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教学 > 语文教案 > 教学反思 > 《安塞腰鼓》课堂教学反思(通用10篇)

《安塞腰鼓》课堂教学反思(通用10篇)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6.41K 次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安塞腰鼓》课堂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塞腰鼓》课堂教学反思(通用10篇)

《安塞腰鼓》课堂教学反思 篇1

每个人都要自己的梦想,我的梦想是我的学生因为上我的课而感到是一种幸福,那三尺讲台是我梦想的舞台,那里寄托了我所有的感情。年少的时候轻狂,无所畏惧,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什么都想尝试,什么都敢尝试,豪情满怀的我就像那安塞的腰鼓一样隆隆的在课堂上演绎者自己的梦想。

不是所有的梦想都是美妙的,当我以无知者无畏的精神走上讲台演绎《安塞腰鼓》的时候,它却当头一棒让我清醒的看到了那个浅薄、浮躁的我。那节课上的无滋无味,看似华丽的导入,自我陶醉式的朗读,活生生割裂的分析,把一篇荡气回肠的《安塞腰鼓》弄的支离破碎,加上不太精彩的调拨,学生在紧张中度过了35分,常舒一口气后逃离了现场。记得当时老关亲切的安慰我说:“不错,比在学校强多了。”那一刻,我羞愧的无地自容。此后,我消沉好长一段时间,觉得自己很失败,甚至质疑过自己是不是不该做一个语文老师。那段灰暗的日子里,我自己舔着伤口,常常反思自己。潦草的笔记,压抑不住的烦躁,最喜欢的书早以蒙上了灰尘,课堂那不用麦克就可以响彻走廊铿锵有力激情饱满的声音不在,而取代的是焦躁嘶哑低沉毫无情感的低语。

做不到像徐志摩那样的潇洒,挥一挥衣袖转身离去,因为讲台是我的职业,也是我的事业,我引以为豪的梦想。离去还是继续?混日子还是奋发图强?像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恍惚的我,走路会撞到柱子,吃饭的时候会愣神。偶然又翻开那我最喜欢诗集。汪国真的诗句蓦地跳将出来: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这不曾是我最喜欢的诗句吗?为什么现在的我如此不堪,曾经校歌的誓言忘记了吗?我们是年轻的师范生,努力学习园丁本领本领,不忘人民嘱托,牢记党的叮咛,干撒满腔青春血,换来延边桃李红。不能就这样放弃,我倔强的昂起头。慢慢长夜有了我翻看案例的背影,精彩纷呈的假日里有我奋笔疾书的寂寞。看着累加的笔记,心里莫名的喜悦,近了,更近了,头脑由混浊渐渐的清晰。

当我的声音又变得洪亮,狂魔乱舞的草体,变成端端正的楷体,我的心透亮了,少了点浮躁,多了点沉稳。

如果我在讲《安塞腰鼓》,我会怎样讲?我会和学生一起以课桌为鼓,双手为锤,和着那铿锵的节奏亲身体验一下什么叫激情四射,酣畅淋漓。我会让学生用语言在现那鼓点隆声震天,感受激荡的生命和冲破束缚磅礴的力量。我会让学生逐层拨去语言的外衣,深入语言的深处体会安塞腰鼓所承载的生命的,赤裸裸、霸道、蛮横,但是它会打破人们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让生命宣泄在天地间,而不必计较功名利禄,不必患得患失,不必苍白憔悴,让人“遗落了一切冗杂”,“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使人明白人之所以为人,生命之所以为生命。让学生感受内在的思想必须依赖外在的形式表现。学生会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掌握知识的情感,从而唤起对知识的兴趣,学生因认识世界,而认识自我,从而喜欢语文。

厚积薄发是彻悟后我最大的收获。要给学生一杯水以不是一桶水那么简单。也许我要学习的更多,所以我必须弯下腰勤勉的学习,再学习。因为我的安塞腰鼓,是我的梦。

《安塞腰鼓》课堂教学反思 篇2

为了上好这堂课,课前我进行了精心准备。我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安塞腰鼓动作奔放、充满激情的舞蹈气势。为了弄懂每一个句子的含义,避免出现上课生问师呆的尴尬场面,我查询了各种资料让自己把课备在心里。

