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教学 > 基础知识 > 说课稿 > 【精品】说课稿集锦八篇

【精品】说课稿集锦八篇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2.65W 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品】说课稿集锦八篇

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文介绍了神秘的格雷海姆岛忽隐忽现的过程以及人类探寻到的原因,全文因此分成了两部分。由于内容的需要,这两部分的语言风格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第一部分为叙述性与描写性的语言,第二部分为说明性的语言。如果把全文看作一个谜语,那么,第一部分是谜面,第二部分就是谜底。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能自主识字,并基本掌握理解词句的方法,能通过预习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有些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还能读好比较长的句子。学生也有了一定的理解课文的能力,在预习时能解决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在布置预习时,我要求学生思考:小岛的名字叫什么?为什么说它是神秘的小岛?找出说明小岛神秘的词语。

三、关于教学目标的制定

目标一:能正确认读课文10个生字,理解并积累相关词语。三年级的字词教学已不再是重点,学生可以在预习中独立认识生字,并积累相关词语。故而在课堂教学中生字词语不再作为一个环节来予以教学,而是在学生的课文朗读中指导字音,在课文学习中指导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目标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自主学习,能读懂课文,找到相关的句子,读出相关的语气。通过让学生自读2-4节,找出“表现小岛出现与消失的句子”,并指导学生的朗读,读出小岛神秘的语气。

目标三:通过朗读与观看媒体感受小岛的神秘之处,并理解小岛形成的奥秘。根据课文内容,制作了几个媒体画面,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朗读。

目标四:能通过学习课文知道大海中蕴含了许多神秘的科学知识,产生探究大海奥秘的兴趣。 学生在学习课文后,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指出大海中除了火山爆发外,还有许多神秘古怪的现象,培养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事物原因的欲望。

四、关于教学环节

(一)图片引入,揭示课题

从欣赏图片入手,教师结合图片描述大海的不同景象,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大海是变化莫测的,是富有神秘感的,由此引出第一节内容,并顺势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小岛概况

学生在课前预习过课文,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而预习的检查又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把初步感知与预习交流合二为一,让学生说说小岛的名字,为什么说它是神秘的小岛?通过交流让学生来了解小岛的概况。

(三)层层深入,了解“神秘”

这一段教学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通过学习小岛的“现”的句子来体会小岛的神秘。第二层次是通过学习小岛“隐”的句子来感受小岛的神秘。

语文教学中,“精讲多读”是非常必要的。在体会小岛神秘的过程中,我就是通过找句、读句来让学生逐渐体会小岛的奇幻、神秘!在读句时,我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和文本对话,并通过对一些关键词的理解来达到体会文本所要表达的内涵的目的。这个过程中,一前一后两次对“这个忽现忽隐的小岛真是太神秘了!”这句话进行朗读,学生的体会和他所要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后一次的朗读较前一次有了更深的感受。同时这两次朗读,也使这一环节的学习显得相对完整。

(四)揭示奥秘,训练语言

课文第五节内容是一段说明性的语言,揭示了小岛忽现忽隐的原因。在教学时,学生通过朗读、媒体演示来理解小岛“忽现忽隐”的奥秘,并进行说话训练,让学生重组课文的语言,发展语言能力。

其中的说话训练存在一定的难度,因为有些概念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而且学生一定要理解文中的语言,同时要把文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才能说完整、说清楚。在这段教学中,我就借助了媒体的帮助,通过形象的模拟演示火山爆发,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内容、进行说话练习。

(五)总结拓展,课堂延伸

学完课文后,学生知道了“神秘的小岛”的奥秘,但这只是大海抛出的许许多多的谜语中的一个,于是我在网上搜集了三幅大海奇景图,要求学生课后再去探究它们的奥秘之处。此举一方面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另一方面也是对课文作了一个延伸。

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倍的认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73~74页内容,教学倍的认识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倍数关系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数量关系之一,但倍的概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词。之前学生已经理解掌握了乘法与除法的意义,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让学生以实际操作为基础,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含义,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逐步建立起“倍”的概念。通过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提高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宽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依据新课标,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交流、操作中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除法解决简单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学习活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倍的概念。

