各种蔬菜,也更加喜欢这个菜园子里的味道。

妈妈和我从小生长在那里,特别地喜欢家乡的菜。只要是家里带来的菜,一向爱挑食的妈妈和我饭都会多吃一碗,咱们也特别喜欢那一方水土给予咱们的馈赠:一盆子笋里有我童年在竹林间的嬉戏的身影;青菜和马兰头上有我仔细观察停留在上面的眼神……

那里是我的家乡,有我的思念,还有那浓的化不开的家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