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教学 > 基础知识 > 说课稿 > 植物的矿质营养说课稿

植物的矿质营养说课稿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1.16W 次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植物的矿质营养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植物的矿质营养说课稿

一.教材

1.教材分析

1)新老教材的差别

①新教材把矿质营养安排在光合作用之后,更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

②注重了对学生德育的培养,介绍必需的矿质元素时不再是简单的结论,而是通过介绍科学家的溶液培养法,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的教育。

③更加注重与生产实践的联系,增加了合理施肥及水培法培养植物的内容,删除了农业生产中不再使用的(NH4)2SO4,NH4NO3化肥等内容。

2)重、难点

①重点

a.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种类

b.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

②.难点

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对水分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3)与其它章节的联系

本节内容前与根尖的结构、水分代谢、光合作用,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等内容相联系,后与呼吸作用、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相关联,教学中注重知识之间的渗透。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知识教学点

a.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种类(知道)

b.植物对矿质元素利用的特点(识记)

c.合理施肥的基础知识(知道)

d.根对水分和无机盐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理解)

②.能力培养点

培养观察、分析对比、综合判断能力及学科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应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根对水分和对矿质元素吸收过程的比较,学习用对比分析方法去研究事物本质,不断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②通过合理施肥及水培法培养植物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③通过课堂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科学理论、规律必须通过科学实验的方法加以验证才能成立,通过科学实验——“溶液培养法”确定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教育(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法

由于中考不考及高一不开生物课等客观因素,高二学生的生物基础普遍较差,但由于高考及生物学自身的魅力,学生对生物课还是很感兴趣的,对这节课学生已有水分代谢、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等基础知识,但对初中相关知识缺乏整体了解。在教学中要扬长避短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对“根尖的结构”、“呼吸作用”作简单复习,增加同学们的感性认识,利于本节教学。

在教法的选择上既有课件展示过程中的直观教学法,又有探索求真的发现法,还有双边互动的谈话法。

三.学法

1.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应由过去的知识灌输者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习能力的培养者。通过师生互动、交往、对话、激趣设疑、探索疑难、讨论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2.对教材中的有些内容,鼓励学生阅读,让他们去发现和提炼要点,创新能力培养的第一点是创新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一些新、异的想法,正确的要充分肯定,错误的要正确引导,不要轻易磨灭学生的创新意识。

3.精心设计的作业既可检验教学效果,又可让同学们找准自己的位置,好的尝试到成功者的喜悦,差的找出了不足,弥补缺陷,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4.课外学生通过“无土栽培蒜苗”的`学习,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5.构建发现式学习方法,使学习内容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得到生成、张扬、发展、提升,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

1.基本思路

重难点采用“设疑导入——引导探究——研讨求真”的发现法教学,其它内容采用学生自学后的谈话法教学,课时按排为1课时

2.实施途径

由“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引出本节的课题,讲完确定必需元素的实验后,

提出问题:

根是如何吸收矿质元素的?

设疑:

水培法培养一株植物,开始时NO3-浓度为0。1M,一天后为0。15M,为什么?

指导谈话:

①矿质元素是溶解在土壤溶液中以离子的形式才能被根吸收

②根只能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那么根吸收水和吸收无机盐是否为同一过程?

想一想:

如果矿质元素是随着水分的吸收而被吸收的,培养液中离子的浓度将会如何变化———不变。

结论:

吸水和吸收矿质元素是相互独立的。

比较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对比中揭示事物本质)

部位

方式

根毛区

渗透

不耗能

矿质元素

根毛区

主动运输

耗能

从理论上证明其正确性。

为什么又是相对独立呢?

a。由于矿质元素是溶入水中,以离子形式被吸收,矿质元素的吸收离不开水。

b。问题:把洋葱表皮细胞放入1MKNO3溶液中,开始时发生质壁分离,尔后自动复原,为什么?

思考后得出结论:表皮细胞在失水的同时,矿质离子被吸收,导致溶液浓度降低,小于细胞液浓度,导致细胞吸水而发生复原。

明确吸水和吸收矿质元素的关联性。

故:吸水和吸收矿质元素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练习:将等量的NH4+、K+、Ca2+共同置于5000ml水中,再放入新鲜水稻根,几小时后测定混合液中上述四种离子和水的含量变化如下表:

项目

NH4+

K+

Ca2+

Po43—

减少

0%

83%

72%

97%

84%

(1)上述四种离子减少的原因

(2)Ca2+比K+减少量明显大的原因

(3)离子大量减少而水却没有减少的原因

设疑:

①呼吸抑制剂处理根细胞,矿质元素的吸收停止,为何?

②通常情况下,根细胞中K+或其它矿质元素的浓度已高于土壤溶液中的浓度,但是,植物的根仍然吸收这些元素,为什么?

讨论:

矿质元素的吸收需要呼吸作用为其提供能量

低浓度——高浓度

结论:

是主动运输的过程。

展示课件“矿质元素的吸收”(注意观察能力的培养)

验证结论:

矿质元素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到根细胞内部的

设疑:

根吸收矿质元素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如何?

重新展示课件,学生通过观察,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呼吸作用为根吸收矿质元素提供“CO2和ATP”

与生产实践的联系:

中耕松土可提高土壤肥力

练习:1、种庄稼要松土,下列不能成立的理由是:

A、增强根细胞的呼吸作用B、促进矿质养料在植物体内运输

C、促进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

D、使土壤疏松,有利于水分、空气进入土壤,有利于植物生长

2、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运输的主要动力分别来自:

A、渗透作用和蒸腾作用;B、渗透作用和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D、渗透作用和呼吸作用。

关于合理施肥的学习,

先提出问题:

如何利用植物对矿质元素吸收的特点,来促进作用的生长?

学生阅读、讨论,教师点评

①需肥规律:a。不同植物对矿质元素的需求量不同(举例)

b。同一植物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需求量不同(展示课件中的插图)

②合理施肥:

a。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适时、适量地施肥使植物体茁壮生长,且获得少肥高效的效果。

b。疏松土壤,促进有O2呼吸,从而促进根对必需矿质元素的吸收。

练习:用人工配制的植物培养液培植黄瓜,若过一段时间,营养液中缺少镁,颜色首先由绿变黄的是:

A、茎尖B、新生叶C、植株中部叶片D、植株下部叶片

课外活动——无土栽培蒜苗

提供:

培养液:蒸馏水,自来水,土壤浸出液

基质:沙粒,石粒,砖碴,无基质

容器:用过的一次性塑料杯

材料:新鲜蒜瓣

设计实验,探索无土栽培蒜苗的合适条件。

五、板书设计

(一)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1.概念

2.必需矿质元素的种类:

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

(二)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1.吸收状态

2.吸收过程

3.根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三)矿质元素的利用

1.可被再度利用的元素:N、P、 K、Mg

2.不被再度利用的元素:Ca、Fe

(四)合理施肥

1.根据作物需肥规律施肥

2.适时、适量进行施肥

六、结束语

未来的课堂教学是创新的、互动的、师生是共同发展的。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从中找出不足与缺憾,提升自己的生物教学水平、构建新的教学方式,将是我一贯的追求。为此,我愿在师生对话的“平台”上,向生物界同仁学习,并为之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