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名著 > 宋代诗人 > 柳永 > 雨霖铃柳永虚实结合浅谈

雨霖铃柳永虚实结合浅谈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1.41W 次

柳永的《雨霖铃》经久不衰,传送至今。探究其中缘由,固然与作者坎坷的身世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其成功还在于独到的虚实结合抒写别情的表现手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雨霖铃柳永虚实结合浅谈,希望对你有帮助。

《雨霖铃》是柳永的十大代表作之一,抒发了跟情人难分难舍的感情。这首词突出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起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点明时地景物,意为: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显然,这是写未别之情景。一对或将是永诀的恋人,心情本已悲摧到极点,又值凄凉的清秋,雨初停,天欲暮,即使望一眼十里长亭,也会松了金钏,减了玉肌,何况面对送别的长亭;此际,即使不闻蝉鸣,已然心碎,况蝉鸣凄切,真是凄然欲绝。“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写饯别时之心情。设宴帐中,无奈食无味,饮无绪。正难分难舍之际,舟子催发,欲留不得。“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写临别时之情事,将惜别之情推向高潮。面对将别的恋人,手拉着手,泪眼对着泪眼,此时,纵有千言万语,也因悲痛气塞而一句也说不出来。真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啊!以上属实写。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推想别后所历之境,转入虚写。浩瀚长江,一泻千里。千里烟波,楚天空阔,设想到别后的'道路遥远而漫长。就此一别,人各东西,对情人的思念有如楚地沉沉烟波,伴随情人左右。“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也是虚写。词人设想旅途中的情景:待今宵酒醒之后,我将身在何方呢?我的身边还能有我的知心人陪伴吗?不会有了,陪伴我的将只有岸边的杨柳,耳畔的清风,天边的残月!词人把杨柳、晓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烘托出那种说不完诉不尽的离愁别绪。“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同样是虚写。词人由今夕推及经年,想象别后相思的苦况,更深一层。

虚实结合是古诗写作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何谓虚实?如何辨别?诗歌理论的虚与实,通常包括四种内涵:1.实,指诗人描写刻画的实体形象;虚,指实体形象所暗示出来的空白形象。2.实,指客观有形的物象;虚,指主观的无形活动。3.实,指具体描绘;虚,指抽象的议论。4.实,指眼底景象;虚,指意中景物。总之,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眼见为实,心想为虚;已然为实,未然为虚;身临其境,仰观俯察为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为虚。如《雨霖铃》写离别之时地景物,写未别之情景,写临别之情事,均为眼前实景或实有之事,自然为实;上阕末尾及下阕推想别后所历之境和相思苦况,属于想象,自然为虚。

关于虚实的重要作用,清朝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得很精辟:“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鉴于诗词篇幅十分短小,容量有限,诗人谋求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趣味、诗韵俱存,使其内涵丰富,外延无边。如《雨霖铃》非实,不足以见离别之难分难舍;非虚,不足以显相思之刻骨铭心。虚实结合,才余恨无穷,余味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