围绕着教学设计思路,我用了两课时教授了本文。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两点:

1、注重文本意识。《安塞腰鼓》是一篇闪现着人文之光的文章,有着较强的文学性。作品的意旨通过朗读深思才能心领神会。第一课时在解决了字词关之后剩下时间全部用于朗读。师范读、男女生赛读、小组赛读、同桌赛读、个人赛读,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因为读得到位,文中精彩的段落学生在品位语言中几乎都进行了赏析,从而感受到了文章中的美,提升了审美境界。

2、注重发挥小组互疑互助的作用。在品味环节中,我让学生找出最喜欢的语句或语段进行赏析并谈谈自己喜欢的理由。文章中精彩的句子很多,如让学生一一在全班赏析,耗时且效果不一定很佳。我让同学们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赏析精彩的同学全班再交流,这样既省时又顾及了班级整个面的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凭借着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积累进行了具有“辩论气势”的分析,课堂气氛较活跃。在这个过程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方式激活了课堂,同时也激活了气势磅礴、力量雄奇的散文《安塞腰鼓》。

在看到优点的同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

1、重理解而忽视形象感受。讲授这一课时由于条件限制未能播放一系列的安塞腰鼓舞蹈画面或影碟给学生以视觉上的感受,致使从未看过《安塞腰鼓》的同学只能在老师描述中去想象,对于舞蹈的磅礴气势体味不出,体会不够深。

2、缺乏朗读激情。“读”虽然贯彻了课堂整个环节,但由于学生朗读水平教低,对于富有感情、富有气势的文章缺乏朗读激情,使充满激情和力量的舞蹈表演气势逊色了许多。朗读训练需长抓不懈,朗读水平需不断提高。

《安塞腰鼓》课堂教学反思 篇3

过程的设计,我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

1、创设情景朗读。在朗读教学中巧妙地创设一些情景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2、尊重个性朗读。《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对一篇课文学生认识的角度和欣赏的特点不同,可能对文章各个部分的认识也不同,朗读的处理方式也各异。教师不可以把自己的朗读方式强加给学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要珍视学生的朗读个性,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表达。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教师不要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对作者情感的体验,当成是衡量学生朗读是否有感情的唯一标准。在某种程度上,大大限制了孩子们思维的发展和个性的形成,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千万不能强求一致。

3 、着眼情感朗读.

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前两项易指导,而“ 有感情”的朗读指导,则难度较大。怎样读算“有感情”地读,我以为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融合读者的情感,批情入境,是“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如果仅仅是力图表现作者之情,而少自我之情;或者是自我之情澎湃,而无视作者之情,皆不能谓之为“有感情”的读。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叶老说,“ 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这节空讲课上,我以“读”为线索,一切教学环节都为“读”服务,“ 读”就是为理解“搏击命运”的中心而服务。整节课我从三个角度入手:静态电教手段——动态电教手段——教师自身的激情,讲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达到师生共鸣的效果。

《安塞腰鼓》课堂教学反思 篇4

俗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的风情。”当我们的目光掠过繁华而又精致的大都市,也许会为那里的珠光宝器、灯红绿酒所陶醉。然而,当你在漫天黄尘中看到一场鼓乐喧天的盛宴,那激情四射的震撼力一定会让你热血沸腾,那种种的浮华和娇柔,就会遁形得无影无踪,只有“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所以,在教学《安塞腰鼓》一课时,我希望学生能从陕北高原的“歌手”刘成章的吟诵中着重体会“安塞腰鼓”的冲天激情和生命力的张扬。

由于缺乏必要的多媒体设备,学生很难从感性上认同安塞腰鼓。我就引用一位美国研究者的感叹:“没想到温良敦厚的民族舞蹈中,还有这样剑拔弩张、野性未泯的一支。”学生都还记得香港回归庆典上那气势恢弘的欢庆锣鼓,静想一分钟,就进入情境。学生自由诵读本文,都能体会出文章的力量之美,能读出几分铿锵。让他们为安塞腰鼓加一个定语,大多选择“激情四射、豪放火烈、奔放的生命”等等词语,对感情的把握很到位。

