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 > 字数作文 > 800字作文 > 关于年味变淡的作文(精选6篇)

关于年味变淡的作文(精选6篇)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1.15W 次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年味变淡的作文(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年味变淡的作文(精选6篇)

年味变淡的作文1

新年就要来了。

和往常一样,街上的人多了,道路也变得拥挤了,在花草苏醒之前,中国人的春节到了。整个城市变得急匆匆的,着急的人不停张望,快乐的人追逐打闹。年味不再那么传统,染上了几分现代化的气息。我不喜欢一片噪声的春节,不喜欢群魔乱舞的垃圾堆。所幸的是,人还是没变,仅仅有点沉默。

眼下的人们,总缺了些什么。以往的贴窗花,领压岁钱等一些快乐的活动,显得那么微不足道,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就把精神文化给忽略了,过年的程序删减了一道又一道,过年的氛围也少了一层又一层。这恐怕是许多人过年时的感觉。不必说有着传统过年记忆的老人们,才上小学的小弟,都一脸怅然地说,过年就剩了放鞭炮这件快乐的事。看来,年味儿还真是淡了。

烟花冲向天空,以一种绚烂的姿态独自爆炸开来,很少有人会抬头,很少有人会欣赏。不像是以前,说个话都要扯着嗓门来说,一家人像是吵架一样兴高采烈地谈天说地,别提有多开心。有人说现在这样也好,减少空气污染,清净。可是这闹腾腾的炮竹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家的沉默。糖果,新衣服早已习惯,最受人追捧的,那一定是“电子移动设备”了吧?全家老小,低着头,时不时发出一声傻笑,这样的传统文化真的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其实不然,过年是生活本身的结晶,年味儿同样如此,重要的是用心去品味。过年是一种休憩。忙碌地走了一年,需要暂时歇息一下,到了春再走。过年是一种企盼。时代在不断变化,传统的节日逐渐与现实格格不入,难道是时间带走了这份浓浓的年味?当年货更加充足的时候,我们更需要文化层面的年、民俗意义的年。

过年也是一种文化,在如今这种精神文化短缺的时候,或许,追求民俗,一家人围在一个大火炉前讲讲各自的故事,参加参加各地的风俗活动,也能找到一些年的感觉……我思索着,那份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氛围何时能重新出现呢,那份我怀念的年味儿,那种中国人特殊的精神文化。

年味不应该淡下去,多出去走走转转,帮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用心体会。今年也会是充实美满的。

年味变淡的作文2

大年三十一早,大家就忙着贴春联,红红火火的春联一上墙,年的味道就来了。这是要过大年了,大人们一年忙到尾,终于可以一家团聚在一起,真好!

午后,我便跑到厨房和阿姨做年夜饭。看着那些新鲜的鸡、鸭、鱼、肉,分门别类地洗净、切块,再想想把它们放锅里做好的样子,我似乎都闻到了那诱人的香味,真是让人流口水。若是这一盘盘的美味佳肴上了桌,家人们一定会非常喜欢。这么想着,我在厨房里帮着阿姨忙活开了,洗菜、削皮、准备碗筷……

忙了一个下午,一直待在厨房的我早已累得大汗淋漓,人无力地躺在沙发上,心里想着:哈,我忙了一个下午做的菜,肯定不会差!到时大家若是尝了,一定也会竖起大拇指夸赞我,这样我也算没白忙活。我越想越开心,沾沾自喜了起来。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大家都忙完了各自的工作陆续回家来了。“吃年夜饭啦!吃年夜饭啦!”我和阿姨热情地招呼家人们坐了下来。可来到餐桌,看见满满一桌佳肴的大家,却并没有什么表情,而是——各自拿起了手机,打开了微信。

“正在家吃饭,年底忙不过来。过年让员工放假了,一个星期后开工。”

“亲爱的们,我回来了,忙了个下午真累!”

“同志们、同志们,都还好吗?”

“大家新年快乐。”

“来,发个朋友圈。”

……

大家都兴致勃勃地对冰冷的手机说话。眼前的菜,他们一口也没动,眼前的人,他们似乎看不见,就连外婆也拿着手机聊得不亦乐乎。我一点儿也没吃,就已经气饱了,一个人郁闷地走了出去。

街很暗,只有几只路灯在一闪一闪地发出微弱的光。偶尔走过几个路人,也都是“低头一族”。在这昏暗的街头,只有两个小孩在玩烟花,烟花的光亮也丝毫没能带来年的温暖。唉,越来越没有过年的味道了,除夕夜的街道上,吸引眼球的应该是烟花发出的光,而不是手机屏幕的光呀!

