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教学 > 语文教案 > 教学反思 > 《人物描写一组》课堂教学反思

《人物描写一组》课堂教学反思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1.36W 次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物描写一组》课堂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物描写一组》课堂教学反思

《人物描写一组》课堂教学反思 1

今天开始进入第七单元的学习,《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是《人物描写一组》一课的第一个片断。这个片断主要写了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反映了小嘎子顽皮、机灵、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课一结束,总体觉得孩子们的学习状态还不错,反思自己的行为有亮点也有不足,遗憾之处:

1、课的准备不够充分,从孩子们欣喜的眼神中能感受他们对小嘎子这个人物形象的喜爱,在读的基础上,要是配上相应的视频课件我想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2、课的容量不够大,教学时,教师给出的问题指令后语言还比较啰嗦,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这应引起警惕,原计划,第一片段的学习之后应可以穿插一个练笔训练的(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他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片段的篇幅不长,孩子们学起来也比较容易,原计划的我还希望这样的课堂还可以导读《同步阅读》的的《人物描写一组》中的一个片段。

反思上述情况,主要原因还是老师在课堂上的放手不够,对于能学得懂的部分就不要一再强调导致课堂时间的浪费!

一、学生的表现:

1、课的导入能引起孩子的共鸣。当问到以前课内外读物中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学生的思路还是比较开阔的,知错能改的廉颇、聪明淘气的马小跳、忠厚老实的鲁肃、英勇机智的武松……

2、课前预习比较充分。当我提到“小嘎子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同学们纷纷提到嘎子聪明、机灵、善良、狡猾、有心机……准确的回答说明了课前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

3、围绕“小嘎子”展开学习,抓词找句,认真研读,感悟学法。

课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最精彩的还是摔跤的动作上对小嘎子极为细致的动作描写,我让学生找所有的动词,谈体会,模仿想象画面,在此基础上,找到描写的精彩句子,研读谈体会,可以更加形象地看出小嘎子怎样的性格特点。研读如下句子:

句1: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一搂。

句2: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句3:小嘎子已经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感悟写法,作者把人物形象描绘得如此生动,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动作心理),再次朗读体会。

4、能否学以致用?第二次摔跤,看看小嘎子又会用什么招?续写《小嘎子与盘墩儿比赛摔跤》

二、希望:

1、透过文本展开阅读,可以读读《小兵张嘎》原文或观看相应影片。

2、通过文本展开阅读,读读课外有关描写人物的文章或配套的《同步阅读》。

《人物描写一组》课堂教学反思 2

《人物描写一组》这篇课文由3个独立的片段组成。《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选自中篇小说《小兵张嘎》,《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儒林外史》,《“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红楼梦》,题目为编者所加。这3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三个人物形象,每一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可以说这3个片段是人物描写的经典。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通过对3个片段的阅读,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二是从中体会作家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及细节描写等写人的方法。另外,还要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我觉得做的最成功的是:小组合作学习。

1、自主学习。教学时,我采用先自主学习,后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按座位分成三个大组,分别自主学习三个人物描写。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请第一组同学重点分析“小嘎子”形象;第二组重点分析“严监生”形象;第三组同学重点分析“王熙凤”形象,自主学习完后,请各组学生上黑板板书“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他写得不完整之处本组成员可以上来补充,词语不要重复,看哪组分析得最全面,这时每组不甘落后,几乎每位同学都想到黑板上来写上几笔。第一轮学习任务是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完成的,这时黑板上出现这样的内容:小嘎子灵活机智自以为是颇有心计顽皮好斗;严监生爱财如命吝啬爱惜东西节约守财奴刻薄;王熙凤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做事招摇、爱打扮伶牙俐齿。

2、加强朗读训练,让每组同学在课文中找出从那些地方给你留下这样的印象,找出语句描写来读一读。如果你读的部分和你分析的人物特点有不相符之处,就会让小组失分。通过学生读课文中相关语句,加恭恭敬敬A以分析,小嘎子的“好斗”没得到认同,严监生的“爱惜东西、节约”没得到认同,王熙凤的特点概括的最恰当,没有争议。最后第三小组获胜。这次合作,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人物特点分析到位,尤其是王熙凤这个人物形象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是颇有难度,但通过合作与竞争,恰恰是分析得最到位最透彻的。

在与大家的交流中,我感到自己在语文教学上还应该从细处,从深度上下功夫。比如,随着学生语文能力的逐渐提高,应该学会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辨析多音字的读音。比如“叉”这个字一共有四个读音,在本文中,这个字在同一句话中出现两次,两次的读音却不一样。此外在交流完三个主要人物形象后,我想和学生一起总结描写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总结完之后顺势组织一个习作,让学生挑选身边的同学和老师,抓住他的性格特点进行片断描写,最后让大家来猜猜他写的是谁。但是由于我没有考虑到时间的问题,所以最后学生最精彩的写作没有呈现出来。

从这节课中,我发现了自己以后在备课时,要多点考虑到容量和时间的问题,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交流和碰撞,以产生新的学习知识。总之,一次上课,一次收获相信在不断的磨炼中,我也会不断进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