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 > 优秀英语作文 > 英语写作指导 > 人教版初一上册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

人教版初一上册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

推荐人: 来源: 博学咖 阅读: 6.45K 次

教材分析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人教版)初一年级上册。新课程非常重视任务型的课堂教学特点,重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完成任务。本单元内容贴近实际生活,涉及商品的购买过程。学生在小学时学过一些物体的名称和颜色,也学过简单的询问价钱等;在初中也复习了1至30的数字,这些都为开展这节课创造了较好的条件。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要让学生可以利用简单的英语进行购物,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获得学习英语的快乐。

设计意图、教学片段

“任务型学习”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完成任务为中心,研究为手段,实践为途径,过程体验重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目的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本课设计时,我力求将上述特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任务型学习实施时三个逐步推进的阶段---Pre-task phrase, During-task phrase, Post-task phase也就是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的活动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不但能够让学生完整地表达意义,同时也要适当关注语言的形式。因此,我在Pre-task这一阶段中,先告诉学生这堂课我们要学习用英语购物,因此请同学们带来自己喜爱的物品,比如水果,蔬菜,衣服等创设情景,激发他们的兴趣。在During-task这一阶段中,我让学生熟悉句型,形成简单的购物对话,然后操练。任务型学习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找到了两者的结合点,我就在During-task这一阶段中,让学生展开活动,实际运用。这些活动我都安排了“小组合作”这一任务型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任务型学习以活动过程的亲身体验为重点,因此,我着重实录了学生活动中的三个片段,以期发现这种学习方式对教师和学生产生的影响,从中提炼出任务型学习活动的最佳组织与实施。

案例(片段)

(一) 引入商品,启动任务前活动

1. 让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物品,创设情景,激发他们的兴趣

我先通过收集学生的物品,和让学生回答,引出本课的结构,功能.

T: What are these in English?

S: They are bags, hats, pants, socks, shorts, sweaters, shoes, pandas, cars, and basketball…

T: What do you like?

S: I like red hats, green sweaters…

T: How much are they?

S: They are …

就在我准备板书时,突然听到一个学生说:“我这个大鲸鱼用英语怎么说呢?”我一看原来是一个鲸鱼样子的枕头。几个有汉英字典的同学马上开始查字典。

“Whale,W-H-A-L-E.”彭熳华高兴地叫起来。

“Very good. You are quite right.”

我立刻就表扬了她,她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酒窝。任务型教学一定要把活动中用到的物品让学生能够用英语说出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完成任务的信心。接着我就拿起讲台上的帽子,问他们:

“Whose hat is this? How much is this hat?”

方天霞站起来说,

“It is is ¥8.00.

接着我又请了几个同学做示范,让同学们互相问答。在学生全部会说这些单词后,我就开始了下一个活动。

(二)熟悉课本句型,利用图片,模仿购物

Clerk: Can I help you?

Mary:Yes,please.I want a sweater.

Clerk:What ______ do you want?

Mary:Blue.

Clerk:Here you are.

Mary: is it?

Clerk:20 dollars.

Mary:I’ll take it. .

Clerk:You’re welcome.

¥12 ¥25 ¥5 ¥18

¥15 ¥8 ¥30 ¥ 27

在这一部分中,我先让学生填空,然后让他们进行表演。3分钟后一些学习较好的同学纷纷举手在课堂上表演。为了提高学习效率, 我让他们观察这几句话, 让他们发现内在的关系, 怎么样才能把这几句话做到灵活会用。他们在思考的时候, 郭玉玲很小声地和同桌说话。我想她一定是有了一些想法, 就走过去对他说,“Lucy,说一下你的想法。”郭玉玲站起来说,“老师, 购物的时候是不是先由服务员问顾客买什么东西, 再问颜色, 接着顾客问价钱?”我顺势问大家,“Yes or No?”大部分学生回答,“Yes.”这时候同学们已经基本掌握了语言技能,接下来就开始了3b的会话表演,就是让他们看着图画进行对话。同学们很快进入了角色,即便是英语最差的同学也会说几句简单的英语,特别是吴建文和同桌进行操练时的情景让人仿佛忘记了他是一个英语方面的“学困生”。更值得一提的是有几个同学在对话时加入了以下几句:

“I don’t like this one. Can you show me another one?”