为什么如今的年味变得如此清冷呢?为什么过年不是家人陪在身边,而是那冰冷的手机呢。这让我有点害怕过年,多希望大家可以放下手机,用心地陪家人过一个好年啊!

年味变淡的作文3

春节期间,无聊的我打开中国国家博物馆网站,看着那一幅幅精美的描写古时人们过节时的情景,再看看今时有些不免的悲伤。

杭州西湖边的苏式建筑里,人们忙着贴对联,大街上张灯结彩,人们都在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小孩们便是换上了新年的新衣拿着一根香烛,在点小鞭炮玩。大人们则是看着小孩子笑嘻嘻的,大人们也就高兴了。随着鞭炮的升空,过年也到了高潮。

幻想着的我呆望着窗外,今年衡阳市中心严禁鞭炮,第一次感到过年格外的冷清,因为寒冷虽然生机蛰伏,立春后便会日渐温暖,但窗外依旧生意隐然,人的感觉首先都是随着视听触而来的,从小到大那股习惯的力量便成了一种执着和情感。如果窗外传来一阵鞭炮声,大概就不会感觉如此。

今年的年夜饭提早了,往常,年饭时就有人在外面放鞭炮,可是今年,外面却显得格外冷清。口里的饭,嚼着嚼着,便觉得年味的味道有些变了。不知是不是被外面的气氛感染了似的,家中的年饭没有一个人说话,人们只是顾着看自己的手机,不时的就发出惊叹的声音,我静下心来回想着那一幅画,人们从四面八方来的这里,不就是为了吃一顿团圆饭吗?团圆饭上面人们不一起聊聊今年的收获和明年的憧憬吗?也许是外面的气氛所带动的。

年夜饭过后,叔叔伯伯们围在一起打牌。我们只在电视前看春晚,也不免抱怨春晚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好看了。每个人都盯着手机,隔一会就传了一阵抢红包的声音,抢到红包还要大声炫耀一下,外面的宁静衬我们家格外的热闹,这种气氛很好,但是我觉得我们失去了一些固有的东西,而那些东西也正是最宝贵的。我独自一人下楼走走,路上空无一人,鞭炮屑子早已不复存在。路上空空的而我的心更空。我坐在小区的石凳上,直到12点也就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天……

我们不应该在现实生活中丧失传统,或许跟上现实潮流才是正确的选择。我不知道现实潮流是什么?我们只知道要继承传统,不能让年的味道慢慢的在时间的推移中散退了。

我很失望,年的味道渐渐都改变了,而没有变的只是人的心。

年味变淡的作文4

年味……

那似乎是一个很熟悉很熟悉的词汇了。每年春节,总会听人提起它。我停下手中在剥的瓜子,抬起头,问姥姥:“姥姥,年味……是什么?”

姥姥躺在院子里的老人椅上,微眯着那双昏黄的眼睛,扶了一把用了好多年的金丝老花眼镜,似乎极力在看清什么。她苍老而布满褶皱的脸上,开始一圈一圈地荡漾出幸福,唇角带着一抹笑意:“年味啊……那是过年的时候,合家团聚的幸福气氛……”

过年的气氛……

我不懂。过年似乎没什么好玩的。只是在大人的极力鼓动下,才勉强扯着笑。说到过年,似乎唯一令人期待的,只剩下压岁钱和寒假。

姥姥似乎看清了什么,脸上洋溢的幸福逐渐淡去,唇角的弧度被压了下去:“和你们这些小孩子说了也不懂,毕竟,你们从未体会过那种感受……你们现在天天都有鱼有肉,水果、零食,超市里也天天都是应有尽有。”

我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了。我问:“姥姥,那你们以前的年味……是什么样子的啊?”

姥姥又笑了起来:“以前啊……那可有意思了。你姥爷会从外地赶回来,然后带好多好多的稀奇玩意儿。我嘛,就会以前给他和你的姨妈、妈妈,做好看的大红新衣裳。我们全村人会一起杀猪祭祖,攒了一年的钱就去买一些年货。平日里吃不到的干果、蜜饯,就会在大年夜那天摆上餐桌。后来啊,生活好一点儿了,我们还会放烟花,还会一起剪窗花、写春联。你姥爷的字写得可好了,挂在门上特有面子。”

我没说话,不忍心打断一个老太太的回忆。她的回忆,是那么的美好。

“也不记得是从哪一年起了,买了电视机,也开始有了春晚。我们就一起看。”姥姥笑了。她似乎变得年轻了,周围似乎围绕着亲人,他们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