三、教具和学具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彩色花片

学具准备:20根小棒、12个圆片

四、教法和学法指导

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直观教学法,配合引导发现、讲练结合等其它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通过摆花片,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获得大量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再通过抽象、概括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操作、说理,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总结概况。

五、教学流程的设计

结合以上分析,和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本课设计的教学流程分为五个部分:

流程一:初步感知“倍”的概念,理解倍是研究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这个流程分两个层次教学。

第一层次,课件出示情境图。

提问:图中有几只小狗?(2只) 几只花猫?(4只)如果把每2只看作一份,4只里面有几个2只?

【设计思路】: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建立表象。所以采用情景教学法,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看图说话,寓学于情,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初步渗透倍的概念。

第二层次,在黑板上贴出2朵蓝花、2朵红花。让学生理解把2朵蓝花看成一份,2朵黄花也有这样的一份,从而引导学生发现6朵黄花里面有这样的3份,并能用圈表示“一份”这一概念。

讲解说明:蓝花有2朵,把2朵看作一份,黄花有这样的3份,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设计思路】:处理例题时首先从一份下手,让学生先理解“一份”的概念,并在板书过程中有意识的用彩色粉笔圈出份数,直观地表示出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直观的指引,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的含义。

流程二:深化理解“倍”的概念,渗透求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倍的思考方法

课件出示第74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同桌合作,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完成书上填空。

指名回报过程,课件配合演示。

【设计思路】:本环节通过摆一摆、分一分等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合作交流中,理解要求第二排小棒的根数是第一排的几倍,就是看第二排小棒里面有几个3根,为后面除法算式的出现做好铺垫。

流程三:构建“倍”与乘除法含义之间的联系,学会运用算式解决倍的相关问题

在黑板上贴出2朵蓝花、8朵红花,出示教材上的填空:红花有( )个2朵,红花是蓝花的( )倍。

让学生先圈一圈、填一填,再启发学生思考:你能列出算式算出红花是蓝花的几倍吗?

【设计思路】:因为有了前面理解的基础,出现要求红花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学生很容易联想到,这个问题就是求8里面有几个2。直接让学生回顾除法的含义,想到可以用除法解决这样的问题,顺理成章的写出除法算式解决问题。

流程四:练习巩固,深化拓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两个方面的练习:基本练习和趣味拓展练习。

1、基本练习:完成教材第74页“想想做做”第1、3题。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强调:把绿带子看作1份,红带子有这样的5份,所以红带子的长度是绿带子的5倍。

第3题,让学生先用课前准备好的小圆片摆一摆、分一分。

同桌互相说一说,把谁的数量看作一份?第二排物体的数量有这样的几份?

再让学生独立连一连,完成填空。集体反馈。

2、趣味练习。

①课件出示前面的动物情境图,请学生用“倍”说句话。

②教师说学生画:先画3个三角形,再画12个圆形,问:圆形的个数是三角形的几倍?

③拍手游戏:教师拍3下,请学生拍手,拍手次数是教师的3倍;

同桌做拍手游戏。

【设计思路】:本节课练习环节,是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掌握倍的知识的重要环节,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特征,练习的设计突出层次性、多样性和趣味性。

流程五:全课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对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

3、自我评价:这节课学得怎样,用什么方法学习,印象最深的内容是什么?

六、板书设计

【设计思路】: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好的板书能具体、直观地帮助学生开启思路,排疑解难,掌握新知识。我的板书设计简单、明了,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倍”的知识。

七、总体设计意图

本节课教学始终围绕学生的活动展开,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观察和思考理解倍的概念及形成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难点,强化了教与学的实效性,确保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增强了与同伴合作的意识。