那么,安塞腰鼓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和流传下来的呢?为什么我们的中原腹地听不到这昂扬的生命音响呢?我和学生一起回顾历史。西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曾拥有过强秦、大汉、盛唐的雄睨世界。陕北高原自古就是边关要地。秦时的大将蒙田曾率30万大军镇守陕北防匈奴入侵:北宋范仲淹等文臣武将率兵抵御西夏入侵;明朝“延绥镇”长城,几乎承担明朝中后期北方边境一半的防务。西北高原上的安塞腰鼓,在古战场上,遇敌来袭时,是报警的讯号;作战失利时,是求援的呼声;两军对垒时,是助威的号角,赢得胜利时,是庆功的笙歌。古代战场上擂鼓鸣金的场面永远消失了,然而这种张扬激情与力量的仪式,却深深根植于陕北高原古老的土地上。

那么,本文仅仅是在歌颂安塞腰鼓吗?学生略做深入思考,就会发现文章是借歌颂安塞腰鼓,讴歌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讴歌冲破束缚阻隘的强烈愿望、讴歌阳刚之美、讴歌痛快淋漓的生活和表现以及奋斗不息的黄土高原人!但是问题出来了:西北一向是贫瘠落后的代名词,至今还处在被开发之列,作者如此倾情颂扬,却说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难道是在讴歌贫穷吗?学生的答案是否定的。作者讴歌的不是西北的贫瘠落后,而是渴望挣脱贫穷落后的西北高原人!因为“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并没有因生活的贫穷和封闭而丧失希望。“创世”的激情始终奔突不息,盼望搏击,希望不泯,而这种不向环境低头的精神就会打破落后的枷锁,获得重生!

这篇文章喷涌四射的激情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学生很容易发现排比的运用在文中比比皆是,这种增强语势的修辞最适合激情的抒发。经过讨论,大家又发现本文句式上很特别,多用短句。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我特意找到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的第一句话:“中华民国十五年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让学生体会,长句适合表达深沉、压抑的情感,短句则因语句铿锵,简洁有力而使文章结构紧凑,便于抒发奔腾昂扬的情绪。

中国的民间艺术可谓百花齐开,各放异彩,与当地的民风民俗相得益彰:京剧的正统威严确实有国都庄重大气的风采、评弹的柔媚娇羞恰配大上海的精致繁华、豫剧的豪迈淳朴不正是河南虎踞中原的再现吗?而西北高原的安塞腰鼓所敲响的不仅仅是生命的乐章,更是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的强音啊。

《安塞腰鼓》课堂教学反思 篇5

《安塞腰鼓》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饱含激情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这一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种民间艺术,她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那火烈的舞姿、隆隆的声响、茂腾腾的后生体现了黄土高原人的粗犷、豪放、热烈以及蓬勃的生命力。

初看课文,就感觉理解上较难。这只是一节普普通通的课,并没有在电教室使用多媒体,孩子又没有什么生活体验,怎样才能上好呢?本节课下来,感觉还不错,最主要一点,抓住了读,以读促讲,在读中悟。再者,我借助省优质资源进课堂的碟片中关于安塞腰鼓的表演场面,让学生有了初步的感知。

第一节课,让学生听了一篇课文录音,是配乐朗诵,可能是学生受到了感染的缘故,当然也包括我,本节课,读起书来都挺有感觉的。于是,第二课时一上来,先让学生找出“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贯穿全文的句子,帮学生理了一下课文条理,就围绕“火烈的舞姿、隆隆的声响、茂腾腾的后生、产生的幻想”几个方面教学起来。作为一抒情散文,文中有许多词语都较难理解,如果***裂开来,脱离课文语境进行教学,效果不一定理想,所以我指导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抓住重点进行理解,如“隆隆、隆隆、隆隆”一句,三个隆隆连续出现,学生易读成降调,那么安塞腰鼓的热烈、豪放、激越的气势就很难表现出来,我指导学生用升调来读,而一声比一声延长,很好的表现了当时火烈的场面,学生的激情也很快被激发出来。

