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教学 > 语文教案 > 教学反思 > 《再见了,亲人》的公开课教学反思范文(通用8篇)

《再见了,亲人》的公开课教学反思范文(通用8篇)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2.41W 次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再见了,亲人》的公开课教学反思范文(通用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再见了,亲人》的公开课教学反思范文(通用8篇)

《再见了,亲人》的公开课教学反思1

一、整体入手,感知情感

教学开始,我从题目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亲人(有血缘关系的人叫亲人),并把这解释写在了题目的下方。在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后直接进入课文的学习。题目中的亲人指的是谁?为什么称他们为亲人?

二、从典型事例入手

课文写了他们的那些事?让学生从文中找到他们为志愿军战士做的事。学生在寻找事例的过程中不但了解到志愿军战士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大娘为了志愿军失去了唯一的下孙孙、小金花为了志愿军失去了妈妈、大嫂为了志愿军失去了双腿)而且对课文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三、创设情境,品读词句

课文语句朴实,可蕴含的情感深厚。为了让学生能进一步的体会志愿军与朝鲜人民那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课堂上我说:“在座的同学们,你们就是即将离开朝鲜的志愿军战士,你该如何与朝鲜的亲人们话别?哪位是穿过大娘洗的衣服的战士?那位是吃了大娘冒着硝烟送到战场上来的打糕的战士?哪位是小金花和妈妈救出的老王?谁是吃了大嫂挖的野菜的战士?……”这一系列的问题一出,多数学生被我带到了课文中,他们都努力地把自己的情感通过自己的朗读体现出来。

四、再创情境,升华情感

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是文章情感的升华,为了让学生的情感也得到升华,也把我的课堂推向**,我有创设了另一个情境:我让班上两个组扮志愿军战士的角色,两个组扮朝鲜人民的角色,让他们进行话别。

整节课,我已经把学生带入了我预设的课堂之中,学生也融入到文本中。

高兴之余,静下来想一想,存在这有不足指出,在课堂中有时没有充分的体现学生自主学习。

《再见了,亲人》的公开课教学反思2

接到王主任布置的这个讲课的任务后,我很有压力。因为期末考试临近,每个老师要忙着赶进度,学校还有那么多的检查工作,需要我去准备。在选择课题时,我其实满可以选择对我来说比较好讲的略读课文,因为以前讲过两节公开课,讲的略读课文,应该说对略读课文的教学思路比较了解,再者,如果讲略读课文,正好可以讲《彩色的非洲》一课,这也正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篇课文。但是,我想,学校既然提供了这样的一次机会,我就应该借这个机会锻炼一下自己,挑战一下自己,所以,我就选择了《再见了,亲人》这篇比较陌生的讲读课文。

课题虽然定下了,我却一下陷入迷惘不知所措之中,这样的一篇文章摆在这儿,你老师怎样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文章,解读文章,这需要老师这个导演的重新排阵布兵。在网上查看了很多的资料,但是,这么多的教学构想摆在了一起,我又花眼了,到底怎样教,还是糊涂一片。这个周双休日,我一直呆在电脑眼前,打备课,那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我给自己定的任务是这两天必须把课备出来,下个周一还要试讲一下。当时的那种感受就是既要着急把课备出来,又是老虎吃天不知从何出下手,真可以用水深火热来形容。

我困惑、迷茫、混沌,有时也怀疑:我耗费这么大的精力,牺牲自己这么多业余时间,值得不值得?我讲一节公开课的意义到底何在?是在同事们面前证明我的能力吗?是想博得领导的赏识吗?说实在的,刚开始,这些想法可能或多或少都有,但是,到底讲一节公开课对我来说什么意义?到底对我的平日教学水平有没有提高,又会有多大的提高,我还是不能把握。不管怎样,排除全部杂念,专心地备课,我对自己说。