说课稿 篇3

课文《气象学家竺可桢》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记叙了我国气象学家竺可桢几十年如一日,精心观测天气和大自然变化,并认真做记录,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为我国的气象科学、农业生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祖国蠃得了荣誉。文章脉落清晰,语言平实,没有太多深奥难懂的字词,因此,对内容的了解上无须花太大力气,但是,竺可桢,很多学生不认识,如何让学生感受竺可桢对科学执着的精神,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针对《新课标》对本册教材的要求以及课文自身的训练重点,我拟定了以下目标:认知目标: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理解“掌握”等词语的意思;技能目标:能根据提供的情节复述课文一、二段;情感目标:学习1到4节,感觉竺可桢把全部心血都用在科学研究上的精神。整节课,让学生经历“读,思,悟,通”的学习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儿童往往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世界的,而图画和音乐则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课一开始,我便出示竺可桢像,配以低沉的音乐这样导入:1974年的一个清晨,一位老人,一位满头银丝的老人与世长辞了。在去世之前,他躺在病床上,虚弱地支撑着身子坐起来,拧开收音机的旋钮,收听天气预报。他戴上了老花镜,哆哆嗦嗦地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一行小字:气温最高零下1度,最低零下7度,东风一至二级,晴转多云。这是老人留下的最后一篇气象记录。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让我们一起来呼唤他的名字吧。生齐读课题——气象学家竺可桢。

形象的画面,低沉的音乐,加上老师那极富煽动性的语言,仿佛把学生带到了竺可桢的病床前,未成曲调先有情,为课文下面的教学铺垫了情感基础。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平实的语言中体会竺可桢对科学执着的精神呢?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谈谈你读了整篇文章后脑中出现了哪些词语?在学生用简要的词语概括了对竺可桢的感受后,我便让学生回忆一下,阅读写人文章的方法。一篇文章作为一个个体,在阅读教学中具有其特殊性,但我们在强调其特殊性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共性——即相同主题、题材、体裁的文章的相似的解读方法。读懂一篇文章重要,但学会阅读一篇文章更重要。

在学生归纳出写人文章以找事件——抓言行——悟品质的方法学习后,我便让学生自己去找一找,你认为文章当中的重点句是什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培养他们鉴赏、体味字词的能力。这里我不会以自己认为的重点强加给学生,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让学生在找出重点句后说一说为什么选择了这个句子。在学生自选的重点句理解后,我便找切入点,其实也就是将学生找的重点聚拢为一点:竺可桢把全部的心血都用在研究工作上。

语文教学,就是要对词和句不断地品味,阅读教学,不只看到华美的字词,事实上,作者也往往将他们的感情融入到浅显易懂的,看似平淡的字词中。让学生通过读一到四小节再找一找,从哪些地方看出竺可桢把全部的心血都用在了气象科学的研究上。其实这就是抓言行。“最后一篇气象记录,总是带着,每天清晨,常年如此,从不间断,只有病了······”当然,如果学生个人的力量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理解不了竺可桢的执着时,怎么办?合作。有交流就有教益。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交流,丰富了学生探究所得。

前面教学以学生为主,那么,老师的作用在哪里体现呢?对话!老师是阅读对话中的一员。对话的主题往往是由老师最先发起的,对话的过程往往是由老师主导的,对话的方向是由老师调控的。因此,本课教学我可以提领以下几个问题:竺可桢去世前一天还在做什么?他心中想的是什么?从竺可桢的日记中,你可以想象他去了哪些地方?38年,四十多本日记和笔记,共有千万字!从这些数字你体会到了什么?算一算,他每天写了多少个字?大自然的哨兵,有什么职责?把竺可桢,把一个满头银发的老人比作哨兵,你从中又感受到了什么?竺可桢去世时的追悼会上,有许多人念了深情的悼词,如果你在场,你能用课文1、2小节的语句为内容,说一说悼词吗?

这些问题,把学生直接带进了文章的重点,尤其是以复述的形式说悼词。

当然,阅读教学,重在读。通过读,学生与文本面对面地接触,通过读,课文规范化的语言模块整体地储藏到头脑中。但是读,怎么读?这里老师的情感对儿童来说是导体,是火种!那抑扬顿挫的,极富感染力的语言,总能把学生带进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氛围中。因此,我努力这样引:

这最后一天,最后一篇,最后一次,凝聚着老人对科学多大的执着啊,读!每天清晨,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雪,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他始终——接着读!

