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 > 作文素材 > 历史典故 > 刻画无盐的历史典故

刻画无盐的历史典故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1.51W 次

刻画无盐:精细地描摹丑女无盐。比喻以丑比美,引喻比拟得不恰当。今天就给大家具体讲一下刻画无盐的历史典故,希望读者喜欢。

刻画无盐的历史典故

战国时代,齐国无盐地方(在今山东东平县东),有一个女子,姓钟离,名春,长得特别丑陋,所以多次选择丈夫都没有成功。四十岁时,她去见齐宣王,向宣王指出了齐国当时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齐宣王敬佩她的才能,使娶她为王后,封她为“无盐君”。

后来,人们就把“无盐”作为丑女的代称,如同把“西施”作为美女的代称一样。——西施,是春秋时代越国苎萝山的一个采樵女子,越王把她献给吴王,是传说中的古代绝色美人。(参看“东施效颦”)

无盐和西施,一个极丑,一个极美,简直无法相比。如果竟把她们两人相提并论,那就是把丑的抬得太高、把美的贬得太低,这叫做“刻画无盐,唐突西施”。(刻画,是加工描绘;唐突,是无礼冲撞的意思。)

《晋书·周顗(yi)传》载:周顗,字伯仁,晋元帝时,历任尚书左仆射,朝中官宦认为他为人高洁,把他比作乐广。乐广也是当时被认为高洁的人物,有“乐翁冰清”的赞语。但是周顗却认为乐广根本不能同他相比,因此,当庾亮告诉他有人把他比作乐广时,他并不高兴,说道:“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

以丑比美,比得不恰当,而且因此亵渎了美好的人物,就叫做“刻画无盐,唐突西施”。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宾语;比喻比拟得不恰当

 例句

你怎么可以把性情懦弱的他比作傲雪绽开的梅花?这完全是两码事,你简直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