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教学 > 基础知识 > 说课稿 >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学习说明性文章说课稿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学习说明性文章说课稿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7.47K 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学习说明性文章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学习说明性文章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研说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习说明性文章”。下面我将从说课程标准、说教材、说教学建议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四个方面来展示说明。

一、说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把小学语文分为三个学段,各学段相互联系,目标螺旋上升,整体推进。五年级上册为第三学段,第三学段的目标是建立在第二学段目标基础上,着眼于阅读、感悟、积累,在写作上下功夫。

(一)说课程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中制定的第三学段的目标,结合本单元的专题特点,我制订了如下课程目标。

1、识字写字

本册教材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200字,会写150个。而本单元则要求学生认字18个,会写23个,正确读写新词语。

2、阅读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3)学习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

(4)懂得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接受初步的辩证主义启蒙教育。

3、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小小推销员”,在活动中提高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推销商品中初步体验和感受成功的快乐。

4、习作

将阅读中体会的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及时运用到习作中,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

(二)说内容标准:

第9课《鲸》:《鲸》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第10课《松鼠》:通过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习性特点,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与语言。

第11课《新型玻璃》: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介绍的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感受科技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第12课《假如没有灰尘》:学习课文,了解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口语交际“我是小小推销员”,在活动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给学生以商品推销的初步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

习作介绍一种物品,鼓励学生将阅读中体会到的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及时运用到习作之中去,使学生在习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

回顾拓展三,总结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熟读成诵《四时之风》,激发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

二、说教材

本册书是在前八册教材的德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与思路有一定的继承性,体现整套教材的延续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下面我将从编写特点和编写体例来重点介绍本册教材。

(一)说编写特点:

1.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本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按专题组织教材内容,但专题的角度、内容更加灵活多样。有的专题是从思想内容的角度提出来的,注重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如,月是故乡明,生活的启示;有的专题是从人物的角度提出的,如,走近毛泽东;还有的专题是从文体的角度提出的,如,学习说明性文章;有的专题虽然在前几册有类似的单元出现,如“父母之爱”,但本册教材在内涵上更加深化。

2.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

本册教材在编写中进一步加强整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本册各组的导语大部分分为两个自然段,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名学习单元的作用外,还有提示语文学习重点、明确读写训练点的作用,方便老师和学生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去关注课文。

(2)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这些话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道出了略读课文教学的重要功能。人教版课本中将精读课与略读课相结合,并在精读课与略读课之间安排了“连接语”,体现了精读到略读的阅读训练过程,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整体感更强。

(3)单元之间各学习内容的铺垫和照应。

每一组从导语到课后思考题,从口语交际·习作到回顾·拓展,各个部分都力求从内容和形式上凸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复习、拓展交流,整组教材乃至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3.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本册教材保留了一些优秀篇目,如《落花生》《地震中的父与子》。还选取了一些富有时代感的文章,《最后一分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有的课文人文内涵丰富、感人至深,如,《走遍天下书为侣》《我爱你,中国的汉字》(第五组综合性学习中的阅读材料)

本册教材体裁多样,课文中除了散文、古诗、说明文以外,还有访问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第五组综合性学习单元选编的阅读材料,有谜语、歇后语、对联等,在拓宽教材的题材、体裁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4.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首先,课文后的“思考·练习”,突出重点,兼顾理解和表达。其次,适当调整教材体例,将“口语交际·习作”单列。最后,从本册起将原先每组之后的“语文园地”分作“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两个板块。在“回顾·拓展”中新设“交流平台”栏目,旨在侧重引导学生小结、交流本组语文学习的收获,并逐渐养成在学习过程中反思、总结的习惯。

5.改进“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一次是在“我爱阅读”专题中,另一次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编排方式完全改变以往教材的编法。

6.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