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教学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9.93K 次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乡土中国》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阅读《乡土中国》品味语言,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2、梳理全书内容,理解《乡土中国》的主旨,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3、掌握整本阅读《乡土中国》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4、引导学生认识文学作品的解读的空间,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梳理全书内容,理解《乡土中国》的主旨。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阅读整本书,学习不同类型书籍的阅读方法,积累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拓宽阅读视野,我们将终身受益。

2、写作背景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所著的一部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特点的学术著作。此书的写作,缘起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作者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乡村社会学”课程的经历。最初费孝通参考美国的教材授课,上过几轮后,他利用自己的社会调查成果重起炉灶,以中国基层传统社会——农村为对象,边研究边授课,并撰写了14篇文章,之后整理汇成此书。

《乡土中国》由作者根据自己上世纪四十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结集而成。在书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基层传统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乡土社会面貌和内在精神气质,需要指出的是,书中讲到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本书是了解中国与中国人的必读经典。作为社会学本土化的重要论著,《乡土中国》对研究中国乡土社会的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具有开创性意义;其通俗自然的用语和深人浅出的阐述,大大增强了该书的可读性。

3、作者介绍

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费孝通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是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费孝通在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该书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费孝通先后对中国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进行实地调查,提出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发展思路与具体策略。同时,开始进行一生学术工作的总结,提出并阐述了“文化自觉”的重大命题,并出版有《行行重行行》、《学术自述与反思》、《从实求知录》等著作。

5、层次结构

第二篇: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靠种地谋生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以农为生形成了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乡土社会。

第三篇:从时间格局中说明乡下人没有文字的需要,进一步为被指作“愚”的乡下人辩护。

第四篇:阐明了差序格局这一全新的概念,并与西方的团体格局作比较。

第五篇:中国差序格局下,缺乏团体道德,难以找到一个笼统的道德观念,道德依附于差序的人伦存在。

第六篇:区别了“家”与“家族”,并具体论述了它们的性质特点。中国的家族主轴是纵的,而夫妻成了配轴。

第七篇:探讨了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基本问题,用两种文化模式的对比分析了乡土社会男女隔阂的原因。

第八篇:说明了礼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在乡土社会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礼治社会中人们是主动的服从成规。

第九篇:点明了中国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法治秩序与礼治秩序的矛盾,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下发生了很多副作用。

第十篇:论述了社会冲突中的“横暴权力”与社会合作中的“同意权力”,但在农业性的乡土社会中“无为”的政治是最现实也是最理想的。

第十一篇:指明在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中,与“横暴权力”与“同意权力”并存的还有教化式的权力,中国政治性质用民主或者不民主形容都是不合适的,于是作者使用了“长老统治”一词。

第十二篇:说明血缘事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契约是很难生存的。

第十三篇:在社会变迁快的情况下,会产生时势权力;在社会变迁慢的情况下,长老权力继续发生作用。

第十四篇:详细区分了欲望和需求,在乡土社会中自然已经做好选择,人们只需靠经验按欲望去行事,而城市却不然。

6、全文分析

这本书是费孝通根据他所讲授的“乡村社会学”的课程内容,在大量的社会调查与思考的基础上写成的。它以其对传统中国农村社会的经典概括和描述而闻名于世。书中尝试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在论述这个问题时还参照了一个“他者”,即西方社会。这本书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7、写作特点

内容短小精悍、言简意赅。

《乡土中国》虽然只有七万多字,并且每一篇的篇幅都不长,但提炼的问题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视野宏大,见解精辟,颇多点睛之笔,令人耳目一新,体现出很强的学术气魄与见识。

语言平实,深入浅出。

文章虽然见解独到,思想深刻,但文字不以气势压人,反而平易晓畅、简洁明快、深入浅出。其中除了费孝通卓越的学术能力和高超的写作功力外,还离不开他对中国乡土社会的了解与情感,以及他在研究期间对中国乡土社会所做的一系列实地调查。

形散神聚,思路清晰。

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每篇文章看似主题各不相同,但其实都是围绕着中国社会“乡土性”的特点,分别从经济、文化、社会关系、社会规范、政治等角度展开,形散神聚,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2