另外,课文中有许多的排比、比喻,词语活用较多,内涵深刻,较难理解,运用以读促讲,读中感悟的方法,效果也不错。

通过读,明显感觉到学生有激情了,回答踊跃了,教师不自觉的也和学生融为一体,互动性显著增强,这都是由于引导学生读中感悟的缘故。

《安塞腰鼓》课堂教学反思 篇6

《安塞腰鼓》是刘成章先生的散文名篇,这篇课文文质兼美,语言激情澎湃,铿锵有力,思想内涵丰厚,特别是其中一些写意的语句,含义深刻,发人深思。

但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要透彻理解文本的全部内涵,还有相当大的难度。根据学生实际,我确立本课主要解决三个问题,即:

1、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品味课文语言的气势、节奏与激情。

3、掌握“三读”式散文阅读赏析方法。

对照生态课堂的要求,本课中教学目标预期与学生实际发展水平有差别,师生之间个性化阅读体验的交流落实得不够理想。如果时间允许,我将让学生交流一下他们从课文中读到的体验,这最能检验课堂对话的效果。二是教师的评点由于是即兴的,不见得准确、全面、到位,也应适当让学生参与评价,进行生生间互评,从总体上肯定成绩,指出不足,这样会更加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安塞腰鼓》课堂教学反思 篇7

《安塞腰鼓》是一篇散文,是一首生命的赞歌,力量的赞歌。文章用语激昂、酣畅淋漓、大气磅礴,让人激情澎湃。通篇贯注一个“情”字,既有对陕北高原土地和土地上生命的赞美,又有对我们这个从沉睡中觉醒、迈着雄健的步伐,不断走向繁荣的伟大祖国的礼赞!腰鼓其自身,就是人类生命力量的凝聚,能最充分、最彻底的表现生命的阳刚之美,作者对其倾注了全部的热情与笔力歌之、颂之。

通常散文教学是一个难点,学生常常是觉得散文语言很美但是就是读完以后不知所云。

如何在一节课之内完成两节课的内容,既要让学生达到朗读要求又要在字里行间体会到《安塞腰鼓》对生命和力量的歌颂,的确有些棘手,考虑再三,我放弃了从结构入手而选择了从情感导入的方法,抓住文章中标志性的对安塞腰鼓赞美的句子-----“好一个安塞腰鼓”,我把这句话作为整节课的切入点,这句话在全文间隔反复四次,感情一次比一次强烈,于是我设计了填空是思考题: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在 你听(看)

用了 修辞方法,表现了 。这样的句式。让学生能明白语文中咬文嚼字品味语句,教给学生品味语句的方法。学生通过填空就明白了课文通过哪四方面展现了安塞腰鼓的魅力以及妙用排比反复增加语言气势的语言特点。学生在明了了中间部分的安塞腰鼓动态美的特点后,开头结尾安塞腰鼓静态美的特点和开头结尾互相照应的特点学生能够轻而易举的领悟。

讲课本来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总结这一节课得失参半。

《安塞腰鼓》课堂教学反思 篇8

《安塞腰鼓》是刘成章先生的散文名篇,这篇课文文质兼美,语言激情澎湃,铿锵有力,思想内涵丰厚,特别是其中一些写意的语句,含义深刻,发人深思。但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要透彻理解文本的全部内涵,还有相当大的难度。根据学生实际,我确立本课主要解决三个问题,

1、朗读课文,体会安塞腰鼓激昂的气势,雄壮的场面和力量之美。

2、理解文中运用排比、反复和比喻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3、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

新课标认为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我的理解是这揭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属性——对话性。围绕这一属性,教学过程中要突出三个注重,即注重情境创设,为对话营造氛围;注重朗读感知,为对话夯实基础;注重内外勾连,为对话丰富内涵。

