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话题 > 其他作文话题 > 劳动作文 > 精选描写劳动的作文三篇

精选描写劳动的作文三篇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1.42W 次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描写劳动的作文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选描写劳动的作文三篇

描写劳动的作文 篇1

星期五的晚上,爸爸妈妈有急事要外出,吃好晚饭,妈妈就把洗碗的任务分配给我了。我想:这真是个好机会,正好可以锻炼一下自己。

我打开了水龙头,拿起洗碗布,捧起一只碗,准备用洗碗布把先碗的内部洗干净。“哇……”,我发出了惨烈地叫声,自来水简直和冰块一样冷!看来我必须得速战速决。我飞快地把碗内部洗擦干净,接着用洗碗布擦洗碗的边缘,然后将碗翻转擦洗底部。

我按着这三个步骤,把所有的碗、盘子都洗了个澡。接下来该洗勺子了。我用洗碗布把勺子的前端、后端都仔细地进行了擦洗,洗勺子还是比较简单的。最后,我把一把筷子聚拢在两个手掌中心,反复进行搓擦,哈哈,筷子也被我洗得像新的一样。接着我再用擦碗布将碗、盘、勺子擦干,放入橱柜。OK,任务完成了!

俗话说的好:劳动最光荣!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延续之本,没有人类劳动

就没有吃的,没有穿的。劳动的快乐如石榴的果实,红红的,密密的,就像一个小孩子露出牙齿在开心的笑!劳动真是件快乐的事!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感受过不同的滋味,高兴的滋味,难过的滋味,学习的滋味……而是我感受最深的滋味就是劳动的滋味,。我是怎么感受到这个滋味的呢?那就请你接着往下看吧!

终于刷完了地,可是我已进我的房间,啊我惊呆了!好乱呀!平时不打扫不觉得,可现在“唉——”我叹了一口气。我想起了妈妈,她每天都要做,还累一些!

晚上,我坐在电脑旁,吃着KFC我不禁想起来劳动的滋味。是咸的?汗水的味道。是香的?KFC的味道。还是苦的?妈妈每天做家务,心里的味道。请大家帮我想一想吧!

描写劳动的作文 篇2

夏日的烈阳高高地悬挂在略偏西的天空中,从亿万千米的宇宙中照射到城市的漆黑马路上,隐隐约约散发出烤焦的味道。

而道路的右边,是一栋尚未竣工的楼房,几百米长的钢筋铁板与几块标有“施工重地,闲人免进!”的牌子在这一刻把世界划分为两个部分。

但透过那扇锈迹斑斑的大门还是能把里面的世界看个一清二楚,那一群身着工作服、头戴安全帽的农名工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的刺眼,特别是靠近铁门的那一位,他因为有着黝黑的、发亮的皮肤而更显清晰。

他站在斗车雨砖头之间,马不停蹄地往斗车里面码砖,目光坚定地望着身旁堆积如山的砖块,转过身拿起又转身放下,周而复始,周而复始……汗水如雨般挥洒在他前方的他一方土地上,刚一落地又瞬间化为虚无。

终于……但其实也没过多久,也许八分钟,也许十分钟。他的车里终于堆满了如山的砖头,最上面的那一块甚至有摇摇欲坠之感。

他转过身来,绕过车位到达车前,双手紧握斗车的推手,使劲往上一提,发出“嘿”的一声,车的两只脚终于艰难的离地。他用尽全力,脚使劲地向后蹬,在一层层尘土飞扬中缓缓地推动了斗车向前驶去。而他的手竟好像长长了一般,揉揉眼却发现那不是错觉。

他如抬千斤般缓缓前行,尽力避免一切有可能使车波动的物体,但不幸的是还是发生了……

当他正走过工地里的一块小坡时,一块被遗忘在路中间的小石子使车猛地偏了一下,而车上最顶端的那块砖也随着他“哎呀”的一声坠落。但更不幸的是,那块砖落得不偏不倚,正是他落脚的地方。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痛得弯下了腰,甚至连眼泪也开始在眼眶里打晃。从脚上而至的疼痛经过他的神经传达到大脑、再由大脑流至心脏,引起全身的抽搐。

但他的手始终不敢也不能放开车的推手,一分钟、两分钟……他终于有笔直地站起来,用脚使劲地蹬、努力地蹬上坡顶,五指紧紧地抓住推手,关节作响,手指发白,脚一左一右地前进,却是明显的不协调。

过会儿,他又走到了这坡上,但这次是下坡。他静静地捡起砸了他的脚的那块砖,一跛一跛地按着原路返回,满脸是隐忍的`痛。

他再一次站在砖堆的旁边,没有抱怨,没有愤恨。他面朝蓝天,任汗水肆意流淌,衣服湿透了贴在身上也不觉得难受,甚至连或许已经压扁了的脚趾头都忘了。他面带微笑,仿佛看见了老家枣树下妻儿老母幸福的笑。

描写劳动的作文 篇3

走进深处的小巷,一缕阳光透射出来,前面,就有一个小小的裁缝店,缝起了大家之间的友谊,缝起了一件件手中的“艺术品”。

“缝衣服了!缝衣服了......”一个五六十岁的奶奶用嘶哑的声音吆喝着,眼镜的镜片在太阳的照耀下闪着彩色的光,她已是两鬓斑白,用笑容迎接着每一位客人,她衣衫褴褛,头发凌乱,眉毛自然舒展开。

一位叔叔走了进去,将已经折叠着的衣服平摊在桌子上,那位老奶奶笑着坐在了椅子上,开始了自己的缝补衣服。她倒举着那根针,顺手拿出一根线,将线头搓了搓,搓细后,小心翼翼地插入了针洞里,另一只手捏住了插进来的线,往后扯,用两只手打了一个结,固定在针眼中,老奶奶用手挠了挠眼睛,又聚精会神地缝了起来。

老奶奶又悠然地用针尖慢慢地穿过,“破泪”,把线给引了进出来,又继续捏着针,往后又重新调了个头,穿梭在衣服“破铜中”。

她掐着的地方非常好,正好缝合在破洞之间,那精湛的手法,就不像在缝衣服,像缝着一件“艺术品”,也缝着这地方的人们对她的信任。最后,她又将针眼中的线一剪,大功告成!

台灯,照在她那认真、紧绷的脸上,闪出一道亮光,她笑了起来,洁白的牙齿露了出来,她又将衣服甩了出来,看看还有什么没缝好的地方,检查一番后,又将衣服折起来,衣服就焕然一新了,背后的老奶奶头上流下了劳动的汗水,欣慰地笑了笑,接着长叹一口气,示意衣服已经缝好,客人可以走了。

她就是这样一个朴素的人,默默无闻。

接着,又有客人来了,她擦干了脸上的汗珠,又干活起来。

又看见一道弧线划在空中,又听见线剪掉的声音,又看见一个个“艺术品”展现在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