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话题 > 哲理作文 > 修养作文 > 修养的文章推荐:这才是真正的修养

修养的文章推荐:这才是真正的修养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1.69W 次

修养是一种素质的体现,我们要有修养需要通过自身的行为来具体实际地表现。小编整理了相关的作文范文,快来看看吧。

  【这才是真正的修养】

台湾作家李敖,曾经讲到他的老师殷海光。有一次,殷海光正在家里吃饭,忽然想到某个政敌的种种行径,不由得怒火万丈,气得连饭都吃不下。殷海光是自由斗士,见到不平事,就气不打一处来,后来不幸得胃癌去世了。诱发胃癌的原因很多,心情郁闷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殷海光只活到49岁,而使他天天生气的政敌,却活到了89岁。殷海光没有打倒敌人,先把自己打倒了,他输了,输在生气。

李敖从中得到的教训是:“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任何事情,我都不生气,我跟你逗着玩,我赢你,活过你。现在我成功了,我赢了!”

不过李敖“不生气”的境界显然比不上他的宿敌余光中。号称不生气的他,常常在各种场合痛骂曾经的朋友余光中,蒋经国死了之后,余光中为他写了一首诗《送别》。李敖骂余光中“马屁诗人”,还给余光中的这首诗做了“补充”:

“悲哀的马屁,臭臭的马屁,为你而拍,

悲哀的新诗,无耻的新诗,为你而写,

亲爱的朋友,辛苦的领袖,慢慢地走,

快了我跟不上,因为我是你的狗。”

有人就去问余光中:李敖天天找你茬,你从不回应,这是为什么?余沉吟片刻答:“天天骂我,说明他生活不能没有我;而我不搭理,证明我的生活可以没有他。”——你看,不仅不生气,还能幽默对待。

面对别人的指责,不要轻易动怒,这既是做人的修养,也是高明的处世智慧。

佛陀在世的时候,外出传扬佛法时,常常被别人侮辱谩骂。每当此时,佛陀从不生气,总是默然不语。直到对方骂完,他才心平气和地问道:“你送礼物给别人,如果别人不接受,那该怎么办?”对方答道:“既然人家不要,我当然要拿回来。”佛陀说:“同样的道理,现在你对我恶语相向,但我也不接受你的恶意,刚才你说的这些恶毒的话,自然都要拿回去,不等于是骂了你自己吗?”

生活中,总会有人对你说三道四,总会有人对你指手画脚。学会不在意,约束好自己,把该做的事做好,把该走的路走好,你就没空生气了!

古时候,有一个叫爱地巴的人,他一生气就跑回家去,然后绕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后来,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多,而一生气时,他仍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哪怕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孙子问:“阿公!你生气时就绕着房子和土地跑,这里面有什么秘密?”

爱地巴对孙子说:“年轻时,一和人吵架、争论、生气时,我就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我边跑边想——自己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少,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跟别人生气呢?一想到这里,我的气就消了,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工作和学习了。”

孙子又问;“阿公!成了富人后,您为什么还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呢?”

爱地巴笑着说:“边跑我就边想啊——我房子这么大,土地这么多,又何必和人计较呢?一想到这里我的气也就消了。”

把用来生气的时间去做有意义的事,充实自己的事,强大自己的事,回头再看,都是小事!

  【随和是一种素质和修养】

很久以来,总是在思考,什么是随和?

为人不斤斤计较,为人和蔼;还有人说,随和其实就是傻,就是老好人,就是没有原则。那么,随和到底是什么?

随和,是一种素质,一种文化,一种心态。随和是淡泊名利时的超然,是曾经沧海后的井然,是狂风暴雨中的坦然。

人要善于随和。即便原则问题,也要平等地和人家交换意见,不闹意气,不存成见,切莫居高临下,杀气腾腾地采取压制人家的态度,那是自己水平不高的表现,很难达到目的,还损害自身形象。

要随和,就得克服“以我为中心”的思想。如果你的见识主张和能力比别人强,人际关系好,人家就可能会尊重你.如果自己不具备这些条件,又要搞“以我为中心”。既不能满足你的欲望,又有可能毁掉你自己。斤斤计较自己的名誉,地位,什么都要比人家的好,情绪又烦躁,对自己身体必定伤害较大,会容易衰老。要人家尊重你,关键是自己要尊重人家。

做到随和的人,必定是高瞻远瞩的人,宽宏大度的人,豁达潇洒的人。而胸怀狭窄的人,做不到这点。“难得糊涂”就妙在其中。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只有随和的人,才能发现周围的真善美,才可以真正享受生活赐予我们的快乐。在随和中,我们可以拥有宽广的胸怀、高瞻远瞩的目光和无以伦比的智慧。

但随和决不是没有原则。随和的人,首先是聪明的人,他以睿智的目光洞察了世界;随和的人,是谦虚的人,他始终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随和的人,是宽宏大量的人,在人与人之间发生摩擦时,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他能够以谦和的态度对待对方;随和的人,是没有贪欲的人,他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世俗欲望……

我们如何才能做到“随和待人,随和处世”呢?