“ Five Yuan a hamburger. Will you?”

“ Too expensive. I won’t buy it.”

“Thank you all the same.”

这个班有几个学生小学时学过《剑桥少儿英语》,尤其在练习对话时,经常“蹦出”几句书本上没有的句子,搞得同组的几个同学不知道怎么回答。龚亚夫说过:“任务型教学活动中一定要离开文本,而去灵活地运用所学习和掌握的语言。这种灵活不是学生什么也没学会时就做,而是要让学生有了语言技能准备,学会了句型表达,然后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或自己的选择进行对话,而不是大家都说同样的话,都说同样的句子。”基于此,我不但没有责备他们几个,相反我告诉他们几个要把这几句话教会给同组同学。看着他们几个认真地教其他同学,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三)教室变成商场,真实购物

在这一部分的活动中,我把教室假定为某个商场,每一个学生发“50元”。这些“钱”是几个学生干部用纸做成的,和真钱一样大小,上面分别有“壹圆”、“伍圆”、“拾圆”字样,并加盖有我的个人印章。我在设计这堂课时,准备让一些学生自荐作为“促销员”, 把同学们带来的东西分为蔬菜区,水果区,服装区,进行物品的销售。根据销售的结果把他们评为“金奖”、“银奖”和“爱心大使”。我的话音刚落,10几个学生纷纷举手,大声说,“Let me have a try.”教室成了“商场”。各个小“顾客”用英语流利地买自己喜欢的物品。我先走到服装区,“促销员”何嘉明看到我以后,更卖力地叫,“Do you like this shorts?”我听到这句话, 就走过去对他们组的同学说,“Dave的这句话对吗?”几个学生有的说对,有的说错,争论了一会儿,英语课代表黄泳欣对我说,“应该是Do you like this pair of shorts? 因为trousers,pants,shorts都是表示衣服的复数名词,前面要用到pair of 才可以。”我点了点头。何嘉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继续卖起衣服来。水果区里卖得还算可以,不过“促销员” 陈小朋向我诉苦说一元钱的纸币太少,不好找钱。我当时给每个学生的“钱”是这样的:一元的每人5 张,五元的每人5张,10元的每人2张,要说也可以,怎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呢?我认真地看了看,发现问题出在标价上。原来他把苹果定为3元一个,这样很多时候不但要找回2元,而且有几个“顾客”认为价钱太贵不买就走了。我就让五、六个学生一起帮他想办法。最后他接受了大家的建议,把普通水果定为1元一个,高档水果定为2元一个,不一会儿就卖了几个苹果。在任务型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会有许多意外的情景出现。只要教师掌握正确的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就有可能掌握课堂之外的语言知识或实践体验。它也真正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堂课的最后三分钟,在全班同学的掌声中,我们开始了颁奖仪式,全班学生非常开心。

教学反思

这堂英语课虽然有点儿乱,但是这是实实在在的任务型教学,体现了学中用,用中学的《新课标》精神。我基本做到了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实现任务,感受成功,促进了英语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在这堂课中,学生们充分展示自我,表现自我,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是也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我去思考:

①在每一次的活动中,如何更有效地让“学困生”积极参与,尽量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提高他们的语言技能?

②现在的班额过大,人数过多,在分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很难及时地对每个组进行指导。久而久之,必定影响实际教学效果。怎么办?

③虽然任务型的课堂教学能够极大程度上“模拟情景”,但是广大农村初级中学的在校生英语的实际应用机会很少,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对矛盾怎么处理?