现在是咬着牙挺过来了,回头想想,我忽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哦,讲读课文原来就这样教就可以了,哦,我把握教材的能力在无形中得到提高了,即使现在,让我再去上一节常态课,我也会把上公开课的那种状态、那种对教材的把握迁移过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你就是被小金花妈妈救出的老王,请你向小金花告别,大娘还是不舍得走啊,让我们再次恳求大娘。我想,一个人如果真正要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这个痛苦的过程都会经历的,只有从痛苦中走过来,才会真正品味语文大课堂带给我们的甘甜。现在想来,这一切的一切,就像窦桂梅老师所说,原话我忘了,意思就是多讲几节课,慢慢地,你会真正把那些经过精心准备、反复琢磨的方法、语言等等,内化为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不管什么时候上课,就会信手拈来,或游刃有余,或触类旁通,或旁征博引。

今天我之所以先想谈谈自己备这节课的一个情感历程,就是想和大家分享:或许这样的情感经历我们每个人都有,但当我们从迷惘中走出来,从痛苦中走出来,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好。所以,今天这节课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对我来说,已无关紧要,关键是透过这节课,我好象有点领悟到语文教学的一点精髓,一点奥妙,一点喜悦,这种感觉真得很好。

《再见了,亲人》是我们五年级语文教材第八单元也是最后一个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个主题单元安排的目的引导学生在阅读这些生动感人的故事的同时,思想受到熏陶感染,情感得到陶冶升华,感受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在备课过程中,我做到了六个注意:

一、注意目标的单纯性

一节课,大目标的定位一定不能贪多,如果,这我也想体现,那一点我也想展现,往往会造成“走教案”的现象,结果哪一个目标也没有落实到位的。这就是我以前就讲过的,在取舍目标时,一定要舍得,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这节课,我的目标就定位在“激情”上,所有的课堂教学环节全部是围绕怎样激发学生的感情,调动学生的感情,让学生从心底里感受到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伟大友谊。

二、注意合理运用教案

把教案的部署真正幻化为自己头脑中的思路,而不是一味地想教案,我下步该怎么做。记得以前,讲《卡罗纳》包括讲《彩色的翅膀》,当时,在学校自己试讲时,我就特别拘谨,一个是教案不熟,一个是我的课堂教学功力不足,注意力完全在教案上,而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就势必造成没有看着学生的眼睛去教书,眼睛是“瞪空”状态,学生你表现你的,老师我想我的教案,出现了老师和学生两层皮,教和学两层皮的状况。所以,在真正参加讲课比赛的时候,包括这次的讲课,我总结了一个经验就是:尽可能要做到教案的熟练,《彩色的翅膀》一课,我光往书上写教案,就一个字不落地把老师上课要讲的话全部写下来,我写了四、五遍。把这些做到以后,我又试着不去想开头、不去想每个环节的过渡语,只是把大纲写了下来,再最后我的脑子就没有教案了,而完全把精力放在学生身上,和学生共呼吸,共感受,我觉得这样老师才能真正投入进去,才能和学生、和课文融为一体。当然,今天的这堂课,我的教案还不太熟练,所以,有时,我自己就能感觉到,我游离了学生,脑子在想我下一环节怎么教,自己感觉不是完全融入进去了。

三、注意以读为本

当时,王主任给我布置任务的时候,就嘱咐我一定要把握住一点,就是让学生要多读书。所以在备课时,我也是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以读为本”。李萍老师是个有心人,她说,当时她看了一下钟,学生从8点20正式开始读,一直读到下课,也就是说学生读了20分钟的时间。其实,让学生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这也是我这几年教学摸索出的一条规律,有的时候,老师讲的真可以不用过多,老师讲的是老师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而学生自己读才会有自己的感受,而且这种感受是最深刻的,直接作用于他的心。杨老师曾经写过一篇博客《让我们读吧》,写得非常好,因为我也有相同的感受。正像王主任讲过,语文课堂就应该书声朗朗,在读中,学生学会了理解,在读中,学会了品悟情感。