看!巡逻的哨兵,正向我们走来!读!

38年,38年哪,四十多本,近千万字,我们怎能不把它读好呀!

······

通过以上的引领,学生对文本的情感能不被激起吗?

当然,老师课堂预设和学生的生成并不一定成正比的,可能还有差距。这里,老师只有在真实的课堂之中进行调控、处理了!整节课,我以图导入,以自悟解疑,以导促思,以读贯穿,力图使课堂成为学生自我实现的场所,成为老师点烯学生智慧火花的乐园。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首先,我简要地对教材和学情进行分析,同时阐明我确定的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和教学目标。

(一)教材简析

从本框地位来看,本框既是第六课的教学重点,也是第六课的教学落脚点。本框在第一框初步认识情绪的基本类型及情绪对人的影响和作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把握自己情绪变化的特点,学会合理地宣泄与调控自己的情绪,培养和保持乐观的心态,这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首先,从普遍性上来讲,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很不成熟,情绪的冲动、不稳定、极端化等特点,使得不少学生成为不良情绪的俘虏,妨碍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影响同学之间的友爱和团结,甚至违反校纪或国法等。其次,从特殊性上来说,我校作为一所海口市西郊的普通中学,地处城市和乡村的结合部,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整体较差,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能力不强,许多学生进入七年级以后,难以适应初中生活,渐渐产生烦躁、焦虑、不安乃至厌学等消极情绪。而他们又缺乏对自己情绪的正确认识能力和合理调控能力,往往将很多琐碎的小事演变成为发生口角、打架、斗殴的导火线。这就需要老师恰当地给予引导,使他们认识到,青少年的情绪亟需调控,要掌握一些克服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并学会关爱他人的情绪感受,以利于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创建和谐的班级和校园。

(三)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知道并能逐步掌握调控情绪的方法是本课的重点。

因为要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就要在正确认识情绪的基础上,掌握调控情绪的有效方法。从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和学生的学情来看,引导学生知道并能逐步掌握调控情绪的方法是本课的重点。

2、教学难点

合理表达和调控情绪,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是本课的难点。

因为七年级学生由于心理发展还很不成熟以及阅历水平、思维能力的有限,很多学生在认识上有一个误区:认为当喜则喜、当怒则怒,情绪表达完全是个人的事情,他们在发泄情绪时往往不太会顾及他人的感受,因此引导学生无论表达情绪还是调控情绪时都要记得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是有一定难度的。

(四)说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

(2)尊重他人,关注他人的感受,适时适当地表达个人的情绪。

2、能力目标

(1)逐步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

(2)培养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

(3)能够较理智地调控自已的情绪。

3、知识目标

(1)了解青少年时期情绪易于波动、不稳定的特点,明白情绪需要个人主动调控的道理。

(2)知道情绪调控的一些有效方法。

二、说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将主要运用以下四种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三个情景,贴近学生生活,实现直观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小组合作探究法: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互相提出解决烦恼的办法并作出反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相互关爱的品质。

3、活动探究教学法:新的课程标准要求 “让学生在学习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两个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4、问题激趣教学法:根据“思维总是始于疑问”的思维规律,我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由浅入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念,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

我确定以上教法的依据是:①课程理念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共同学习的互动过程。因此,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思品学习环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达成师生、生生间的情感沟通,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②本校七年级学生的具体学情。

三、说学法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本框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本课时的学法指导主要有以下三种:

1、自主阅读学习法:本节课设计了两次学生阅读教材的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自学获取知识的能力。

2、合作探究学习法:通过小组同学间的合作,充分发挥团体合作的精神,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

3、问题讨论学习法:针对问题,通过讨论、各抒己见,共同探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确定以上学法的理论依据是:①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②本校七年级学生的具体学情。

四、说教学程序

本框题的教学程序是沿着不良情绪“为什么调控”、“能不能调控”、“怎么去调控”的逻辑线依次推进的,因此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必要的整合,将“青少年的情绪需要调控”的内容放到了“情绪是可以调适的”之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三个情景、两个活动来串联教学过程,以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强调重点,突破难点,达成教学目标。下面我就简要阐述一下这一框的教学程序:

(一)引用材料,巧妙导入新课(4分钟)

本节课的导入,我引用的是3月22日发生的南平实验小学13名小学生死伤的惊天血案的新闻材料。我通过PPT给出的这一新闻的典型图片和简明新闻解说设问:郑民生因为长期处于消极情绪中以致制造惊天血案,走上了违法犯罪的不归路的惨痛教训给你什么启示?然后紧承学生的回答,巧妙导入新课——《学会调控情绪》。

(二)给出教学问题,明确学习目标(1分钟)

导入新课后我用PPT给出本节课的三个主要教学问题:

1、为什么青少年的情绪需要调控?

2、情绪能调控吗?为什么?

3、排解不良情绪有哪些常用的方法?

给出主要教学问题的目的是让师生一起带着问题进入教学过程,明确目标,以便更加有效地参与课堂,同时也为课堂最后的检验打下基础。

(三)实施新课教学,解决教学问题,达成教学目标

1、情景一:出黑板报引发的尴尬(6分钟)

通过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出黑板报的情景来设问,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特点以及这种情绪特点会带来的不良影响。解决第一个教学问题——为什么青少年的情绪需要调控?

2、情景二:相同的雨,不同的情绪(8分钟)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64页的漫画,思考并回答问题,让学生明确:不同的需求、不同的看问题的角度,会带来不同的情绪表现以及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控制自己的情绪的道理。解决第二个教学问题——情绪能调控吗?为什么?

3、情景三:哭婆婆变笑婆婆(2分钟)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65页“相关链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积极的态度带来积极的情绪,消极的态度带来消极的情绪也就是不良的情绪的道理。明确我们应该积极调控情绪,发挥情绪的积极作用。那当不良情绪来临时如何进行调控呢?引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调控情绪的有效方法。

4、活动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10分钟)

让学生自学课本第66页至67页的“相关链接”,同时用PPT给出七年级学生小雯调控情绪的材料,让学生思考并开展四人小组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1、调控情绪有哪三种常用的有效方法?

2、小雯运用了哪些调控情绪的方法?

3、你如何理解“合理发泄法”的“合理”二字隐含的意思?请举例说明。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教师引导等方式,多管齐下,强调并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同时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解决第三个教学问题——排解不良情绪有哪些常用的方法?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活动中,通过对第三个小问题:“你如何理解‘合理发泄法’的‘合理’二字隐含的意思?请举例说明。”的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意识到无论表达情绪还是调控情绪时都要记得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必要性,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同时也为下一课时“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的教学打下伏笔和基础。

5、活动二:活学活用,互帮互助(10分钟)

在这一环节,让学生运用刚刚学到的调控情绪的方法,锻炼学生调控情绪的能力,践行在表达和调控自己的情绪时要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原则,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互帮互助的品质。进一步强调重点,突破难点。同时还能落实本节课能力目标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活动步骤和要求如下:

第一步:每位同学在老师发的卡片上写上自己的姓名、烦恼的内容。(课前完成)

第二步:每位同学在自己的卡片上填写计划采用的解决方法。

第三步:同桌互换卡片,填写“同学一的评价”和“同学一建议的解决办法”两栏内容。

第四步:前后桌互换卡片,填写“同学二的评价”和“同学二建议的解决办法”两栏内容。

第五步:将烦恼卡片还回烦恼主人,由主人分别对同学一和二的建议做出反馈。

第六步:教师选取几张卡片进行点评总结。

6、课堂小结:(4分钟)由学生结合主要的教学问题来谈收获,最后再由教师用PPT给出本课时的知识结构图进行总结,用知识结构图中的三个教学逻辑问题来回应课前的三个主要教学问题,首尾呼应,强调本课的教学目标。

说课稿 篇5

在这里,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幼儿根据记录结果,幼儿可以尽情表达,在讨论中可以让每个幼儿动口,不仅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还拓宽了幼儿思维。最后教师总结:物体的沉浮规律。