一、课程分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提出:“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学术著作。通读全书,勾画圈点,争取读懂;梳理全书大纲小目及其关联,做出全书内容提要;把握书中的重要观点和作者的价值取向。阅读与本书相关的'资料,了解本书的学术思想及学术价值。通过反复阅读和思考,探究本书的语言特点和论述逻辑”。本堂课完成的是“勾画圈点,争取读懂”“反复阅读,把握”这样的目的和任务。它以学生预习的初次批注为前提,以学生的初读感受作为教学起点,以批读的对象、方式作为抓手指导学生以提要钩玄的方式把握学术著作的行文思路和阅读方法,这种阅读教学符合课程改革新理念,能体现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二、教材分析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大师费孝通的代表作,是他根据20世纪40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授的“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整理而成,他把中国乡土社会的特征与其他社会体系特征特别是“西洋社会”的特征加以比较,提出了刻画中国乡土社会的概念。这本书由14篇文章构成“论文集”,在五六万字的规模下容纳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概念。它具有很强的学术性,但又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具有严密体系的学术专著。因此需要逐篇精读,厘清概念,继而全面、深刻地理解全书观点,梳理内容体系和逻辑结构。《<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通过目标导向、任务描述、批读提示、原著信息、核心概念、主要观念的梳理,阅读导引、批注﹒心得的启迪,以及课后思考与探究等各方面帮助学生真正读懂读通这本书,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向的是整本书阅读的第二节导读课,针对单篇单章节的精读。学生此前多未接受批读训练,没有形成批读习惯,批读较不规范。如果有批读,也大多呈现为感悟式批读,批读方法和类型较单一,对象不明确。韩愈《进学解》中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本课旨在锻炼学生提要钩玄的能力,并能总结方法,学以致用,达到能力的迁移和保持。

四、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2.学会如何批注学术文章

教学重点:把握思路,预备批读;

批注示范,总结批读;

学以致用,拓展批读。

教学难点:语料助推,拓展批读。

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合作学习法、探究法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师材料:《<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

学生材料:《<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导学案

教学环境:学生4——6人组成小组

七、教学过程

活动内容活动意图时间

教学活动一:导入思考,引出批读

1.教师活动一:

情感导入《乡土中国》,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学术著作的阅读方法——批注式阅读。韩愈:“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提要,要就是提炼文章的结构脉络。钩玄,就是探求精深的道理。

教学目标展示

本节课以“乡土本色”一文为例

从情感导入,让学生从感性认知上更乐于阅读本文2分钟

教学活动二:把握思路,预备批读;

教师活动:

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指明“论点”概念,明确中心论点——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

提要——记事者必提其要

2.布置任务:向组内同学展示你的思维导图,推出一份你们认为最棒的,并说说理由

学生活动一:交流思维导图,学生互相点评

教师提供自己的思维导图真正读懂文章,要做到提要钩玄,首先要“提要”才能为后续批注提供理解基础10分钟

教学活动三:批注示范,归纳方法;

钩玄——纂言者必钩其玄

教师活动:请归纳出导学案中的批注角度

学生活动二:归纳能总结学术文章的批注方法,展示交流。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展示

教师活动:整理学生回答,总结归纳并板书

让学生从自学过程中真正感知批注方式5分钟

教学活动四:学生展示,互相点评

教师活动:请根据刚才学习的批注方法,结合助推资料,对书中“阅读导引”涉及的句子及核心概念进行批注。(5分钟)

学生活动三:批注并展示,互相点评欣赏。

教师活动:点拨评价趁热打铁,课上批注并展示,让学生学以致用15

分钟

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四种学术著作的批注方式,希望同学们能带着这些方法在今后阅读更多作品。总结回顾3分钟

八、任务布置

1.在两周时间内完成14篇文章的批注;

2.有选择地对书中设计的问题进行回答;

3.对自己感兴趣、读有所得之处进行批注(不少于50条);

4.将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的,需要进一步研讨的问题列出来(3-5个);