随和需要有良好的自身修养。要善于和有不同意见的人沟通,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感恩;要真诚地赞赏别人,夸奖别人;要不吝啬自己的微笑。

随和需要有淡泊名利的心境。“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随和需要与人为善的品质。“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为恶小而为之”是做人的准则。善良作为人们最美好的品质永远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一个与人为善,从善如流的人总是受到人们的称赞和尊重。对周围需要帮助的人,伸出热情的双手给他一份力量;面对他人过错,善意地给予诠释和谅解……与人为善,善待他人,我们就会多一份坦然,增一份愉悦,添一份好心情。如此说来,善待他人不正是善待自己吗?

品味随和的人会成为智者;享受随和的人会成为慧者;拥有随和的人就拥有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善于随和的人,方能悟到随和的真谛。

真正做到为人随和,确实得经过一番历练,经过一番自律,经过一番升华。

为人随和一点,我们会感受到生活更加美好!

  【修修养养】

修养之于心地犹如食物之于身体。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

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身,外正其容。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增强生活能力。修养是对自己的良心有一个交代,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人不可以不修身,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修养是使人气度深刻完美高雅的“营养液”,是使人内涵丰富成熟睿智的“聪慧泉”,是使人左右逢源风光无限的“高速路”。

良好的修养乃是立身之本,其决定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失败。修养心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用一生去琢磨。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修养是个人魅力的基础,其他一切吸引人的长处均来源于此。缺乏良好教养的人,无法明白朴素和自然标志着最真实的高贵。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增强生活能力。修养不是说人不会发脾气,而是说不会轻易的发脾气。不会发脾气的人不一定是有修养,动不动就发脾气的人则是缺乏修养的人。

修养的目标涵盖较广,大而言之,包括怎样做一个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者。小而言之,包括怎么做一个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的合格公民,等等。

人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修养是点滴的功夫,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修养是整个的,全面的'。不仅在于音乐,特别在于做人,不是狭义的做人,而是包括对世界、对政局的看法与态度。住世一日,则做一日好人;居官一日,则做一日好事。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退出人海做一个旁观者,会使你懂得一些别人所来不及发现的道理。鲜艳的花儿在寂静中开过去了,成功的果子便要在光明里结实。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修身以不护短为第一长进。人能不护短,则长进者至矣。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一个在人生中欲有所成的人,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否则,他不是毁在鲜花中,便是毁在流言中。凡建立功业,以立品为始基。从来有学问而能担当大事业者,无不先从品行上立定脚跟。

修养之所以重要,其中一点,是因为良好的修养可以帮助我们减少人际关系中的紧张与摩擦。难道非要把生命耗费在人际摩擦中吗?

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坚持修养,陶冶情操,使自己永远在一种美好的心境中,兴趣盎然的品味生活。

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身,外正其容。修其本而末自应,谗贱货,所以修身。修养需要人们保持精神纯洁,给精神增添光彩,不是靠小心避免污染,而是鼓励人们在尘土和狂热中,顽强地表达内心世界。

如果你珍爱生命,请修养自己的心灵。人总有一天会走到生命的终点,金钱散尽,一切都如过眼云烟,只有精神长存世间,所以人生追求的应该是一种境界。

成为真正有修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快乐地走完自己的生命历程,我们真的应该认真修炼自己的心智。用一颗精致的素心看待生命中的来来去去。

以修养对待修养,这不是真正的修养,以修养对待无修养才是真正的修养。修养,必得历事。修养的形成既须要经历世事沧桑的历练,又需要在长期复杂的环境中持之以恒地按着一定的目的接受教育和训练。

为了能够成为强者智者胜者,我们要不断地刻意锻造、培养和完善自己,成为一个有良好修养的人。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有修养的人多快乐,甚至别人觉得是牺牲和痛苦的事他也会感到满意、快乐,他的心随时都在欢跃,他有说不尽的欢乐。修养常常与个人的文化水平有关,有文化气息的人,在言谈举止之间,自然地流露出一种高雅,一种文质彬彬的气质。

如同粗糙的果皮可以包裹最甜蜜的水果一样,丑陋的外表往往掩盖着善良和诚挚的本性。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爬下去反咬它一口吗?

一个人只要有耐心进行文化方面的修养,就绝不至于蛮横得不可教化。文化修养的目的在于增强和提高鉴赏那些最高尚、最深奥的事物的真和美的能力。

修养,必先历事。不经历事情的修养,当事情发生的时候,人或许能够保持外表的平静,却无法保持内心的平静。历过事的修养,当事情发生的时候,人则可以保持内心的平静,外表自然也是平静的。

一个有修养的人,是一个乐于交往的人,与这样的人交往,不论是谈古论今,或是只谈谈家常琐事,都会使人生快乐。在这样的交往中,你会发现时间过得很快。反之,如果和一个毫无修养的人交往,则会感觉如坐针毡,时间过得太慢,分分秒秒都是一种折磨。

欣赏艺术美,需要知识修养;领略自然美,同样需要知识修养。修养越深,展现在你眼前的美的疆域就越广阔,你获得的美感也越丰富。

审视考虑是否清楚,听闻考虑是否明白,脸色考虑是否温和,容貌考虑是否恭敬,说话考虑是否忠实,做事考虑是否认真,疑事考虑是否该问,发怒考虑是否有顾虑,看到所得的考虑是否合乎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