四、注意情景创设

语文课堂是一个充满感性的课堂,只有老师充分发挥自己导演的身份,想办法创设情景,才能真正把学生送进文本,让他们全身心地去感受、设身处地地去感受,才能让学生真正达到自己的情感与文本的统一。在这节课上,我主要是运用语言的魅力,把学生送就情景。如:就在这小小的站台上,他们手拉着手说:“再见了,亲人”,他们手握着手说:“再见了,亲人”,列车就要开了,他们还挥舞着手说:“再见了,亲人”,列车开远了,他们还在大声呼喊着,:“再见了,亲人”。再如,看,那位拄着双拐的大嫂从人群中挤了过来,让我们快去扶一扶这位为我们挖野菜失去双腿的打扫吧,读吧,同学们。还有,通过音乐来创设情景,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本节课,为学生的朗读,我配了音乐,这也是杨老师在听完试讲时,给我提的一点非常好的建议。两节课比较起来,加上音乐的效果确实更容易把学生送进情景。李萍老师说,这里的配乐有点太悲伤,我们也有同感,但一时之间确实也找不到更好的音乐,就凑合着用了。但是,如果像李老师所说配《再见了,妈妈》或《送战友》,这样的歌曲类的音乐,我当时也配了配,自己随着音乐读了读,效果不是太好,所以,就没有选择歌曲类的音乐。以上所说的用音乐创设情景就今天要讲的第五条——注意引用外援。

五、注意全班学生参与

这一条是在我试讲之后,宇老师给提出的一条很好的建议。试讲时,在让学生送别的时候,只是请单个学生读,其他学生听,不利于全班学生参与,只是给了个别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所以,宇老师就建议我,谁想和大嫂送别吧,都可以站起来读,给每个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宣泄自己情感的平台,我和杨老师都感觉这个方法很好。

这样,通过我们五年级教研组的齐心协力、集体备课,才有了今天课堂上呈现的效果。

时间紧张,刚才的谈话可能思路有点混乱,望大家谅解。再者,本堂课中自己还有很多地方没考虑周全,做得还很不够,衷心地希望大家不吝赐教。

《再见了,亲人》的公开课教学反思3

《再见了,亲人》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本文是一篇浸透了中朝两国人民深厚感情的抒情文章,以情为线索贯穿全文。作者采用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现手法,描写出了一个依依惜别的感人场面。课文分别选取了送别路上在火车站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告别的场面。在送别路上,记叙的是三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大娘、小金花、大嫂,引入那些令人难忘的往事的回忆,把现实的告别场面与往事结合起来,可以说是人物典型、场面典型。因而文章很有感染力。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学生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思想教育。

今天,听了毕老师讲的《再见了,亲人》一课,从课堂呈现的内容来看,毕老师在这一课的备课中准备得特别充分,搜集了很多的资料,毕老师在本课的导入新课方面让我感受很深,首先,毕老师从引领学生对“亲人”进行理解,尤其是让学生抓住“亲人是怎么关心你的?”学生争相回答亲人对自己的关心,积极踊跃。接着毕老师引导学生,是呀,亲人一般是有血缘关系的人,比如,父子之情,兄弟之情等等,我们还会把在我们遇到危难时伸出援手的人也称为亲人,比如在非典时期冒着生命危险救护病人的医护人员;在汶川地震时期冒着生命危险救援伤员的解放军战士等等。最后,毕老师导入新课,那么,我们的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之间也称为亲人,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四课,学生齐读课题。

毕老师这样的开头导入,既能够激发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又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毕老师紧紧抓住本篇课文的特点,因为课文的题目“再见了,亲人”直接以“亲人”做题目,另外,文章的结尾处,“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也多次出现“亲人”,这里的“亲人”指的是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的友谊,这样学生对“亲人”的理解一定会在学习课文后更进一步。不过,在这里有一点需要和毕老师商榷的是,在导入语中对于“亲人”的概念的解释,是否需要更精准一些?

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毕老师直接让学生进入了第二个思考题的检查,我建议毕老师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最好要有字词的检查环节,因为本课的生字词还是比较多的,尤其是有些生字也比较难记,比如“噩、耗、役、跺、垮”等字,最好让学生读一读,个别字要重点指导,这也是学生容易写错的生字;另外,建议毕老师要引领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这也是高年级学生应该具备的语文能力。

《再见了,亲人》的公开课教学反思4

《再见了,亲人》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这篇课文感情真挚,语言凝炼,句式参差多样,篇幅较长,是一篇训练学生语言文字的好文章,也是训练学生朗读的好教材。

如何根据教材提高学生语文整体素质出发,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和谐发展,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呢?我的做法是:

