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教学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9.2K 次

第2课时 解决问题(一)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本课时的目标是使学生学会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如下:

1.注重对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

在教学中,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信息并选择有效的数学信息,用画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检验解答结果是否正确,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每一个环节,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2.注重对解题步骤和策略的巩固和强化。

在教学中,带领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之后,及时地对解决问题的经过和策略进行回顾反思,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而有条理的表象,有利于学生对解题步骤及方法的掌握,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回顾练习,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练习题:小红要写12个大字,已经写完了7个,还要写几个大字?

师: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怎样计算还要写几个大字?

2.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提问:怎样才能知道你的答案是否正确?

3.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经验,为本节课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20页例5。

师:仔细观察情境图,说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

生: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

师:问题是什么?

生:问题是还有几人没来。

2.选择有用的信息。

想一想:题目呈现的信息中,哪两个信息有联系?要求还有几人没来需要哪两个条件?

摆一摆:教师引导学生将已知条件和问题制成纸条,让学生把有联系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摆放在一起,不用的已知条件放在一旁。

读一读:让学生将有联系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完整地读一读。

师小结:“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在解决问题时没有用,是多余的条件。

3.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分析数量关系。

提问:你能把用文字表述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改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更明白吗?

(学生动手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2)组织学生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图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3)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提问:求还有几人没来,怎样列式呢?

生:16-9=7(人)。

提问:谁能说说算式中的16、9、7分别表示什么?

生:16表示踢球的总人数,9表示已经来的人数,7表示没来的人数。

4.回顾解决问题的步骤与策略,强化记忆。

(1)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学习检验方法。

提问:“还有7人没来”,解答正确吗?你用什么方法来检验呢?

预设

生1:没来的7人加上9人等于16人,解答正确。

生2:7+9=16(人)。

小结: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可以用加法来检验解答是否正确。

(2)回顾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提问: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一共分为几步?

(生总结)

提问:是不是我们找到的信息在解决问题时都要用到呢?(不是)

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一般要经历这样几个步骤:①通过看图和文字信息,获取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②选择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③检验结果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