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教学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 化学课教师教学设计案例

化学课教师教学设计案例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1.31W 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化学课教师教学设计案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化学课教师教学设计案例

化学课教师教学设计案例1

教学重点:

用过滤和结晶分离混合物的一般原理。

教学难点:

利用结晶方法,分离几种可溶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

教学过程:

引言:在生产生活中,人们所接触到的物质很多都是混合物,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需要,常常要把混合物里的几种物质分开,得到较纯净的物质,这叫做混合物的分离,过滤和结晶是最常用的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板书)第四节过滤和结晶

一、过滤

1.定义:过滤是把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2.原理:过滤时,液体穿过滤纸上的小孔,而固态物质留在滤纸上,从而使固体和液体分离。

3.操作方法:

例如:粗盐提纯(请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展示粗盐,让学生看到粗盐上的沙子等不溶性固体物质,以利于学生思考。

(演示实验)粗盐提纯

归纳出:

(1)步骤:

①在烧杯中溶解粗盐

②过滤

(2)注意事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0.5cm

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处

烧杯靠在玻棒上倾倒液体

(3)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加速溶解

过滤——引流

让学生总结过滤作为分离物质的一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过滤是用于分离不容性固体和可溶性固体的一种方法。

设问过渡:如果要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固体能用过滤的方法吗?如果不能,想一想能用什么方法来分离它们?

二结晶

1.定义:溶质以一定几何形状的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

2.原理: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它们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结晶的方法加以分离。

(讲述)常用的结晶方法主要有两种,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态溶质,一般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晶体;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态溶质,一般可以用冷却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质结晶析出。

例如: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应怎样分离?

(演示实验)在烧杯中加入10g和NaCl混合物,注入15mL水,加热使混合物完全溶解,然后冷却,观察的析出,再进行过渡,晶体留在滤纸上,NaCl溶解在滤液中。

(讲述)我们已经知道,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80℃时,的溶解度是169g,20℃时为31.6g),因此较高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降温时,部分从溶液里结晶析出。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80℃时,NaCl的溶解度是38.4g,20℃时为36g),降温时大部分NaCl仍溶解在溶液里。过滤时,晶体留在滤纸上,大部分NaCl仍留在滤液里(这种滤液叫做母液)。

小结:

作业:课本142页习题1、2、3

化学课教师教学设计案例2

课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要求:

(1)掌握烷烃的分子组成、结构等的特征。

(2)理解同系物、烃基等概念,学会烷烃的命名。

(3)理解同分异构体概念。

(4)了解烷烃系列的性质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要求

(1)基本学会烷烃同分异构体的分析方法,能够书写5个碳原子以下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

(2)从甲烷的性质推导到烷烃的性质的过程中,学会从一种代表物质入手掌握同系列有机物性质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实践活动、探究实验和多媒体动画等,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研究科学和探索科学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教学重点】

本课时的重点和难点都是烷烃的性质和同分异构体概念的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导入]

1、甲烷的分子结构有什么特点?甲烷有哪些主要化学性质?

2、什么叫取代反应?举例说明。

[自主学习]

1、课本54页"学与问"试归纳出烷烃在结构上的特点。

2、阅读教材55页,试归纳出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归纳小结]

化学课教师教学设计案例3

一.本周教学内容: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二.重点、难点:

1.本节的重点是水的离子积,氢离子浓度、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2.本节的难点是水的离子积,有关溶液pH的简单计算

三.具体内容:

(一)水的电离

1.水的电离

2.水的电离程度

3.电离平衡常数

4.水的离子积

5.需注意的

6.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二)溶液的酸碱性与pH

在电解质溶液中的存在

2.溶液的酸碱性与c(H)、c(OH-)的关系

3.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4.溶液酸碱性的表示

的测量

(三)pH的应用

1.医疗上

2.生活上

3.环保领域中

4.农业生产中

5.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

(四)酸碱质子理论

A.溶液pH的计算方法

B.实验测定酸碱滴定曲线

1.实验

2.酸碱指示剂在中和滴定中的应用

典型例题

[例1]将pH=4的酸溶液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可能是()

A.等于7B.大于7C.小于7D.无法确定

解析:考虑弱电解质电离的特点和pH的计算。

[例2]今有HA、H2B、H3C三种弱酸,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反应规律,它们之间发生下列反应:HAHC2-(少量)=A-H2C-;H2B(少量)2A-=B2-2HA;

H2B(少量)H2C-=HB-H3C,回答下列问题:

(1)相同条件下,HA、H2B、H3C三种酸中,酸性的是____;

(2)A-、B2-、C3-、HB-、H2C-、HC2-六种离子中,最容易结合质子(H)的是_____,最难结合质子的是_____;

(3)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H3COH-(过量)_______________;

②HA(过量)C3-________________。

解析:掌握酸碱质子理论。

[例3]1体积pH=2.5的盐酸与10体积某一元强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碱溶液的pH等于()