1、这篇文章虽然语言凝炼,感情真挚,可由于课文所写故事离生活较远,给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增加了难度,所以我在上课开始,先结合地图简单地向学生介绍了课文的写作背景,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然后我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这样不仅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一开始就让学生走进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境之中,初步感受到中朝人民深厚的友谊。

2、注重体现字、词、句、篇的训练:

本课教学对字词句的理解我不是议到表面,而是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要求,如:“雪中送炭”的理解,我首先让学生从字面去理解,并说出比喻意,然后再联系上下文去理解这个词。“雪”指困难,谁遇到了困难?遇到了怎样的'困难?“炭”本文指什么?“送”大娘是怎样送的?通过理解这个词,使学生理解了整段内容,对句子的理解,我抓住课文的重点句子让学生改变说法,并把改好的句子与原句进行比较,体会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作用,并通过理解重点句子而牵一发动全身,使学生理解了整篇文章的含义。

3、提出的问题有概括性:

比如在分析第二段时,我提出小金花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些地方看出来?这一问题把整段的内容都概括了出来,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学课文。通过讨论学习,把小金花的特点分析的很透彻。

4、注重朗读训练,读中悟情: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可见读的重要性,本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各种形式的读,有自由读,有个别读,有齐读,让学生从读中体会中朝军民的深厚情谊,进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5、注重培养学生想象力:

该文语言凝炼,为培养学生的语感,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启发他们展开想象,丰富课文内涵,拓宽思想,强化积累。如启发学生想象:八年来,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课文后三个自然段,通过朗读引导,让学生想象千千万万个大娘、小金花、大嫂到车站送行的情景,这样不仅对学生理解课文很有帮助,而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6、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导、扶、放”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第一自然段与大娘话别的情景时,我采用了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是全文的重点段,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深情厚意,第二段采用“扶”的方法,第三段放手自学,这种“导、扶、放”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教给了他们读书的方法。

《再见了,亲人》的公开课教学反思5

本篇课文为叙事抒情散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课文感情真挚强烈,叙事抒情相互交织,语言亲切感人,构思精巧别致。

在上课之前我先给同学们播放了整篇课文的朗读音频,有利于他们正确发音以及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朗读训练,读中悟情。俗话说:“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可见读的重要性,本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各种形式的读,有教师示范读,自由读,个别读,齐读,让学生从读中体会中朝军民的深厚情谊,进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本篇文章语言凝炼,为培养学生的语感,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启发他们展开想象,丰富课文内涵,拓宽思想,强化积累。如启发学生想象:八年来,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课文后三个自然段,通过朗读引导,让学生想象千千万万个大娘、小金花、大嫂到车站送行的情景,这样不仅对学生理解课文很有帮助,而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不足之处在于学生课前没有预习,导致教学过程有些吃力,没有引导他们更深入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尽量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

《再见了,亲人》的公开课教学反思6

虽然自上次学校举行课堂教学大赛以来,自己逐渐走进了课堂,找到了很久以前自己的课堂中徜徉的感觉。但是还是非常苦恼的是语文课中第二课时怎样将语文的语言文字训练回归到我们的课堂中,课堂上学生的发言频率如何提高呢?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去探讨语文的课堂的时候,成了我最大的心病。今天的《再见了,亲人》又让我有如此的感觉。

清明节假期前,我们已经进行了第一课时的教学,今天开学我直接讲了第二课时,课堂上,我主要围绕课后的一个问题去作为课文的主线:课文题目是再见了亲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亲人”?学生自由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相关的句子,想象当时的情景。这个问题的呈现是从课文的情感的角度去出发,目的是找到与此相关的语句,从语句的相关的词语中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这是我在设计的时候所想到的本课与语文的语言文字训练就是批文入情。学生在读书的时候,我的心里就在默默的想,学生的发言会积极吗?课堂上会出现思维的辩解吗?带着这种忐忑不安的心情走下去的时候。事实确实像我想的那样,开始交流的时候让学生按照读句子—谈感受—说情景—感情读的方式去走,学生觉得太难,竟然没有一个人举手回答问题,我又降低了难度,只读句子。举手的时候三三两两,只有让学生去回答。我作为补充,整个课堂中,参与到课堂中的学生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课堂上老师补充的还是比较少的。虽然我一直在践行简简单单的教语文,可是课堂上还是呈现了学生面对简单问题时的不回答。