上课时,先播放了一段安塞腰鼓的视频,让同学们对安塞腰鼓有直观的感受,并且将自己的'感受用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表达出来,然后教师对安塞腰鼓进行简要的介绍。带着这样的感触与了解让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大声地朗读课文,即本次课的第二板块:读腰鼓。朗读完成之后,小组之间相互展示、点评,第三板块:品腰鼓。找出文章中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体会其作用。首先要求学生独立勾画,然后小组交流,并且讨论:你所勾画的语句或语段是怎样传达自己的感受的?(提示:可从句式、用词、修辞手法等角度考虑)第四版块:悟腰鼓。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作者借对安塞腰鼓的赞美,表达了对黄土高原人们那种奋发向上精神的赞颂以及对那种强大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赞美之情。最后,模仿文中的排比句写一句话或一段话,描写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时《击缶而歌》的场面。体会并运用作者铿锵有力、富有节奏感的语言。

教学中,展示视频很好地将学生引入课堂情境,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对安塞腰鼓简练的介绍使得学生对其有所认识,加深印象。但在读腰鼓这一环节中学生是先读课文,教师只是要求学生读出节奏、重音,把握语速和语调。因为学生的朗读,没有涉及到作者写作意图的领悟,整个朗读过程学生表现热烈整个课堂气氛看似热闹,但学生只是会读但却并没有读懂,显得有些华而不实。其次,在品腰鼓的环节中,学生没有读懂,在勾画出传递自己感受的句子,去品味那份属于自己的感受时,语言就显得苍白所以这一环节有些遗憾。而且由于学生对句式等知识没有接触过,所以即使给出提示学生也很疑惑,以至于出现了短暂的冷场。所以这一环节应先给出示例,以便让学生有所参考,这样课堂气氛就会活跃很多。学生的仿写环节,由于有了对安塞腰鼓宏大场面的感受,学生在看到由2008个击缶队员表现的同样盛大、壮观的《击缶而歌》时,很容易被感染。挑一两个句子或一段话仿写,对七年级的学生而言难度并不大,因此这一环节我个人还是比较满意的。

总而言之,这节课一个课时完成以上三个学习目标有些紧张,前两个基本达成,但第三个目标由于时间紧凑,没有很好的完成,学生并没有真正感受到属于安塞腰鼓和黄土高原人民的精神。

《安塞腰鼓》课堂教学反思 篇9

《安塞腰鼓》选自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从标题上就可以看出这篇课文有丰富的资源进行多学科融合教学。《安塞腰鼓》是新时期的经典课文,他写陕北高原,写高原腰鼓,写打鼓的人,展示高原的民俗民风,以及高原人奔放雄健的精神气质,表现了陕北高原人民蓬勃的生命力,所以在教学中,注重多学科融合,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陕北黄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的与众不同。

一、教学思想的反思

《安塞腰鼓》是一篇自读课文,是一篇带有诗情画意的散文,这种诗情是从黄土高原生长出来的,具有粗犷,豪放的特点,又是从高原上“一群毛腾腾的后生”身上散发出来的,充满生命的力量。

语文学科它的工具性比较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体现语文这门学科特点,教学学生识文解字,掌握其中的写作方法,从中懂得做人的道理,如果在课堂上只讲语文知识,就显得枯燥,单调,所以我们还要深挖语文学科以外的知识,看看文章中有没有其他学科的融合,语文教学中有音乐舞蹈的融合,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审美能力,语文教学中有史地的融合可以让学生明史鉴,晓天下,语文教学中有理化的融合可以让学生精准理性有逻辑的分析判断事物,多学科的融合,既可以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可以增长见识,达到所有科目同步提高的效果。

二、教学设计反思

《安塞腰鼓》一篇地域性很强的一篇文章,在设计之前,认真研读教材,查找资料,依据教师用书的参考建议,采用多种方式的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方法,力求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课前让学生搜集安塞腰鼓的视频,安塞的地理位置,黄土高原的地形特点,安塞腰鼓有关的歌曲等,为上课做准备。