5.同桌之间交换批注文字;

在两周时间内完成《乡土中国》批读记录单,并就如何批注学术著作进行总结(200字左右)。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3

【教学设想】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全文分为14章,各章内容关联密切,又相对独立。各章内在逻辑关系如何,学界看法不一。笔者根据学者陈心想的观点,将本书划分为六部分,考虑到学生的理解接受水平,本课时截取全书前三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作为教学内容来设计。

学术类文本阅读,重在对学生梳理能力、建构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前完成“阅读记录表”环节,养成关注学术概念,分析文章层次,概括章节主旨,理清全书大纲小目关联的习惯;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并向全班同学讲解的环节,建构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阅读其他学者质疑问难的文章,考察观点与理由之间的逻辑合理性,形成自己的判断,提升思辨能力。

【教学目标】

1、梳理前三章的内在关联,总结文章梳理的基本方法。

2、对比阅读,深入理解“文字下乡难”多层次原因,建立独立思考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清前三章的内在关联。

【教学难点】

评判不同学者针锋相对的观点。

【教学准备】

1、阅读《乡土中国》前三章,完成“阅读记录表”。

2、阅读陈心想《走出乡土——对话费孝通〈乡土中国〉》和郑也夫《评〈乡土中国〉与费孝通》“文字下乡:需求与供应”部分,简要评述三人相互对立的观点。

【教学过程】

—、导入

阅读学术类文本,有两条基本路径:一是“读进去”,也就是读懂文本,重点在于梳理文本内在逻辑,理清观点与理由之间的关系,包括概括主旨,分出文章层次并概括层意,列出主要概念等基本环节;二是“读出来”,就是跳出文本,用自己的眼光审视文本,考察观点与理由之间的合理性,对比其他学者不同观点,做出独立判断。读懂文本,弄清文本内在结构是基础;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和“我”与“他人”的对话,以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

二、“读进去”——梳理文本

1、学生呈现梳理成果

(教师可从学生课前完成的“阅读记录表”中选取有代表性的思维导图,并将学生手绘思维导图制作成PPT供课上讨论。)

请该同学对照PPT讲解自己对前三章的理解,其他同学如有疑问,可以当场提问。

明确:本环节是“梳理”活动的切入点,教师选取学生的思维导图时要考虑其典型性。学术类文本,作者表达的观点是唯一而清晰的,不像文学类作品那样主题丰富而多样,这是两种文本的区别,因而可以允许学生在表达方式上有创造性和个性化,但是描述文本观点必须要准确。学生面对全班同学讲解并接受提问,既是训练其口头表达能力,也是训练其复述文本、建构新知识的能力。

2、梳理各章内容要点

(教师可以从所选同学的不同表述中,顺势引导学生讨论第一部分各章的主旨。)

明确:第一章主要内容是乡土社会的性质。阐述乡土社会人口不流动、聚村而居、村与村之间孤立隔膜、村落内部是熟人等特点;第二章从空间格局角度,论述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第三章从时间格局角度,论述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

3、梳理各章内在关联

三章之间是怎样的逻辑关系?

提示:第一章提出的“熟悉”概念,是承上启下的关键词。乡土社会为何人人熟悉?是因为全村聚村而居;为何聚村而居?是因为乡土社会人口不流动;为何不流动?是因为乡土社会是农业社会,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因而只能黏着在土地上:这是承上。“熟悉”,也是启下。从空间角度讲,人们天天见面,是“面对面的社群”,表情、动作、声音等沟通语言比文字传情达意更完全,因而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从时间角度讲,乡土社会是定型的社会,一个从幼年到老年,生活方式不变,甚至历经几代,生活方式也不变,“个别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个人没有“今昔之隔”,社会没有“世代之隔”,因而乡土社会也不需要文字来记载传递世代间的经验。

明确:三章内容整体上构成总分关系:第一章讨论了乡土社会的性质特点,是二三章的理论基础;二三两章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分别从空间角度和时间角度论证了“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的结论。三章之间的关联,可用下图表示:

4、小结

关注重要概念,分层次,概括层意,归纳主旨,看似基础,实则很重要,梳理能力是学术类文本阅读的基本功。同学们之前阅读的多为文学作品,重视文学性鉴赏,不注重梳理;在高中阶段,应当多接触学术类文本和论述类文本,掌握学术类文本的阅读方法。

三、“读出来”——对话碰撞

1、概括陈心想文章观点

提示:注意表示行文脉络的关键词,比如“首先”“其次”“最后”“总之”“一方面”“另一方面”等。

明确:陈心想文章的观点,可以用原文概括:乡土社会还是需要文字的。

2、概括郑也夫文章观点

提示:郑也夫文章写在陈心想文章之后,是在陈心想评论费孝通观点基础上的再评论,因而既有对陈心想观点的评论,也有对费孝通观点的评论。那么郑也夫对费孝通、陈心想是支持其一,还是都有肯定否定?这需要仔细分辨。分层次是让复杂文章清晰的好办法。

明确:郑也夫文章内容要点,可以分为以下几层:①陈心想说“费孝通是外来者对乡村人了解不够”,言重了;②费孝通以一个小时空的特征概括无年代区分的乡土中国,忽视了历史,不合理;③费孝通忽略历史事实的原因可能受其门派一“功能学派”的影响,只从功能角度考虑,而不看历史的演化;④陈心想提出从“需求与供应”角度讨论,有一定进步,但也仅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有偏颇。郑也夫部分地反对陈心想的观点,而更深入地反对费孝通的观点。

3、讨论辩驳,形成判断

关于乡土社会是否需要文字,费孝通、陈心想、郑也夫各有不同看法,对于这三位学者针锋相对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并阐述理由。

提示:首先要明确三人的观点和理由,费孝通从乡土社会的特性出发认为不需要文字,陈心想从自己生活经验出发认为需要文字,郑也夫从历史事实出发认为乡土社会是需要文字的。同学评述,可以从三人理由的漏洞出发,也可以从自己的阅读或生活经验出发。

预设:同学讨论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偏差。

①同学跟随陈心想、郑也夫的思路而全盘否定费孝通。(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认识到二人并未完全否定费孝通的全部观点,仅仅“在乡土社会是否需要文字”的问题上提出不同的看法,更要肯定费孝通对乡土社会的洞见,对审视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理解传统文化,甚至把握当代文化转型,有着积极意义。)

②同学可能赞成陈心想、郑也夫的多,赞成费孝通的少。(教师可以从三人考虑问题的社会基础差异入手予以引导。费孝通讨论的是传统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陈心想生活在改革开放后的新中国,是发生变化后的“中国社会的基层”;郑也夫所说的苏州私塾学生,可能主要是乡村社会的士绅阶层,而非费孝通所说的社会基层。陈心想、郑也夫没有在费孝通限制的讨论范围——没有发生变化的“中国社会的基层”——基础上批驳,是有破绽的。)

明确:本环节不求同学达成一致看法,但求同学在申明自己观点时要有充足的理由,主要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着重引导学生进行两个层次的对话:第一层次是引导学生与费孝通、心想、郑也夫等学者对话,学生作为非专业研究者,对经典著作和专业文章基本上以接受为主,难以提出有效的质疑,借助学者的对立性文章,促使学生独立思考;第二层次是引导学生之间的对话,因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机能、知识背景各不相同,认知结果必然是有差异的,通过辩驳,提升学生的认知深度。

4、小结

通过上述分析讨论,同学们已懂得跳出作者的逻辑链,独立审视,独立判断作品的价值取向,这是批判性思维和独创性思维的体现,也是阅读文本深层次的目标。我们还应当注意培养思维的严密性,阐述理由时才能保证理由与观点之间严密的关联性。

四、作业

作为学术类阅读,本节课仅仅是个开始。《乡土中国》还有五部分内容的阅读交流课,请同学们逐步完成“阅读记录表”,依照本次课堂示范的交流模式,深入研读探究。希望同学们通过接下来的五次课的学习,建立学术类文本的阅读规范,能够梳理能力、思辨能力更加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