回想起来,造成这样原因的是:

1、《再见了,亲人》离我们学生的的实际生活太远,学生对于时代背景了解得不够透彻,主要是我呈现的比较少,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

2、越简单的语文,可能是一个大的问题,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思考起来就可能有问题,可以从一个段落开始,教给学生方法,学生可能对于文字的理解更深入一些。

3、课堂上缺乏对于学生积极发言的督促,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

对于课堂上学生的发言,我觉得对于我们班学生应该设计一个表,记录每一节课的发言次数,每周一总结,好的进行适当的奖励。

在近段的课堂上,我想实现的语文角度上在语文课上实现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学生上课堂上积极发言,课堂上呈现课堂上学生思维的争论和辩解。

《再见了,亲人》的公开课教学反思7

曾亲眼看到支玉恒老师上《再见了,亲人》一课,亲眼看到支老师的点石成金之术——平淡而拖沓的朗读是如何变得抑扬顿挫,充满激情;胆怯、紧张的情绪如何演化为“脸通红、眼发亮、手高举”——这样的课堂情景实在无法从脑海中抹去。也因此,内心也有了一个小小的祈愿,愿自己也像这般地来演绎这堂课,就这堂课!然而,当我真的模仿着在上这堂课了,上完后,我却不无沮丧地发现——我仅仅只是演绎了一个效颦的“东施”。

蹙眉篇——课题“三”读

支老师的开篇就是读课题,创设三种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入情入境,读出了不同的语调。真正使朗读做到“顿挫紧随情景变”。且让我也随之一试:

师:同学们,现在亲人就在眼前,一边握手,一边说“再见了,亲人”。

(当老师创设这样的情景后,学生很深情地读“再见了,亲人”,语速较慢。当然,发生这样的情况是我预料之中的。在当时支老师的课堂中,也是如此。)

师:(握住一位同学的手,一边握手,握手的动作根据学生的朗读节奏略显夸张,一边模仿同学的朗读):和人握手道别时能这么说“再—见—了,亲人”么?

同学们都笑了,很明白刚才的读法还不够好。接着,我便学着支老师的样,再次握住同学的手,轻抖着,深情地说,“再见了,亲人”,然后,让同学们也握着手,边体会边读。记得在支老师的课上,学生马上感知了当时的情景,有了截然不同的朗读。

但,当我也握着学生的手,模仿着支老师进行示范朗读时,却发现这种方法其实不适合我。第一,我不具备能把文章的意境、情韵用准确的声调、气势和极富有魅力的声音外化的功力,我只能“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激昂处却还不出他个激昂,第二,作为一个江南女子在与人分别时,鲜少会紧握双手,以握手的力量与轻微的抖动来表示内心的激动。因此,我示范这个动作,已是不妥,用细弱的声音范读,更是不妥。

可想而知,课堂的效果那真是差之千里,当学生自己握手体会时,全失了那种与亲人分别的深情,替而代之的是一些顽笑,一些杂乱。因为此,它也影响了第二、第三次创设情景读课题的效果,甚至影响了对这篇课文的进入。

这真的是一次完全失败的模仿。

在模仿特级教师的“行”时,我忽略了他们的“神”——特级教师那举手投足中的种种都是时间的积淀,是经验的历练,非一日之功呵!

犹记得钱梦龙老师对青年教师的谆谆教诲:每次备课,自己要把课文一遍遍地读,反反复复地琢磨。不同的课文,要有不同的读法,直到确实读出了自己的心得,品出了独特的味儿,才进一步考虑“教什么”和“怎样教”。只有这样,教学中才常有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的快感,也就能教得有激情。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修炼的第一步也许就该从这里开始。然后,在不断的学习、思考、实践中,丰厚起来,找到自己的魂和神。

捧心篇——“反题切入”

支老师在这堂课上,故意反题切入,说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没有血缘关系,他们不是亲人,因此哪来“再见了,亲人“一说呢?由此引起学生异议,引发了学生为了驳倒老师自觉主动热情地探究课文的欲望,使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我也采取了如上一问。谁料,话刚完,学生就纷纷举手,其间一个学生插嘴道:“老师,你说得不对,因为朝鲜人民和志愿军都为对方付出了血的代价,他们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难道这样的付出还不能算是亲人吗?”说实话,我一下子就有些楞了,因为在支老师的课中,这句类似的话是在把老师说服了,感动了,最后在课临结束了,才水到渠成般出现的。它是感情的升华,由此也顺利地完成了板书:“不是亲人——就是亲人——胜似亲人”。