1、不同的材质,有的东西会沉,有的东西会浮;

2、有些的物体通过改变其形状可以改变其沉浮状态;

3、有空气的东西会浮,当水把空气赶走后就会沉。

(五)、延伸活动:1分钟

请幼儿回去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会沉下水底,哪些东西会浮上水面,并说说它们沉、浮的原因。

在这里,活动还没有结束,教师让幼儿带着问题继续探索,使幼儿的兴趣持续下去,并寻找更深一步的原因。 九、教学反思

以上教学设计均是我个人的教学预设,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幼儿的具体反馈做出相应的调整,做到因材施教,真正的实现以幼儿为中心的教学,为幼儿的长远发展负责,使科学教学更好的为祖国的未来服务。

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简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学生在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入册掌握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认识。清楚了平行四边形平行的底和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公式,运用迁移和同化理论,使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这一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识结构之中.有利于学生学会推导方法,为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做准备。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及过程。

二说教法

整个教学由复习引入、探究体验、实践应用几个环节组成。在复习引入阶段,使学生感到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有内在的联系,并复习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为后面的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在探究与体验阶段,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数方格。让学生体验光靠数方格的方法太麻烦,必须寻求一个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更简便的方法。由“为什么不同的图形面积却相等?”找出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关系,进而大胆猜测平行四边形面积可能等于什么?第二个层次,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在这个过程中,我首先布置了两项任务:1、如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2、平行四边形与转化成的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填好实验报告单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目的更明确一些。然后,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老师注意巡视学生的操作,方法,并加以引导,把典型的方法几下来,我提前考虑到有这么几种情况,接着,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老师多注意学生的语言的准确性强调“平移”。最后,有老师的一个问题:“在转化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学生结合报告单得出:面积没变,形状变了,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长方形的宽,从而很顺畅的得出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高。这样学生通过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观察、比较、归纳总结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真正动了起来,亲身经历了公式的推导过程。第三个层次是自学公式的字母表示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实践应用阶段,分为基础联系和拓展练习。在基础练习里,首先完成了例1,直接利用公式计算面积,然后在此基础上注重学生动手测量,让学生主动去寻找计算面积所必须的条件,并根据这些条件去求面积。最后把平行四边形变换姿势,让学生准确的找到底和高,并计算出面积,完成做一做1、2题。通过这一部分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面积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在拓展练习里,首先安排了判断题,选择题。通过辨析、选择,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大小与底和高两个因素有关,求面积用面积单位,求平行四边形面积必须是一组对应的底和高等知识。接着出现了一道开放性题目:“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4平方厘米,他的底和高可能是多少?(底和高都是整数)。如果不限制小数呢?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把这节课推向了高潮。最后出现了一道思考题”长方形框架,长15厘米,高10厘米,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和面积会怎样?通过这一部分练习,使学生加深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理解与应用,达到熟练,灵活掌握的目的。

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一)教学背景:醛是有机化合物中一类重要的衍生物。在中学化学所介绍的含氧衍生物中,醛是各种含氧衍生物相互转化的重要一环。它既可氧化成羧酸,又可还原成醇从而深化了有机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含义,也是后面学习糖类知识的基础。醛可以发生多种化学反应,在有机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节内容选择乙醛作为醛类的代表物质,是因为乙醛的结构性质较典型,醛基与烃基相连。而甲醛结构及性质有自己的特性,故不选用甲醛作代表。从教材结构看,乙醇、乙醛和乙酸之间有衍变关系为下一节课介绍同系物及甲醛打下基础。

本节课只处理乙醛,是由于银氨溶液的配制,乙醛的氧化反应特别是银镜反应书写表达是本节内容重点、难点,便于难点突破,并扩展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而羰基的加成是亲核加成,与乙烯的亲电加又有区别。故讲解乙醛的加成反应,只宜局限在加氢还原上。给学生后续性学习打下基础,并拓宽学生认识问题的广度和深度。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了解乙醛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认识乙醛的分子结构特征,掌握乙醛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能综合应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基本问题。如工业用葡萄糖(含醛基)代替乙醛制镜。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科学方法。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关注与社会生活有关化学问题,结合本节内容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形成科学的认识论,认识物质由个别到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乙醛的分子结构,加成和氧化反应。