导入的时候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片段,让学生欣赏安塞腰鼓集舞蹈、音乐于一体的大型表演,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做了详细的介绍:“天下第一鼓”安塞腰鼓。安塞腰鼓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也是陕北人民精神风貌的象征。在古代既是激励边关将士冲锋陷阵、浴血奋战的号角,也是将士凯旋的欢迎曲。如今它已成为中华民族坚毅不屈、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象征。让学生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课中当学生问道“为什么只有黄土高原才能生养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呢?”用地理知识来给学生讲解黄土高原的地形特点,可以说只有厚重的黄土高原,才能生出一群群茂腾腾的后生,只有厚重的黄土,才有西北高原的汉子们,学生们对磅礴、壮阔、豪放、火烈的安塞腰鼓就有了更深的了解。

课的结尾播放:李政飞演唱,孟海平作词,孟海平作曲的《吉祥腰鼓》,在音乐的激荡中,把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再次显现出来,也把本课推向高潮,学生在欣赏中结束本课,余味悠长。

三、教学过程反思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又是一篇抒情性散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反复朗读,在诵读的基础上掌握文章的主题,由于诵读时间过多,在时间的把握上有点偏重朗读,导致后面分析课文不细,也没有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余地,在学科融合过程中,由于教学资源缺乏,资料有限,虽然有其他学科的融合,但对深度融合欠缺,甚至是生搬硬套,在授课过程中没有把握好量,导致重难点没有凸显出来。

四、改进措施

1、人文性和工具性极强的语文学科,融入其他学科的教学,是不是有点强学科所难,但是受课题的约束,我们不得不融入其他学科,但怎么融入,怎么衔接的融入,怎么有机的嵌入,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思考。

2、语文教师拿到一篇文章,我们要探讨,如何传道、授业、解惑,从那些方面入手,安塞腰鼓就是让学生学习抒情散文的特点,学习安塞腰鼓磅礴、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进一步了解安塞腰鼓、黄土高原、西北汉子,学习集音乐、舞蹈于一体的安塞腰鼓,在诵读中感受,在欣赏中审美,所以我要多角度,多方式,多思维恰如其分的融入其他学科,很好的的进行语文学科的教学。

一篇文章,却融合了地理、音乐,舞蹈等学科方面的知识,让不仅学会了本课的有关的知识,还学到了地理和音乐等方面的的知识,受益匪浅。

《安塞腰鼓》课堂教学反思 篇10

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安塞腰鼓》,循着安塞腰鼓给我们的感觉,朗读着品味着,学习着排比句。今天,我们又回归整体,由“表演前的静”读到“表演时的闹”到“鼓声停息后的静”。再抓住“好一个安塞腰鼓!”来读第二部分内容,学习其反复手法:师生、男女生配合读,说出:“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在。”了解表现安塞腰鼓的四个方面后,再引导学生探究:这四个“好一个安塞腰鼓”感情是不是相同?仔细品读,大家发现作者在反复中表达的感情是层层深入的:赞叹——震撼——敬贺——沉醉。

此时,我又抛出一个问题:作者仅仅是在赞颂安塞腰鼓的无穷魅力吗?由鼓及人,学生找出了写击鼓后生的词。我在黑板上写下了:黄土高原、击鼓后生、安塞腰鼓。什么样的黄土高原呢?与我们这儿比较一下,学生说出了环境的恶劣:荒无人烟、寸草不生、飞沙走石。大家一起想象黄土高原*的生活。这样的*击出了这样的腰鼓。我让他们比较“搏击”与“敲”有什么不同。学生埋头读第十二自然段,我启发:他们是在用什么与什么搏击?学生们纷纷举起手:他们用不屈的意志与恶劣的环境、厄运搏击。正因为“搏击”才有“鸡啼”,两相联系,学生看到了“充满希望的明天”。

最后我总结道:“安塞腰鼓气势磅礴,惊心动魄,被称为‘天下第一鼓’。天下第一的仅仅是腰鼓吗?”学生们更深刻地领会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不屈精神。

至此,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和拓展,深入作者内心世界,从心里与作者产生共鸣!学生的学习,从浅层到达了深度,有了一个由浅入深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