然而,今天,在我的课堂上,这样一句精妙的话,来得却是那么不是时候。

我知道,这也就是课堂预设和生成间的矛盾。我也知道,此刻,所做的也只能是顺着这个同学的回答,要求学生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找出能反映朝鲜人民和志愿军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然后进行交流。可是这样一来,我所期待的那种学生为了驳倒老师而产生的浓厚的学习兴趣会至少减至一半,我所希望演绎的精彩片断便会无处上演——要知道,我也预想了学生会怎么想方设法读好课文,以此来感动我,而我又该如何“铁石心肠”一些,引导他们进一步读好课文;我也预想了学生会怎样来说服我,而我又该如何用挑衅式的语言,促使他们说话时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我不知道我是如何把这个同学搪塞过去的,我说,那只是他的一人见解,我相信很多同学还没考虑好,现在就请大家进行第二轮阅读,通过抓事实来说服老师,抓情感来感动老师。然而,课堂已经不是浑然天成的了,因为它的不自然,它的牵强,这场辩论终究没有演绎出高潮,学生也未达到眼发亮,脸通红,手高举的境界。而我,心中因有不安,也无法投入。

其实,如何处理好课堂预设和生成间的矛盾,课程标准早就告诉我们: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然而,仅有预设是不够的,教学的“人—人”系统,是主体的、能动的、活跃的人的活动,只有当预设与生成统一起来,才会真正构成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的美。我们的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只是,仅仅为了满足我平面的,头脑中的抄袭来的一幅画面,我堵死了这意外的通道,浇灭了学生智慧的火把,让自己带领着42个孩子走上了一条没有激情的行程,让生命的活力在这里黯然。而真正的理想的课堂,不应该是我独自一人演绎我设想的画面,那应该成为对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的成全。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个性灵魂的课堂教学也是不具有生成性的。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抄袭,不可重复的。“东施”的效颦永远只能是一个笑话,一个警戒。

《再见了,亲人》的公开课教学反思8

《再见了,亲人》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全文是以志愿军对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情景,通篇都是志愿军说的话,透出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之情,表达了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厚情谊。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根据课文内容,预设教学环节,并在课堂中及时调整思路,教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反思如下:

一、整体采用“导,扶,放”的方式。

根据这篇课文情感饱满、段落相似的特点,我先引导学生通读感知课文内容,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与志愿军的告别场面,把握情感基调;再指导学生学习第一段,弄清大娘为志愿军做了哪几件事?这表现了朝鲜人民和志愿军之间的什么感情?然后分小组讨论第二段,让学生主动逐段说你最感动的地方?抓住重点词句段分析朝鲜人民冒着生命危险为志愿军所做的事!最后放手学生自学第三段,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二、加强朗读,注重个体感悟

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的话别,课文是透过大娘、小金花、大嫂三个人物来描写的。人物身份的不同,回忆的事例也不同,因此朗读的情感也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读懂、读好句子,领会文章蕴含的意思。紧扣重点字词如:雪中送炭、唯一、同归于尽等,让学生对不同的个体进行不同的朗读尝试。对大娘,怀着敬重;对消金花,怀着亲切;对大嫂,怀着关切。通过不同角色的朗读体验,深深地感受朝鲜人民与志愿军的深情厚谊。

三、存在不足及今后方向

在教学中,我采用个别读、齐读、自由读等方式朗读,但是效果不佳,整体朗读没有得到逐层提高。教师语言不十分简洁,过渡不十分自然。在课堂的结束部分,让学生通过朗读或说几句心里话来表达对朝鲜亲人的敬意和感谢,以抒发自己内心体会。学生说得也不很理想。

话别总是双方的,在依依惜别的时候,朝鲜人民是怎样想的,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课文中没有直接写,但是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些。应该启发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写一写,进一步体会中朝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中朝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拓宽学生课外学习面,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是今后努力的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