教学难点:银镜反应的书写。

二、说方法:

学生自主参与

教师采用提问、观察法、实验探究、发现法、讲述、启发式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

例如.上课可提问写出生成乙醛的方程:乙醇催化氧化。启发学生思维导入新课,也达到了复习的目的。

例如.指导学生看书可知,乙醛被银氨溶液氧化,分析出是被银离子氧化,此处可能有学生会问为什么非要银氨溶液呢?可罗列出一系列银盐及AgoH,组织学生讨论并结合实验(如乙醛中加入AgNo3),探究发现并掌握银氨溶液的配制。

例如.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被氧化具有还原性,能不能被Kmno4氧化呢?溴水呢?最后用实验探究结论。

教学中还应指导学生由结构研究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认识事物由个别到一般,教给学生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教会学生学习。

例如.乙醛的银镜反应可以由化合价与得氧的联系分析引导学生掌握该方程式书写。

三、说引导学生参与策略

强化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研究乙醛分子的结构,从而推导其化学性质,通过指导学生自学启发学生思考,实验探究掌握银氨溶液的配制及原理。引导学生书写银镜反应,边分析边书写突破难点。扩展有机化学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概念。

四、课堂主体参与(过程)

(一)以提问方式复习回顾前面已学有关制乙醛反应:

乙醇催化氧化

(二)在学生由自主预习基础上总结新课内容

1、研究乙醛分子结构:

(1)分子里碳氧双键类似于碳碳双键具有不饱和性可加成。

(2)醛基上碳氧双键对醛基上H原子有影响,使得碳氢键极性增强,易断开加入氧原子被氧化成羧基。之所以加氧是因为反应要向生成稳定物质方向进行,乙醛表现强还原性。

2、乙醛的性质

(1)物理性质:可通过展示实物观察认识乙醛物理性质,特别是乙醛与水互溶。

(2)化学性质:

(a)与H2加成,从化合价分析碳元素由-1价降为-2价被还原,联系得H原子,引出有机分子得H原子或失去氧原子都叫还原反应。反之举例乙醇氧化成乙醛,碳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氢原子引入有机分子得氧原子或失氢原子叫氧化反应。乙醛得氧叫氧化反应具有还原性。

(b)氧化反应(强还原性)

指导学生看书分析乙醛银镜反应方程式,乙醛被氧化实质是被Ag+所氧化。有的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是银氨溶液?而不是一般含有Ag+盐溶液呢?可启发学生列出银盐如Agcl等,只有AgNo3可溶,Ag+溶度大似乎可行。实验探究:演示乙醛加入AgNo3结果肯定不行,可告诉学生这是酸性环境,不行。碱性环境呢?演示AgNo3中加入NaoH或NH3·H2o,生成白色物质很快变为黑色浑浊。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生成了什么物质?有的认为AgoH,有的翻了书后溶解性表认为AgoH不存在,可告诉学生常温下AgoH不稳定很快分解变为氧化银。从而使学生理解书上有关数据使用及药品滴加顺序,明确实验是碱性环境,掌握银氨溶液配制的有关注意事项。

分析银镜反应时注意难点突破:①乙醛分子得到氧被氧化析出Ag,络离子释放出NH3、oH–,碱性环境乙醛成酸后又成盐乙酸铵。NH3极易溶于水难放出气体。②乙醛得到1个o原子被氧化升2价,Ag+→Ag降1价故Ag(NH3)2oH系数配2,4个NH3分子有1个成盐,剩3个NH3分子,2个oH–提供一个氧原子给醛成酸,剩2个H原子,1个o原子成1分子水。让学生从氧化还原原理分析过程中科学地掌握一个很难方程式,避免死记硬背。