“而现在……”她欲言又止,没再说下去。

没有人看春晚了,也开始有人春节加班而不回家了。团圆?那依旧是一个不可能的期望。没人再拜年了,只不过是一句不含感情“新年快乐”就草草了事了。干果、蜜饯也开始天天有了,鱼、肉似乎每天都摆在餐桌上。每天垃圾桶里总会有很多的食物残渣,倒它们的人连眉头也不皱一下。年味?于今天而言,真的是一个很遥远的名词。

今年的年味……

我想,我会努力让它变浓的。

年味变淡的作文5

恐怕是许多人过新年时的感觉。不必说有着传统过新年记忆的老人们,连才上小学的小表弟,都一脸无聊地说,过新年就剩了两件事有意思,放鞭炮与压岁钱。看来,年味儿还真是淡了。

有人说,过新年最大的主题是团圆,这话没错。新年期间,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个团圆饭,喝杯团圆酒,谈谈工作的事情,聊聊生活的烦恼,体会着家的温馨,亲情的温暖,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但新年毕竟是新年,如果仅此而已的话,与一般的节假日也就没啥区别了。过新年,要过出年味儿来才好。

年是一种民俗,一种文化,它是几千年民族文化传统的积淀。外公说,以前过新年,那可是有一整套的习俗,一进腊月,各家就开始忙活起来,初八吃腊八粥,二十三过小年,准备果品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二十四扫尘日,全家大扫除,还要在床脚点灯,驱鬼辟邪。年三十,讲究就了,贴门神,贴年画,贴窗花,祭祖宗,祭天地,祭神灵,一直到正月十五过完元宵节,闹完花灯,年才算过完。

眼下的生活,那些传统习俗似乎已经成了遥远的回忆,带点年味儿的活动似乎只剩下了贴个春联,放放鞭炮,看看春晚,真正的年味儿好像只有跟着旅游团到遥远封闭的乡村才能看得到。

过新年是一种文化,年味儿需要载体。当以前只有在过新年才能吃到的年货现在每天在超市里都堆积如山的时候,我们更需要文化层面的年、民俗意义的年。

迎来送往、喝酒聚会的间隙,可以去听听家乡戏,看看大秧歌;兴之所至,也可以拿出毛笔来试着写几副春联,跟老人们学学剪纸,或者什么都不做,只是坐在火炉旁听外公讲“过去的故事”,你也可以感觉到年味儿正一点点地从老人脸上的皱纹里,从噼啪作响的灶火中渗透出来,洋溢在你的周围——那就是过新年的感觉。

年味变淡的作文6

记忆中,每逢过年,楼道里,总是弥漫着鱼的腥味;小巷中,活跃着孩子们放鞭炮的身影,浓烈的火药味被风吹送得很远很远;大街上,充斥着买年货、挑新衣的人,寒冬腊月,却时时能见到心急的人敞开衣服,全身汗气蒸腾……

年味在空气中氤氲着,翻腾着,最后变成浓稠的家的味道。

可是,如今这年味如同一杯香醇可口的咖啡被清水一点一点稀释了,味道越来越淡。记得小时侯,伯伯总会从杭州回来,和我一起撒下大把大把的发着荧光的彩虹糖,一起看那绚丽的烟火在夜幕中怒放。姑姑也会从上海带回许多让我口馋的零食,满足我的口福。到了吃年夜饭的时候,全家人围坐在大圆桌边,面对久违的亲人,举杯祝福,此时,爷爷、奶奶红光满面,精神矍铄。餐桌上,散发着饭菜的香味,耳边,回荡着春晚和烟火在空中爆炸混杂在一起的声音。新年的钟声进入倒计时,于是,大人、小孩来到屋顶花园,争先恐后,嘻嘻哈哈,放烟火,许愿景。

可随着我一点点长大,我和伯伯一起看“彩虹糖雨”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姑姑的零食也早已和年幼时的玩具一起消失了,全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吃年夜饭的次数屈指可数。一起看春晚、放烟火、聊天说愿望,这些仿佛都被锁进了一个叫回忆的盒子里。

今年除夕,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过。年夜饭还是那么的丰盛,春节联欢晚会一如既往在荧屏中上演着,窗外美丽的烟花此起彼伏地绽放着,我却觉得索然无味。一家人迅速地吃完了饭,爷爷奶奶借口累,早早地上床睡了,爸爸开始上网,妈妈独自在厨房里收拾,我傻坐在沙发上,木然地看着电视,想像着伯伯、姑姑他们在自家过年的情景。

那些上春晚演出的演员们,不知内心是否也有失落感。在感激他们牺牲自己与家人团聚的机会给我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希望所有因为各种原因不能与家人团聚的人们能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