A.9.0B.9.5C.10高中语文.5D.11.0

解析:考查与pH有关的计算。

[例4]有人曾建议用AG表示溶液的酸度,AG的定义为AG=lgc(H)/c(OH-)。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在25℃时,若溶液呈中性,则pH=7,AG=1

B.在25℃时,若溶液呈酸性,则pH<7,AG<0

C.在25℃时,若溶液呈碱性,则pH>7,AG>0

D.在25℃时,溶液的pH与AG的换算公式为AG=2(7-pH)

解析:考查对溶液酸碱性的认识和对定义的理解、运算。

[例5]pH=3的两种一元酸HX和HY溶液,分别取50mL加入足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收集到H2的体积分别为V(HX)和V(HY),若V(HX)>V(HY),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可能是强酸

一定是强酸

的酸性强于HY的酸性

D.反应开始时二者生成H2的速率相等

解析:考查对溶液中弱酸的浓度和离子浓度的区别。

[例6]在25℃时,某稀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为10-13mol/L,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一定呈酸性B.该溶液一定呈碱性

C.该溶液的pH一定是1D.该溶液的pH可能约为13解析:考查对水的离子积的理解和影响因素。

[例7]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7的`溶液

B.c(H)=c(OH-)的溶液

C.由强酸、强碱等物质的量反应得到的溶液

D.非电解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

答案:B

解析:考查溶液中性本质的分析。

[例8]在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则该溶液的pH可能是()

A.12B.7C.6D.2

答案:AD

解析:掌握溶液pH计算的根本原则。

模拟

1.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在室温下,平均每n个分子只有1个分子发生电离,则n值是()

A.10-14B.55.6×107C.107D.55.6

2.如果25℃时Kw=1×10-14,100℃时Kw=1×10-12,这说明()

A.100℃时水的电离常数较大

B.前者c(H)较后者大

C.水的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

和温度无直接关系

3.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不变的是()

溶液溶液2SO4溶液D.氨水

4.将0.1mol/L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c(H)和c(OH-)都减小

B.溶液中c(H)增大

C.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D.溶液的pH增大

5.用pH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当氢氧化钠恰好完全中和时,消耗盐酸和醋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则V1和V2的关系正确的是()

A.V1>V2B.V1

6.在313K时,水的Kw=3.8×10-14,若在313K时,c(H)=1.0×10-7mol/L的溶液()

A.呈酸性B.呈中性C.呈碱性D.无法判断

7.水的电离过程为H2OHOH-,在不同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K(25℃)=1.0×

10-14,K(35℃)=2.1×10-1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H)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在35℃时,c(H)>c(OH-)

C.水的电离度α(25℃)>α(35℃)

D.水的电离是吸热的

8.准确量取25.00mLKMnO4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A.50mL量筒B.10mL量筒

C.50mL酸式滴定管D.50mL碱式滴定管

=13的强碱溶液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11,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比是()

A.11:1B.9:1C.1:11D.1:9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溶液中无OH-

溶液中无H+

溶液中既无OH-也无H+

D.常温下,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都有H+和OH-,且Kw=c(H)?c(OH-)=10-14

11.进行中和滴定时,事先不应该用所盛溶液润洗的仪器是(已用蒸馏水洗过)()

A.酸式滴定管B.碱式滴定管C.锥形瓶D.量筒

12.中和相同体积、相同pH的、NaOH和NH3?H2O三种稀溶液,所用相同浓度盐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和V3,则()

A.V3>V1=V2B.V3>V2>V1

C.V1>V2>V3D.V3

试题答案

3.C4.D5.A6.C7.D8.C9.D10.D

12.A

试题解析

1.根据每55.6mol水中有1×10-7mol水电离,而分子个数比与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列比例计算即可。

2.温度较高,Kw较大,所以选A;Kw较大,即水的离子积较大,说明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说明正向为吸热方向。

3.湿润的pH试纸,相当于溶液被稀释,使得酸性和碱性存在误差,但是C是中性溶液,不受影响

4.弱电解质溶液存在着电离平衡,加水稀释,平衡发生移动,c(H)减小,而c(OH-)增大,pH增大,平衡右移。

5.因为盐酸是强酸,全部电离,醋酸是弱酸,部分电离,所以全部的氢离子(包括没有电离的)醋酸中多,所以所需体积少。

6.根据水的离子积的公式,计算出c(OH-)=3.8×10-7mol/L,比氢离子浓度大,因此显碱性。

7.升高温度,K增大,说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都增加,但是是同等程度增加,所以离子浓度仍一样,但电离程度增加,平衡正向移动,说明正向是吸热反应。

8.由于量的体积精确度为0.01mL,故应选用滴定管,而KMnO4是强氧化剂易腐蚀碱式滴定管的橡皮管,所以选C。

9.混合前,碱中c(OH-)=0.1mol/L,酸中c(H)=0.01mol/L,因为算得溶液中OH-剩余,为10-3mol/L,其等于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D酸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再÷溶液体积(V1V2)。

11.锥形瓶里的待测液,物质的量一定,如润洗则多;量筒是粗量仪器,没有必要润洗。

12.因为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还有一部分分子未电离,所以所需的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