Ag+能氧化乙醛,可设问Kmno4、溴水能否氧化乙醛?可选用Kmno4滴入乙醛中探究结果,以此扩展学生思维,不局限于某一点。此处选用银氨溶液原因有二:其一Ag+弱氧化剂能氧化乙醛,弱氧化剂能氧化乙醛,则Kmno4、溴水强氧化剂也能且褪色。说明乙醛还原性强。其二,工业上可采用该原理制水瓶胆,不过工业上是用葡萄糖代替乙醛。

乙醛与cu(oH)2反应着重分析得氧乙醛成酸升2价,故2mol

cu(oH)2,其中4moloH–有1mol氧原子成酸,1mol氧原子成cu2o,剩2molo原子、4molH原子故生成2molH2o

(三)课堂自主探究问题

1、银镜反应改写离子方程式、讲评反应环境

2、乙醛催化氧化成乙酸

(四)小结

醛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与烃的含氧衍生物衍变关系:

醇→醛→羧酸

(五)课后思考:依据反应原理设计实验证明乙醇氧化可制乙醛。

五、学生自主小结

一、乙醛

(一)乙醛的分子结构o

分子式:c2H4o结构简式:cH3c―H或cH3cHo

(二)乙醛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1)与H2加成(氧化性)cH3cHo+H2cH3cH2oH

(2)氧化反应(强还原性)

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

cH3cHo+2cu(oH)2cH

3cooH+cu2o↓+2H2o

砖红色

2cH3cHo+o22cH3cooH

总结:略

说课稿 篇8

一、 说教材

我讲的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第1节第3小节内容,课题为弧、弦、圆心角。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 圆的有关知识和垂径定理, 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 弧、弦、圆心角之间的关系, 因此, 在圆的有关运算和证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

数学思想方法分析: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学生 建立通过观察—猜想—论证的方法,从运动变化中发现规律,得出定理及推论,同时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认识规律,渗透了旋转变换的思想。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圆的旋转不变性,理解圆心角的概念;

2、引导学生发现圆心角、弧、弦之间的相等关系定理及推论,并初步学会运用这些关系解决有关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向学生渗透旋转变换思想及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

三、 说 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圆心角、弧、弦之间的相等关系, 通过 学生猜想、验证、归纳,教师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 突出重点 。

难点: 从圆的旋转不变性出发,推出圆心角、弧、弦之间的相等关系, 通过 学生动手操作、相互讨论、教师引导、归纳总结等形式,达到 突破难点 的目的。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 说 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基于本节课的特点: 探究弦、弧、圆心角之间的关系 ,应着重采用 猜想—验证—归纳 的教学方法。即: 先由学生提出对结论的猜想,然后对猜想进行验证和证明,在教师的指导下归纳总结本课内容。其中,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动态演示,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定理内容。

五、 说 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1、理论: 引导学生归纳,以学生叙述为主,教师点评,共同总结。

2、实践: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探究,达到对定理内容的认识和提升。

3、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活 动,学生的合作能力、归纳能力都有所提高。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先出示本节课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复习圆的对称性及相关知识。然后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认识圆心角及相关量。探究在同圆中圆心角与其所对的弦、弧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猜想、验证、归纳,得出结论。第三,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在等圆中探究以上三量之间的关系。第四,学生独立思考后,尝试用数学语言表达上述结论,教师引导,学生点评,共同得出本课定理内容。第五,在定理得出的基础上,继续拓展与深化,引导学生讨论得出,推论内容。第六,通过多个习题对本节内容进行巩固和提高。第七,课堂小结,共同提升。第八,完成思考题,知识拓展与弦心距相关的内容。第九、布置作业。

六、 教学程序及设想

1、由 复习 引入 , 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地沉思,期待寻找理由和证明过程。

在实际情况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2、 由课件展示三量关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学生提出猜想后,要求对猜想给出证明,体现数学的严谨性。通过多媒体动态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同圆中圆心角、弧、弦之间的相等关系。

3、 引导学生动手做,在等圆中探究三量之间的关系。

4、用数学语言表达上述结论,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5、 在讲解 习 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6 、能力训练。课后练习 , 使学生能巩固 并 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7 、总结结论,强化认识。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8 、变式延伸,进行重构。重视 习 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 思考 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9 、布置作业。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 余 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